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远海发(02866) - 2023 - 中期业绩
中远海发中远海发(HK:02866)2023-08-30 20:5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人民币57.0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1.07亿元下降56.5%[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人民币11.03亿元,较去年同期经重述溢利26.95亿元下降59.1%[2]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815元,去年同期为0.1995元[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8.35亿元,2022年同期为31.91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49亿元,2022年同期为1.47亿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2.60385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67.72323亿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2.35378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33.65609亿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合约收益为人民币20.26194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90.73181亿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其他收益为人民币36.80648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0.33826亿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总计为人民币57.06842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31.07007亿元[12]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合约收益总计分别为2,026,194千元和9,073,181千元[15][17]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益分别为75,435千元和46,223千元[15]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分别为162,520千元和64,840千元[15]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分别为635,423千元和804,736千元[18]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132,039千元和670,249千元[20]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当期盈利分别为1,103,339千元和2,695,360千元[22] - 集团本期收益为57.068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6.5%;除税前溢利为12.353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3.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1.033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9.1%[35]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毛利18.34689亿元,去年同期为31.9107亿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应占联营和合营企业业绩为10.53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公允值变动损益1.785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58.4%[44]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销、行政及一般开支为5.8919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6%[50]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为6.3542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9313亿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1.03339亿元,较去年同期经重述的26.9536亿元下降59.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为34.8735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7.4778亿元减少12.60427亿元[55][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额为17.2400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698亿元增加17.08303亿元[56][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额为126.952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2.09673亿元减少34.85542亿元[56][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净额为8.1013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53993亿元[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261%,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266%[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汇兑收益3.5832亿元,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增加归母公司股东权益3.29799亿元[68]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48.4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2.57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65.2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8.34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16.7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0.20亿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06.8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1.78亿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人民币290.1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8.93亿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51.47367亿元[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分别为810,138千元和556,145千元[2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分别为2,192,679千元和2,479,634千元[2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外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50.7613亿元,较期初增加2.3%[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采用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32.71692亿元,较期初减少6.3%[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经营现金流入净额为34.87353亿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85717亿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合计759.23429亿元,一年内还款额为240.36061亿元,第二年还款额为156.80267亿元,第三至五年还款额为296.44174亿元,五年后还款额为65.62927亿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应付公司债券共计80亿元,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归还到期债务[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51.47367亿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用于添置集装箱等开支为21.93556亿元,用于购买融资租赁资产开支为2.22023亿元[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之固定资产的资本承担为3480万元,股权投资承担为6711.3万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205.11122亿元的集装箱船舶等、62.55808亿元的应收融资租赁款及1.65206亿元的受限制存款已作抵押[70] 递延税项及保留盈利变化 - 2022年1月1日,相关递延税项负债由人民币3917.7万元增加人民币237.9万元至人民币4155.6万元[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相关溢利由人民币26.95009亿元增加人民币35.1万元至人民币26.9536亿元[11] - 2022年12月31日,相关递延税项负债由人民币432.1万元增加人民币168万元至人民币600.1万元[11] - 2022年1月1日及2023年1月1日期初保留盈利分别减少人民币237.9万元及人民币168万元[1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航运租赁业务收入为36.64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9%;营业成本为18.9999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5%[36][37][38] - 集装箱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为35.5445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2.0%;营业成本为33.394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8.8%;本期集装箱累计销售18.51万TEU,较去年同期减少67.9%[36][39][40] - 投资管理业务收入为4148.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7.5%;营业成本为19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2.5%[36][41][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经营性船舶租赁数量同比增长7.1%[37] 税收政策相关 - 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预扣税税率为10%[19] - 公司及其在中国设立的附属公司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估计在香港运营的集团附属公司应课税香港溢利按16.5%提取准备[49] - 集团海外附属公司对其在中国设立的附属公司就2008年1月1日起产生收益所分配股息代扣代缴10%预扣税[49] 募集资金相关 - 2021年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发行5.30434782亿股,每股发行价格为2.7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4.639999983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4.6090495484亿元[60] - 公司对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已在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设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为14.6090495484亿元,累计投入13.8370975519亿元,专户余额为7854.70456万元[62]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3081107474亿元,其中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0862199097亿元、集装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0.960589311亿元等[63][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941299亿元,超出承诺投入12.99万元;集装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767249亿元,低于承诺投入2327.51万元等[65] 股权及激励相关 - 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初始投资成本合计68.49724亿元,期末账面价值166.74927亿元,本期收益7.23369亿元[45] - 持有金融企业股权初始投资金额合计76.85737亿元,期末账面价值90.86688亿元,本期收益3.69292亿元[46] - 公司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期权第二个行权期及预留授予期权第一个行权期符合行权条件,106名激励对象行使股票期权,合计行权1980.361万份,行权价格为2.193元/股[71]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陆建忠先生及陈国梁先生,以及一名非执行董事黄坚先生组成[73] - 公司于本期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4] - 公司就董事、监事及相关雇员证券交易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的行为守则,未发现雇员违反指引[74] - 公告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公司将适时向股东寄发并于相关网站登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75]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其他事项 - 公司目标是打造具有中远海运特色、全球一流的卓越航运产融运营商[30][31] - 本期内,集团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以及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雇员9398人,本期雇员总开支约为人民币9.119231亿元[7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3] - 2023年6月30日后,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且无重大或有负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