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儿科及妇产科专科服务,也向关联方提供医院咨询服务及在线医疗服务[8] - 集团主要从事儿科服务、妇产科服务、医院咨询服务及其他四个不同分部[15] 公司收益情况 - 2022年公司收益约人民币6.365亿元,较2021年小幅增加0.6%[1] - 2022年门诊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73159亿元,同比增长5.1%;门诊人次为239767,同比减少5.5%[2] - 2022年住院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10633亿元,同比减少7.1%;住院人次为7156,同比减少12.3%[2] - 2022年集团总收益63645.9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63256.5万人民币增长约0.61%[16][17] - 2022年儿科服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53237.2万人民币,妇产科为9738.5万人民币,医院咨询服务为21.9万人民币,其他为648.3万人民币[16] - 公司2022年业务收益为6.365亿元,同比增长0.6%,医疗服务收益为6.298亿元,同比增长1.4%,儿科服务收益为5.324亿元,同比增长5.6%,占总医疗服务收益84.5% [33] - 2022年儿科门诊服务收益为3.268亿元,同比增长8.2%,门诊人次为196,071次,同比下降4.1%;儿科住院服务收益为1.596亿元,同比下降1.8%,住院人次为5,387人次,同比下降7.7% [33] - 2022年妇产科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6.9%至9740万元,门诊及住院人次分别比2021年减少23.9%及11.3% [33][34] - 2022年公司总收益为6.36459亿元,其中医疗服务收益6.29757亿元,占比99.0%,同比上升1.4%;医院咨询服务收益21.9万元,占比大幅下降;其他收益648.3万元,占比1.0%[41] - 2022年医疗服务收益中,儿科服务收益5.32372亿元,占比83.7%;妇产科服务收益9738.5万元,占比15.3%[43] - 2022年公司住院人次7156人,同比下降12.3%,住院人均消费29434元,同比上升5.9%;门诊人次239767人,同比下降5.5%,门诊人均消费1556元,同比上升11.2%[44] - 2022年儿科住院人次5387人,同比下降7.7%,儿科门诊人次196071人,同比下降4.1%;妇产科住院人次1769人,同比下降23.9%,妇产科门诊人次43696人,同比下降11.3%[46] 公司亏损情况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增至人民币2.89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5910万元[1] - 2022年年内亏损29157.3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8526.2万人民币亏损扩大[16][17]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62元,2021年为人民币0.21元[5] - 2022年公司净亏损为2.916亿元,2021年净亏损则为8530万元,主要因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及联营公司投资的减值亏损所致 [36]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62元,2021年为0.21元 [2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7亿元,2021年为1.015亿元[62] 资产减值亏损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5569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501万元[4] - 2022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26643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758.2万元[4] - 2022年非流动资减值亏损15569.9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1501万人民币大幅增加[16][17]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1.557亿元,主要涉及成都新世纪妇儿医院和北京新世纪奥东门诊部[53] - 2022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1.266亿元,主要来自嘉华丽康和北京栢瑞康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预期信贷亏损[55] - 2022年在联营公司投资的减值亏损790万元,因疫情对嘉华永盛业绩的持续影响[57]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公司总资为人民币9.0138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2.70896亿元[6] - 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5.40033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5.86658亿元[7] - 2022年总资90138.4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127089.6万人民币有所减少;总负债54003.3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58665.8万人民币有所减少[16][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1745.11万元(2021年:2654.34万元)尚未就中国附属公司的未汇付盈利应付的预扣税确认,未汇付盈利为1.74511亿元(2021年:2.65434亿元) [22][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363.6万元,贸易应付款项为3980万元 [28][30] - 2022年存货增加17.7%至249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4.5%至3360万元,贸易应付款项增加45.0%至3980万元[63][64][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借款[71] 公司成本开支情况 - 2022年医疗服务收益成本为4.262亿元,同比上升0.2%,主要因门诊药品成本上升[47] - 2022年医院咨询服务收益21.9万元,收益成本8.1万元,毛利13.8万元,毛利率63.0%,因向关联方服务减少,收益大幅减少[48] - 2022年公司毛利为2.021亿元,同比增加1.7%,毛利率由2021年的31.4%增至31.8%,主要因儿科门诊人均消费增加[49] - 2022年公司销售开支为6230万元,同比增长2.4%,因强化营销团队及扩展销售渠道以恢复收益规模[50] - 2022年行政开支为1.318亿元,较2021年的1.564亿元减少,主要因运营诊所减少和优化人员结构[51] - 2022年研发开支为770万元,去年同期为1060万元,减少因研发活动减少[52] - 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为2万元,2021年其他收益净额为320万元[58] - 2022年财务收入由2021年的310万元增加至970万元,财务成本由1670万元减少至1300万元[59]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170万元,同比下降93.4%,因与成都新世纪妇儿医院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相关的递延税项亏损拨回[60] - 2022年资本开支金额为人民币2880万元,较2021年的1320万元增加,主要因对嘉华永盛股权投资1870万元[7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246名雇员,较2021年的1401名减少;2022年雇员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122亿元,较2021年的3.225亿元减少[78] 公司股息情况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2年度股息(2021年:零),2022年股息2985.3万元已派付予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 [31][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0]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拟凭借产科引流效应,满足产后家庭需求,专注亚专科建设,建立产品和服务链[39] - 2023年公司将推动客户管理体系升级,加强市场推广与保险机构合作,优化组织架构和人才管理,加强成本控制[40] 公司税务情况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世纪医疗科技自2019年12月起享15%优惠税率 [20] - 2022年香港利得税率为16.5%,因无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计提拨备 [21] 公司准则采纳情况 - 集团已在2022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预期不会对本期或未来期间造成重大影响[13]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将于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生效,预期不会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14]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收购嘉华永盛12.47%股权,间接持有青岛新世纪妇儿医院12.47%少数股权[69] 公司股东大会及股份登记情况 - 公司股东大会将于2023年5月22日举行,5月17日至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1][82] 公司管理层安排 - 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Zhou先生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将继续评估适时分离该角色[84] 公司雇员股份计划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管理雇员股份计划,受托人已从市场购买207.35万股股份并以信托形式持有[89]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孙洪斌先生、姜彦福先生及非执行董事郭其志先生组成,孙洪斌先生任主席[9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2年度业绩并建议董事会批准[92] 公司业绩公告相关情况 - 业绩公告内综合全面收入表等数字已由核数师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核对一致,但未作核证[93] - 截至业绩公告日期,集团无其他报告期后重大事项披露[94]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发,2022年度报告将适时寄送股东并在网站提供[95] 嘉华永盛股权结构 - 嘉华永盛由嘉华丽康及北京乔耐森星医疗咨询有限公司分别直接持有67.53%及20.00%权益,嘉华怡和透过全资附属公司间接持有12.47%权益[97] 公司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中适用于公司的原则[83]
新世纪医疗(01518)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