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培力农本方(01498)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亏损情况 - 2023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61亿港元,去年净亏损1.202亿港元[1][1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总计1.19182亿港元,按法定税率计算之税项总计2813.3万港元[28]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26.85港仙,2022年为30.47港仙[30][3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总计130,766千港元,2022年为91,351千港元[55] - 2023年公司净亏损为106,081千港元[188] - 公司各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31104千港元,其中中药配方颗粒亏损23246千港元,中药保健品亏损2032千港元,诊所亏损5735千港元,种植亏损54109千港元[193] - 公司除税前亏损119182千港元,净亏损120214千港元[19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末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2.2152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3.5% [15]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12.6万港元,较去年减少73.5% [15] - 2023年末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8511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6.1% [15] - 2023年末即期借款为3.04023亿港元,较去年减少25.9% [15] - 2023年末非即期借款为8109.3万港元,较去年增加66.6% [15] - 2023年末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0547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4.3% [1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8087万港元,2022年为1.31866亿港元[32] - 2023年已贴现应收票据账面总值为44.1万港元,2022年为1745.1万港元[4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80,870千港元,2022年为131,866千港元[4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52,396千港元,2022年为50,291千港元[43] - 2023年集团A、B、C、D预期信贷亏损总计52,396千港元,账面总值总计133,266千港元[44][4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5562万港元已抵押作银行贷款担保,2022年为5825.5万港元[67]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07757亿港元,2022年为1.03151亿港元;应付票据2023年为3862.2万港元,2022年为3476万港元[69] - 按发票日期划分,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1个月以内为5251.4万港元,1至2个月为550万港元,2至3个月为1262.7万港元,3个月以上为7573.8万港元[69] - 2023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3.85116亿港元,2022年为4.5882亿港元[71] - 2023年银行融资(包括透支)为4.90593亿港元,已动用3.85116亿港元;2022年银行融资为5.43657亿港元,已动用4.5882亿港元[74] - 2023年未遵守银行贷款协议约9324万港元,2022年为1.28804亿港元;财务报表日期后已取得豁免8813.2万港元,2022年为6206.5万港元[74] - 2023年抵押资产账面价值总计3.22625亿港元,2022年为3.38844亿港元[76] - 2023年根据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借用银行贷款4820.8万港元,2022年为5620.3万港元[76] - 法定股本为500亿股每股面值0.1美元(0.775港元)之普通股,金额为3.875亿港元,2023年和2022年无变化[77] - 2023年和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均为3.95897275亿股每股面值0.1美元(0.775港元)之普通股,金额为30682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22150万港元,其中30400万港元为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即期部分[83]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的1.8增加至2023年的2.5,主要因2023年净亏损致权益减少[126] - 流动比率由2022年的0.7降至2023年的0.6,主要因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大幅减少[131] 现金流情况 - 2023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20万港元,2022年为3120万港元[16]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96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890万港元[12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2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8680万港元[125] 业务经营情况 - 所得款项净额中430万港元已分配至开发“仁术肠乐颗粒”药品[20]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298,634千港元,2022年为343,715千港元[51] - 2023年销售浓缩中药配方颗粒产品、中药保健品、中药材及提供门诊服务总收入为406,859千港元,2022年为448,069千港元[51]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85,881千港元,2022年为181,518千港元[55] - 2023年研发成本为16,770千港元,2022年为22,323千港元[5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亏损为2,727千港元,2022年为10,545千港元[55]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工资及薪金)为118,268千港元,2022年为81,618千港元[55] - 2023年研发成本中折旧为178.3万港元,2022年为211.8万港元;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609万港元,2022年为769.4万港元[56] - 2023年中国浓缩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额5080万港元,较去年1.178亿港元下降6700万港元或56.9%[90] - 2023年浓缩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在香港直销额2.084亿港元,较去年1.921亿港元增加1630万港元或8.5%[91] - 2023年中药保健品在美国、日本、香港及内地市场销售收入合共8200万港元,较去年7890万港元增加310万港元或4.0%[93] - 2023年集团加大对中药保健品营销及广告资源投入,支出确认为开支[94] - 2023年美国市场中药保健品销售收入3011.9万港元,较去年2684.1万港元增加327.8万港元或12.2%[99] - 2023年日本市场中药保健品销售收入779.9万港元,较去年749.9万港元增加30万港元或4.0%[99] - 2023年香港及内地市场中药保健品销售收入4406.9万港元,较去年4451.8万港元减少44.9万港元或1.0%[99] - 香港运营的诊所数量从2022年的22间增至2023年的23间,农本方®中医诊所收入从4610万港元增至5370万港元,增幅16.5%[102] - 2023年上游种植分部收入为119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40万港元,降幅10.1%[103] - 2023年公司收入4.0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9.2%;毛利2.1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7.5%;毛利率为53.2%,较去年减少5.4%[104][106]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52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80万港元,主要因利息收入下降[108][109]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917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6570万港元,降幅41.8%,占收入百分比从35.1%降至22.5%[110] - 2023年行政开支为1.7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360万港元,增幅8.6%,其中诊所经营开支增加25.0%,研发成本减少24.9%,一般行政开支增加11.6%[112][113] - 2023年其他开支为22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100万港元,降幅48.3%,主要因生物资产减值亏损减少[115] - 2023年融资成本为274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20万港元,增幅13.2%[11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3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80万港元,主要因香港浓缩中药配方颗粒经营盈利增加[117] - 2023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448069千港元,其中销售货品收入435827千港元,提供服务收入12242千港元[197] - 按地理市场划分,香港收入281531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132301千港元,其他国家/地区收入34237千港元[197] - 公司各业务分部收入总额为448069千港元,其中中药配方颗粒242252千港元,中药保健品79275千港元,诊所46112千港元,种植89530千港元[193] - 2023年政府补助为9453千港元,出售设备及配件之收益为3309千港元,银行利息收入为293千港元[199] - 2023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总额中,不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为336千港元,其他为1760千港元[199]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15151千港元,2022年为15990千港元[199] 公司应对措施 - 集团实施重组产品组合、缩减非盈利业务、收紧成本控制等措施改善现金流[3] - 集团积极与银行磋商修改融资契诺、推迟还款期限,争取新借款[3] - 集团正寻找潜在投资者筹集资本,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及附属公司[3] - 集团将利用现有经验及优势,继续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拓展大湾区市场[85] - 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内持续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中医诊所[88] - 为改善流动比率及资产负债比率,公司将考虑股本融资并加强营运资金管理[132] 购股计划情况 - 2021年因行使购股计划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为39489294股,相当于2021年5月28日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0%[21] - 2022年行使购股权增加股份1004334股,股本增加778万港元,股份溢价账增加315万港元[79] - 2022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转让已归属股份使股份溢价账增加67万港元[79] - 2019年5月9日向4名董事及若干雇员授出637.6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2.4港元,经调整后行使价为每股2.3港元[148] - 2020年7月24日向5名董事及若干雇员授出1612.4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8港元,最终授出1532.4万份[148] - 2022年12月29日向2名董事授出77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292港元,有效期10年[150][151] - 2023年无购股权限授出,无购股权获行使,66,667份购股权因雇员辞职失效[153] - 2023年1月1日因行使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可能发行股份2402.9091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7%[155] - 2023年12月31日因行使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可能发行股份2396.242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5%[155] - 2023年1月1日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3178.929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0%[155] - 2023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3178.929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0%[155] - 购股计划行使价不得低于规定三项中的最高者,接纳每份购股权须支付1港元面值[146] - 接纳购股权应付款项期限为授出购股权相关日期后30日[146] - 陈宇龄、文绮慧等多人获授购股权,如陈宇龄先生2019年5月9日获授1,085,228股,行使价2.3港元[156] - 因供股完成,购股权行使价及可能发行股份数目已调整[158] - 紧接购股权利行使日期前每股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440港元[159]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160] - 董事会认为现有架构利于决策,且有足够权力与保障平衡,会适时检讨变动[160][161]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及守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3] - 审核委员会主席何国华先生具有规定的适当专业资质[163]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则及法规,并已及时作出适当披露[164]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均无建议股息[29]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公司股东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无)[167] 其他事项 - 除一间附属公司外,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该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税,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