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旦张江(0134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19: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收入为10.3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40亿元下降9.6%[2]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1.3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16亿元下降38.7%[2]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13亿元下降35.3%[2]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1340元,较2021年的0.2049元下降34.6%[2] - 2022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2.1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79亿元下降22.5%[2] - 营业收入从2021年11.40亿元下降至2022年10.31亿元,同比减少9.6%[13] - 净利润从2021年2.12亿元下降至2022年1.37亿元,同比减少35.4%[13]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1年0.21元下降至2022年0.13元,同比减少38.1%[15]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2.13亿元下降至2022年1.38亿元,同比减少35.3%[13]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0%至9.29亿元(2021年:10.21亿元)[18] - 净利润同比下降41.1%至1.02亿元(2021年:1.73亿元)[18]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1.3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13亿元人民币下降35.6%[34][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2021年2.24亿元微增至2022年2.27亿元,同比增长1.1%[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至2.23亿元(2021年:2.18亿元)[1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4%至5.17亿元(2021年:5.58亿元)[18] - 研发总支出同比下降5.8%,从2021年的248,153,842元降至2022年的233,659,132元[178] - 2022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644.74万元,其中营业成本1602.18万元,研发费用1321.65万元[171] - 无形资产摊销额大幅增加212.2%,从2021年的8,467,461元增至2022年的26,436,369元[176] - 社会保险费本年增加12,341,556元,其中医疗保险费增加12,000,350元[19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12.8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2.09亿元增长6.6%[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5.0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54亿元下降8.7%[6] - 2022年末在建工程为1.2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49亿元增长149.2%[6] - 货币资金从2021年10.83亿元增加至2022年11.88亿元,同比增长9.7%[10] - 应收账款从2021年5.11亿元下降至2022年4.54亿元,同比减少11.1%[10] - 短期借款从2021年0元新增至2022年1.01亿元[11] - 流动负债从2021年4.82亿元增加至2022年6.33亿元,同比增长31.3%[11] - 年末现金余额增至12.89亿元(2021年:12.09亿元)[23] - 货币资金2022年12月31日为1,289,302,664元,较2021年12月31日1,208,880,911元增长6.65%[126] - 应收票据2022年12月31日为172,740,246元,较2021年12月31日118,128,532元增长46.24%[127] - 应收账款2022年12月31日净额为506,383,690元,较2021年12月31日554,358,745元下降8.65%[129]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22年12月31日为12,365,732元,较2021年12月31日14,777,342元减少16.31%[133] - 其他应收款总额4,870,442元,较上年增长22.96%[143][144] - 存货账面余额43,774,075元,跌价准备3,247,315元[154] - 原材料跌价准备403,448元,较上年减少1,490,990元[154][155] - 库存商品跌价准备2,620,317元,本年计提2,321,388元[155] - 存货跌价准备本年转回826,058元,转销3,751,196元[155] - 权益工具投资中Kintara Therapeutics公允价值从2021年的204.72万元下降至2022年的60.42万元,降幅70.5%[161][162] - 长期股权投资总额从2021年的3.26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3.06亿元,减少6.2%[163] - 联营企业投资价值从2021年的2.6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2.41亿元,减少7.4%[166] - 固定资产原价从2021年的5.2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42亿元,增长3.6%[169] - 在建工程中泰州药业二期医药生产基地建设投入从2021年的4889.9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22亿元,增长150.3%[172]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同比下降24.1%,从2021年末的30,135,883元降至2022年末的22,876,981元[174] - 长待摊费用总额增长2.0%,从2021年末的8,098,158元增至2022年末的8,261,211元[181] - 递延所得税资产总额增长8.4%,从2021年末的79,224,372元增至2022年末的85,903,680元[184] - 可抵扣亏损项新增19,677,413元,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951,612元[184] - 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为53,290,866元,较2021年的67,083,444元下降20.6%[187] - 预提费用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长19.6%,从379,039,301元增至453,383,320元[184] - 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17,178,928元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16,229,937元,减少5.5%[190]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从2021年12月31日的14,777,342元减少至2022年12月31日的12,365,732元,下降16.3%[191] - 短期借款从2021年的0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1,000,000元,其中信用借款100,000,000元利率2.70%[193] - 应付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8,166,235元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7,431,420元,减少9.0%[194] - 账龄超过一年的应付账款从2021年的56,597元增加至2022年的234,425元,增长314%[194] - 合同负债(预收货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16,833元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308,923元,减少72.3%[197] -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36,493,188元减少至2022年12月31日的27,761,585元,下降23.9%[197] - 短期薪酬中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从2021年末的35,235,256元下降至2022年末的24,685,466元,减少29.9%[19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5%至1.65亿元(2021年:2.69亿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收窄至-0.97亿元(2021年:-3.56亿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转正为0.12亿元(2021年:-1.01亿元)[2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2年末总资产为29.7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7.81亿元增长7.0%[4][6]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283.17亿元增长至2022年300.06亿元,同比增长6.0%[10] - 公司2022年股份支付计入权益的金额为768.88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497.37万元人民币下降88.2%[34][31] - 公司2022年对股东分配利润7203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215万元人民币增长38.1%[34][31] - 公司股本从2021年的1.043亿股减少至2022年的1.029亿股,减少140万股[34][31]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1年的12.6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的12.25亿元人民币,减少3.2%[34][31]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的8.1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8.82亿元人民币,增长8.1%[34][31] - 公司2022年股份回购金额为869.95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082.41万元人民币下降78.7%[34][31]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从2021年的21.9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22.53亿元人民币,增长2.9%[34][31] - 公司2022年其他综合损失为1150.2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280.10万元人民币减少64.9%[34][31] - 公司2022年少数股东权益为408.09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35.60万元人民币增长21.6%[34][31]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2.8%至1012万元(2021年:525万元)[18] - 投资损失882万元(2021年:收益2693万元)[18] - 一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本金为3000万元,应收利息为332.06万元,合计3332.06万元[158] - 其他流动资产中预交所得税为292.56万元,待抵扣进项税额为113.16万元,合计405.72万元[160] - 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准备8,937,000元,账面价值为零[180] 业务和运营信息 -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知识研发及医药产品制造销售[40] - 泰州药业二期项目预算5.87亿元,2022年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20.83%[173] - 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比从2021年末的40%大幅下降至2022年末的21%[178] - 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总额为322,270,046元,占应收账款余额总额比例62.12%[132] - 应收账款逾期121天至一年部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2.31%[135] - 应收账款逾期一到二年及三年以上部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0%[135] - 应收账款总额为569,136,087元,坏账准备为14,777,342元[138] - 逾期120天以内应收账款余额141,410,122元,坏账率1.77%[138] - 逾期121天至一年应收账款余额48,708,983元,坏账率22.59%[138] - 预付款项总额17,987,140元,其中一年内账龄占比98.43%[140] - 前五名预付款项总额13,994,712元,占比77.80%[141] 会计政策和税务 - 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公司条例[43] - 境外经营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51]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51]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5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5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减值损失和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5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56] -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量[58]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58]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58]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58] - 应收票据组合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基于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60] - 应收账款组合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基于账期天数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60] - 其他应收款组合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基于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60]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2] - 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计量包括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63]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3]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或估值技术确定[64]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成本按加权平均法核算[65]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66]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对合营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69] -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71] -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71]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8-20年,机器设备3-10年,电子及办公设备3-8年,运输工具5-8年[78] -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房屋4.50%-12.50%,机器设备9.00%-33.33%,电子及办公设备11.25%-33.33%,运输工具11.25%-20.00%[78] -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率为0%-10%[78] - 土地使用权按使用年限47-50年采用直线法平均摊销[82] - 专有技术按预计使用年限5-10年平均摊销[83] - 研发技术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起按预计受益年限5-10年平均摊销[84] - 软件按预计使用年限3-10年平均摊销[84] - 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减记至可收回金额[74] - 公司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每年复核预计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并进行适当调整[85] - 开发阶段支出需同时满足5项条件方可资本化否则计入当期损益[87] - 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减值准备[88]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以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为准[89] - 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89] - 短期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负债并计入损益或资产成本[92] - 离职后福利计划主要为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93] - 收入确认时点为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按预期有权收取对价金额确认[96] - 医药产品销售在交付指定承运人或客户验收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97] - 技术转让收入含可变对价部分按期望值或最可能金额估计并在满足条件时确认[98] - 政府补助确认为货币性资产时按收到或应收金额计量,非货币性资产按公允价值或名义金额计量[101]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101]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成本的确认为递延收益[101] - 递延收益包括政府补助和长期协议款项,在受益期间系统摊销计入损益[102]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103] - 租赁负债按未付租赁付款额现值确认,一年内到期部分列为非流动负债[105]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含租赁负债初始金额、已付付款额及初始直接费用[105] - 短期租赁(不超过12个月)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负债[105] - 租赁变更导致范围缩小时调减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损益[105] - 经营分部需满足独立产生收入、管理层定期评价和可获取财务信息条件[106] -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两种类型,公司限制性股票计划均作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核算[107] -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并增加资本公积[107] - 未能达到可行权条件的股份支付不确认成本费用,除非涉及市场条件或非可行权条件[107] - 修改股份支付计划条款时,若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则确认服务增加,若取消权益工具则加速行权处理[109] - 开发支出资本化判断基于未来商业经济利益和技术可行性,涉及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及毛利率等关键假设[110] - 政府补助根据补助性质及补偿目的区分与过去费用、未来成本或资产相关,并采用匹配原则递延入账[112] - 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估计基于类似资产实际使用经验,可能因技术创新或行业周期变动而调整[113]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基于客户信用记录及市场情况计提,并于各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评估[114] - 无形资产(专利及研发技术)可使用年限估计为5至10年,实际年限取决于药品经济利益流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