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盛控股(00607) - 2023 - 中期业绩
丰盛控股丰盛控股(HK:00607)2023-08-31 20: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1,551,51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980,131千元人民币[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854,18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453,318千元人民币[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781,19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92,280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 - 9,99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356,855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70,01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6,096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 - 172,54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6,723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909,39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804,277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508,03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6,932,870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为 - 0.007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0.005元人民币[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溢利每股亏损为 - 0.007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0.002元人民币[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129,28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0,387,604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6,705,70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5,048,322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984,16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311,213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6,375,904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6,081,205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7,962,008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8,120,248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分别为-33,445千元和-40,724千元[20]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分别为-61,100千元和964,868千元[2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1.1551515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980.131万人民币[28]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板块收入为8250.777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641.397万人民币[28] - 2023年上半年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1.9258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862.677万人民币[2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0.438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9139万人民币[3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8.2811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171万人民币[33]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903.776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829.327万人民币[34]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51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369万人民币[3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6677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042万人民币[34] - 2023年上半年广告开支为1.7079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6841万人民币[34] - 2023年上半年借款逾期付款罚款为657.731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02.555万人民币[34]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476,166千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年利率3.95%;2022年为324,347千元,年利率4.05%[3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中即期税项扣除135,752千元,2022年为423,247千元[35] - 2023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权益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72,544千元,2022年为94,776千元[4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7,934,26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41,003千元[41]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398,826,000元的应收贸易账款已质押作为借款抵押品,2022年12月31日相同[4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4458855千元,应付联营公司款项5670407千元,应付票据1012928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471334千元、5916252千元、10387604千元[42]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1344946千元,购买物业、机器及设备应付款项3108621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181546千元、3263257千元[43]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借款总额2941960千元(即期)和3689170千元(非即期),无抵押借款总额5557075千元(即期)和2294990千元(非即期);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661941千元(即期)和3142417千元(非即期)、5946908千元(即期)和1168796千元(非即期)[45] - 银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2023年为0% - 12%,2022年为0% - 12%;2023年6月30日来自最终控股公司贷款1288196000元免息,来自合营公司贷款194953000元按8%计息;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252484000元、185354000元[4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一年内或按要求还款8499035千元,一至两年还款2768102千元,两年至五年还款1821037千元,五年以上还款14483195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8608849千元、1338702千元、1892357千元、12920062千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818650000元(2022年12月31日:900093000元)由季昌群先生担保,1100519000元(2022年12月31日:1132103000元)由季先生及季先生紧密家庭成员担保[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22518亿元借款逾期(2022年12月31日为3.35363亿元),确认逾期利息9360.8万元(2022年同期为980.1万元)[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3202.2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2万元)及12.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9亿元)银行贷款提供财务担保,相关投资物业账面价值1.4298亿元被冻结[58] - 报告期末,304.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1.7万元)确认为金融担保负债[58] - 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物业、机器及设备等已订约但未拨备24.1667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00804亿元)[62] - 2023年6月30日,多项资产已抵押,如物业、机器及设备等,总计抵押资产价值130.2942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13491亿元)[63] - 回顾期内,集团无合约销售,2022年同期建筑面积约152平方米的合约销售约为158万元[65] - 绿色建筑服务及代建服务回顾期内收入约44.4万元,2022年同期为113.2万元[68] - 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回顾期内亏损约2149.1万元,2022年同期溢利9.73557亿元[72] - 回顾期内,健康及教育板块收入约4,709,000元(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3,566,000元)[79]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约99.80亿元增加约15.71亿元或16%至回顾期约115.52亿元,主要来自新能源板块增加约15.72亿元[85][86] - 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2年约85.27亿元增加约11.71亿元或14%至回顾期约96.97亿元[87]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约14.53亿元增加约4.01亿元或28%至回顾期约18.54亿元,毛利率从15%增至16%,主要来自新能源板块[87]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2.31亿元增加约0.47亿元或20%至回顾期约2.78亿元[8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4.08亿元增加约1.15亿元或28%至回顾期约5.23亿元,主要因计提逾期贷款罚款拨备约1亿元[89] - 公司研发成本从2022年约3.66亿元增加约0.94亿元或26%至回顾期约4.59亿元,因增加新能源板块新产品研发投入[90]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回顾期约2.20亿元,2022年同期确认减值亏损净额拨回约9.15亿元[91]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2.09亿元减少约0.05亿元或2%至回顾期约2.04亿元[92] - 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回顾期约0.19亿元,2022年同期为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8.63亿元[93]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3.79亿元增加约2.25亿元或59%至回顾期约6.05亿元,因平均借贷额增加及计提违约利息拨备[95] - 回顾期内,集团所得税开支7336.6万元,当期税项开支和递延税项抵免分别约为6337.2万元和4.0072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约为4.3865亿元和4386.5万元,当期税项减少主要因2022年同期出售股权产生一次性所得税开支3.15亿元[97] - 回顾期内,集团税后溢利约1.70012亿元,2022年同期约为2.06096亿元,经营表现受新能源板块和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等因素影响[9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含受限现金)约为45.0474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2906.6万元或1% [10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债务总额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5.63133亿元或12% [10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26%(2022年12月31日:23%),权益净额约为179.6200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181.20248亿元)[10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342.80931亿元(2022年12月31日:339.59429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9.801175亿元(2022年12月31日:30.181512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2(2022年12月31日:1.1)[102]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36.98117亿元、5.37442亿元和2.47636亿元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和澳元计值(2022年12月31日:121.43445亿元、5.31638亿元和2.44979亿元)[10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8667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8448名雇员),回顾期员工成本总额(包括执行董事酬金)约为9.77956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9.44891亿元)[1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经营分类向外部客户销售收益:房地产126,650千元、旅游160,994千元、投资及金融服务1,567千元、健康、教育及其他4,709千元、新能源11,257,595千元,总计11,551,515千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各经营分类金融工具之公允价值变动:房地产55,255千元、旅游 -14,222千元、投资及金融服务 -21,491千元、健康、教育及其他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