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业绩 - 2023年上半年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111.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56.3万平方米[1] - 2023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约111.6亿元,签约面积562,850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约117.0亿元,签约面积640,173平方米[61] - 2023年上半年“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111.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56.3万平方米[5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56.2亿元,签约销售面积280,955平方米,均价约每平方米19,993元[68] - 2023年上半年合肥朗诗高新麓院等65个项目对外签约,合同销售金额合计5,617,095千元,建筑面积合计280,955平方米[69][70] 代建业务 - 2023年上半年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2.6亿元[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产获取15个轻资产项目(含锁定),带来合同额近4亿元,9个项目已落地[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提供代建服务及小股操盘项目共99个,总可售面积547.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1,087.7亿元,占中国地区总累计货值的94%[5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获取9个开发代建服务项目,新增可售面积约112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245.9亿元,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2.5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4.4%[66] - 集团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3个,可售面积为5,221,500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998.5亿元[71] 可售货值与储备项目 - 2023年上半年新增可售货值约245.9亿元,截至6月30日,朗诗出品剩余可售货值约1434.6亿元[1]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1,156.1亿元,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约55%,长三角及大湾区占比近八成[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278.5亿元,加利福尼亚州占比16%,亚利桑那州占比31%,佛罗里达及德克萨斯州合计占比49%[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7,440,504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434.6亿元[65] - 按权益比例计算,集团应占项目储备可售面积为1,975,745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58.7亿元[71] - 2023年6月末累计土储总面积2314.52万平方米,已售货值1688.90亿元,可售货值1434.62亿元[72][7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比例约为13.8%[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39.64亿元,2022年同期为57.51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8794.2万元,2022年同期为1.46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亏损365.5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3.9亿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2021.44亿元,负债总额1738.56亿元[5][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3536.7万元,每股亏损0.008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31.1205亿元,流动借款9.844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3764亿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违约本金为3627万美元(相当于2.6210亿元)的优先票据[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366万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9858万元[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确认收入396375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751373千元人民币[2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约资产为271446千元人民币,合约负债为240462千元人民币[22] - 2023年上半年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收入3733459千元人民币,中国内地为15085千元人民币[24] - 2023年上半年管理服务收入213161千元人民币,办公室物业投资租金收入2050千元人民币[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利润为17165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108171千元人民币[24][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为2021437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6233844千元人民币[24][2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入228768千元人民币,美国为3734987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4161137千元人民币,美国为747783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324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284801千元人民币[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214379千元人民币,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27]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73.8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2.93亿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净额为9.38亿元,2022年同期为13.12亿元,资本化借款费用平均年利率约为6.32%,2022年同期为6.42%[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4689.6万元,2022年同期为1.06亿元[29]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08元,2022年为0.112元[34] - 2023年6月30日不动产、工厂及设备为2.64亿元,2022年为1.95亿元;投资性物业为3.33亿元,2022年为5.94亿元[35][36] - 2023年6月30日开发中房地产为96.2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59亿元,预期超一年后竣工的开发中物业数额为67.15亿元,2022年为66.70亿元[37]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14.87亿元的开发中物业按揭作借款抵押品,10.90亿元作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抵押品[38][3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预付款及按金中,非流动资产为3446.4万元,流动资产为3465.83万元,预付款为7.97亿元[4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等各类应收款项总计37.9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91亿元[41] - 2023年6月30日即期应收账款关联方和第三方总计6.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9亿元[42] - 2023年6月30日受限制现金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账面价值为8.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0亿元[45]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计入非流动负债为3.39亿元,计入流动负债为82.70亿元;2022年12月31日计入非流动负债为3.38亿元,计入流动负债为82.32亿元[46]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71.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31亿元,借款年利率介乎0.10%至12.30%[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税前利润约4300万元[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债务规模相比去年底降低2.3%,短债比大幅降低至13.8%,相比2022年底下降6.6个百分点[5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57.5亿元;毛利7.3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1.7亿元;毛利率18.4%,2022年上半年为20.4%[74] - 2023年上半年附属公司确认物业销售收入37.5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54.7亿元;销售面积206,547平方米,中国地区均价35,010元/平方米,美国地区均价18,000元/平方米[75] - 2023年上半年开发代建服务收入2.13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83亿元[74][76] - 2023年上半年租金及管理费收入0.02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持平[74][7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50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3.11亿元[78] - 2023年上半年行政费用4.32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4.64亿元[79]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转回净额0.36亿元,2022年上半年拨备1.75亿元[80] - 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0.16亿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0.43亿元,由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82] - 2023年上半年剔除对预收账款确认的融资费用后利息费用约为3.30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3.49亿元;2023年上半年利息费用资本化比例约为69.7%,2022年上半年约为61.7%[83] - 2023年上半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利润约为0.49亿元,2022年上半年应占亏损约为2.99亿元[84] - 2023年上半年税项支出约为0.47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1.06亿元[85]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0.04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3.90亿元[8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资金约为8.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3.2亿元[87] - 2023年6月30日债务总计约为71.7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3.3亿元;短期债务比例约为1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4%;长期债务比例约为86.2%,2022年12月31日约为79.6%[89] - 2023年6月30日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5.4%,2022年12月31日约为36.7%;扣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85.8%,2022年12月31日约为86.4%[90] - 2023年6月30日账面汇兑收益约为0.12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0.57亿元;美元资产覆盖美元负债约为1.6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倍[93] - 2023年6月30日固定利率的应付债务占总借款约为35.1%,2022年12月31日约为35.9%[94] 资金压力与应对措施 - 集团已制定计划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包括调整销售及预售活动、与供应商沟通、与违约票据持有人协商等[15] - 2023年3月,集团从最终控股公司朗诗集团获得约7.5亿元借款额度,期限24个月[15] - 董事认为经考虑相关计划及措施,集团能产生充足资金履行2023年6月30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16] - 集团持续经营取决于调整销售和预售活动、安排付款、与票据持有人达成协议等多项计划的成功实施[17] 会计准则影响 - 多项新订及现有准则修改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强制生效,但对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19] - 若干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已颁布,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强制生效,集团已开始评估影响[20] 业务发展趋势 - 未来房地产开发业务将聚焦一二线城市,高品质、改善型产品将成主流,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57]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提供管理服务及出租物业[8] - 集团地产业务布局中美两地,美国业务已进入大纽约地区、加利福尼亚州等多地[67] 绿色住宅项目 - 截至2023年6月底,在全国36个城市打造超150个绿色住宅项目,绿色住宅开发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获绿建认证102个,其中绿建三星认证53个,拥有国际顶尖绿建认证21个[52] 股份出售事项 - 2023年6月12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LHC按公开发售价7.5美元出售Landsea Homes普通股中合共2,956,522股股份,总代价为22,173,915美元[97] - 承销协议项下出售事项构成公司一项主要交易[98] 重大事项说明 - 报告期结束后至公告刊发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99] 股息政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宣派或建议股息[33] - 公司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0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受限股奖励计划购入股份外,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00] 企业管治与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1]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条文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102] - 董事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103] 财务资料审核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104]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