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3年9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4年7月18日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61,456千港元,2022年为65,654千港元[5] - 2023年毛利为3,775千港元,2022年为3,254千港元[5] - 2023年营运亏损为1,861千港元,2022年为12,241千港元[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7,527千港元,2022年为21,515千港元[5] - 2023年年内亏损为17,527千港元,2022年为21,515千港元[5] - 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9,312千港元,2022年为23,393千港元[6]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6.82港仙,2022年为17.83港仙[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80千港元,2022年为13,962千港元[8] - 2023年流动负债净值为(6,125)千港元,2022年为(12,322)千港元[8] - 2023年负债净值为(13,901)千港元,2022年资产净值为1,079千港元[9] - 2022年1月1日总权益为2333.6万港元,2022年权益变动为 - 2225.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107.9万港元[11] - 2023年权益变动为 - 149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 - 1390.1万港元[11] - 2023年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106.3万港元[11] - 2023年发行可换股债券权益部分为224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失效权益部分减少221.2万港元[11] - 2023年转拨至法定储备为16.6万港元[11] - 2023年收购一间附属公司的非控股权益为102.9万港元[11] - 2023年中国非流动资为6千港元,2022年为56千港元[30] - 2023年香港外部客户收益为60,662千港元,2022年为18,245千港元;2023年中国外部客户收益为794千港元,2022年为47,409千港元[31] - 2023年有两名交易超集团收益10%的客户,2022年为三名[32]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852千港元,2022年为1,452千港元[33] - 2023年自有资产折旧为54千港元,2022年为254千港元;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0千港元,2022年为2,086千港元[35] - 2023年员工成本为5,012千港元,2022年为5,798千港元[35]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57,646千港元,2022年为62,400千港元[35] - 2023年外汇亏损净额为1千港元,2022年为38千港元[3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17527千港元,按16.5%税率计算税项为2892千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21515千港元,按16.5%税率计算税项为3550千港元[39]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17334千港元,2022年为18377千港元(经重列),股份数目均为103073897股[42] - 2023年应收账款为30563千港元,减值亏损934千港元,账面价值29629千港元;2022年应收账款为22775千港元,减值亏损934千港元,账面价值21841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25434000港元应收账款已逾期;2022年为21841000港元[46] - 2023年应收账款按发票日期0 - 30日为4195千港元,31 - 60日为596千港元,90日以上为24838千港元;2022年90日以上为21841千港元[46] - 2023年应付账款按发票日期0 - 30日为4625千港元,31 - 60日为3447千港元,61 - 90日为4532千港元,90日以上为3026千港元;2022年90日以上为551千港元[50] - 2023年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人民币为1250千港元,美元为14380千港元;2022年人民币为551千港元[50] - 集团总收益由2022年的6570万港元减少6.4%至2023年的6150万港元[55] - 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5%略微增加至约6%,毛利由2022年的330万港元增加0.5百万港元至2023年的380万港元[55] - 与营运相关开支总额由2022年的1690万港元减少940万港元至2023年的750万港元[57] - 2022年分占联营公司之亏损及其商誉减值总额720万港元,2023年分占联营公司之亏损1370万港元[5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30万港元,较2022年的1840万港元减少110万港元[60] - 2023年流动比率为0.86,速动比率为0.84,资产负债比率为1.10;2022年分别为0.67、0.67、20.99[61] - 2023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的本金总额为950万港元,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90万港元[6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资本开支、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67][68][69][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33.4万港元[89]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612.5万港元[89] - 于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超出其总资产1390.1万港元[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提供线上资讯及数字化营销服务的收入约占集团综合收入的1%[29] - 2023年提供线上资讯及数字化营销服务收益为794千港元,2022年为338千港元;2023年制成产品销售收益为53,779千港元,2022年为17,907千港元;2023年电子产品、配件及原材料贸易销售收益为6,883千港元,2022年为47,409千港元[33] - 2023年电子产品制造收入占整体收入的87.5%,2022年为27.3%[55] 公司股权收购 - 2023年最后一季公司收购国科特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股份[52] - 2023年10月30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协议收购国科特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共70%股份[74] 财务支持 - 一名股东同意未来十二个月向集团提供免息及无抵押财务支持1200万港元,截至业绩公告日已存入500万港元[14] 税务情况 - 香港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缴纳利得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缴纳,其他不符合两级制的按16.5%税率缴纳,因有充足税项亏损结转无需拨备[37]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因无应课税溢利无需就企业所得税拨备[38]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1年可换股债券于2023年7月到期,公司赎回本金1500万港元[62] - 2023年6月和9月分别发行本金总额为650万港元和3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62][63] 法律诉讼相关 - 公司须向原告偿还未支付租金约人民币63万元另加逾期利息及其他费用[7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2023年第二季度起,公司遵守管理须每月向董事会提供更新资料的守则条文[81] - 2023年2月13日,郑玩樟先生辞任后,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仅两名成员,不符合相关规则[81] - 2023年5月29日,梁志君女士获委任后,公司遵守相关规则[82] - 2023年6月29日,梁志君女士辞任后,公司审核及提名委员会仅两名成员,不符合相关规则[82] - 2023年9月27日,陈一帆先生获委任后,公司遵守相关规则[82] - 2023年12月31日,汪涤东先生辞任后,公司相关委员会情况不符合相关规则[84] - 2024年3月20日,周奋力先生获委任后,公司遵守相关规则[84] - 公司于2016年5月1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及年度业绩并提供建议意见[85] 财务报表审计 - 有关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经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86]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真实及公平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88] 信息披露 - 公司2023年年报将在公司网站www.mpgroup.hk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登[91] - 公告将保留于联交所网站GEM网页“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页内最少七日,亦将刊于公司网站[92] 会计准则采用 - 集团已首次采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编制报表[17]
汇思太平洋(08147)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