Workflow
中国天弓控股(00428)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为130万港元,较同期的约240万港元有所下降;出售交易证券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760万港元,较同期的约380万港元大幅增加[1][5]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060万港元,而同期则为亏损约3370万港元[2][5] - 报告期内,集团每股基本盈利为5.90港仙,而同期则为每股基本亏损7.81港仙[3][5] - 期内确认的收入中,贷款及应收款项的利息收入为702000港元,较同期的2180000港元减少;来自上市投资的股息收入为619000港元,较同期的220000港元增加[11]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方面,按公允值于损益账列账的金融资产未变现公允值收益为27367000港元,而同期为亏损33556000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5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计算中员工成本(薪资、津贴及实物福利)为4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1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5.90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7.81港仙[15]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13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5.0%,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51] - 报告期内出售交易证券所得款项总额约1760万港元,同期约380万港元[51] - 报告期内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060万港元,同期亏损约3370万港元[51]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使用权资产为59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2000港元减少[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中按公允值于损益账列账的金融资产为139461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202000港元增加[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65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77000港元增加[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48887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301000港元增加[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0.29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0.23港元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按金及预付款项为3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1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票据账面值为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510千港元[19][20]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于损益账列账之金融资产为139,46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202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腾讯控股投资成本4180千港元,市场价值5670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成本13796千港元,市场价值14395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1092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比亚迪股份投资成本7888千港元,市场价值7375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513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投资成本6106千港元,市场价值5018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90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成本6106千港元,市场价值4113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477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Winchester Holding Group投资成本20966千港元,市场价值17472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1693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成本20966千港元,市场价值542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34490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Readen Holding Corporation投资成本12046千港元,市场价值6269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42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成本12046千港元,市场价值6692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3346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Sante Technology Holdings Inc.投资成本24598千港元,市场价值35880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1074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成本2400千港元,市场价值2940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540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LNPR Group Inc.资本比例5.61%,投资成本24445千港元,公允值2444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资本比例7.02%,投资成本24445千港元,公允值24445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为按公允值于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为24903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Perfect Path Limited投资成本18500千港元,公允值249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成本18500千港元,公允值24903千港元,累计投资公允值收益 - 642千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为250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7千港元有所增加[36] - 2023年6月30日承付票期末金额为14090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金额为4090千港元,一年后到期金额为10000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合计为16436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9105千港元大幅增加[40][4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非上市投资约493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00万港元减少[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1.48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83亿港元增加约25.9%[53][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可供动用资金约8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0万港元减少[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约1410万港元,杠杆比率约9.5%,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降低[56] 投资相关 - 2023年上半年通过清偿贷款票据1确认视作出售溢利约2,808,000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通过清偿贷款票据2确认视作出售溢利约540,000港元[20] - 2023年报告期内腾讯控股股息约607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20000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7项投资,包括11项香港上市权益证券、4项美国上市权益证券等[63] - 集团持有Perfect Path 20%股权,该公司金矿牌照及许可证申请仍在进行中,暂未开展业务[65] - 公司持有LNPR 5.61%股权,LNPR正申请于美国场外交易市场上市[66] - 腾讯2022年净利润约为1887.09亿元,较去年的2278.1亿元减少,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约为7213.91亿元,报告期收取股息净额约0.6百万港元[67] - Winchester截至2023年3月31日净亏损约23900美元,资产净值约为12000美元,报告期无股息[68][69] - RHCO截至2023年3月31日九个月净利润约为190万美元,资产净值约为710万美元,报告期无股息,预计未来年度收入显著增长[71] - 中芯国际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约为14.623亿美元,溢利为2.671亿美元,去年同期收入约为18.469亿美元,溢利约为5.692亿美元,报告期无股息[73] - 比亚迪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约为12017.36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13.01亿元,报告期无股息[74] - 洛阳钼业2022年营业收入约为17299.09亿元,净利润为719.17亿元,报告期无股息[75] 税务与股息 - 报告期内公司无计提香港利得税准备,董事会未宣派中期股息(同期均无)[13][14] 市场与经济环境 - 2023年上半年香港股市及中国股市均经历持续弱势[45] - 美国联邦储备局7月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香港金融管理局有意跟随上调至5.75%[46] - 2023年第二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5%,低于市场预期的3.5%,较第一季度萎缩1.3%[47] - 香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第二季度下跌1%[48] - 公司预期2022年的不明朗因素将持续,中港两地股市及经济将继续艰难行进[49] 公司运营与管理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2022年12月31日:无)[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泰嘉证券管理费为327千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201千港元[37]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专注投资交易证券、私募基金及私营企业,因应市场波动调整策略[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雇用2名全职雇员,按市场薪酬厘定雇员薪酬[77] - 集团对库务政策采取保守态度,持续进行信贷评估并密切监察流动资金状况[78] - 集团业务活动组织成单一经营分部,无经营分部资料列报[79] - 集团无汇率波动重大风险,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8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8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2年12月31日:无)[82] - 报告期内,公司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股份[8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84]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3年6月遵守守则但有偏离情况[86][87] - 审核委员会认为财务资料符合规定并已充分披露[90]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