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11,0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0,243千港元下降约41.6%[2] - 期内亏损为13,13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689千港元有所收窄[2] - 每股亏损为1.85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05港仙有所减少[3] - 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111,0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243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3,1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689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千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2,0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401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3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53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重估收益为1,54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重估亏损3,057,000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支付5,543,000港元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为30,636,000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按产品划分营业额总计111,0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190,243千港元减少41.6%[21] - 2023年上半年按地域划分营业额总计111,0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190,423千港元减少41.7%[2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约为111.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90.2百万港元减少41.6%[23] - 股东应占亏损减少至约12.4百万港元(2022年:18.7百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约为7.0%(2022年:4.8%)[23]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34,18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1,900千港元略有增加[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7,93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8,327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55,92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6,743千港元略有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407,98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8,416千港元基本持平[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92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794千港元有所减少[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亏损约13,134,000港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407,989,000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90,1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3,108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即期部份为130,3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6,898千港元[15] - 贸易应收款项(正常信贷期和延长信贷期)总计2023年6月30日为90,1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3,108千港元[17] - 具备正常信贷期之贸易应收款项全期预期信贷亏损2023年6月30日为84,9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183千港元[17] - 具备延长信贷期之贸易应收款项全期预期信贷亏损2023年6月30日为6,14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01千港元[1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52,7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890千港元[19] - 应付票据2023年6月30日为131,1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6,748千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为69690万港元,计息借贷约为3568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1.2%[2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080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38[2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7580万港元,银行结余、存款及现金约为3410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2740.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08.5万港元)[43] 融资与资金安排 - 集团正与往来银行磋商获取必要融资,一名股东同意在12个月内为集团持续运营提供财务援助[8][9] - 2023年1月19日,董事会向60名承授人授出543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4港元[31] - 2023年2月15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15262320港元的三年期可换股债券,年利率8%,所得款项净额约1500万港元[32] - 2023年6月9日,公司拟向五名认购人配发及发行4.4亿股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预期约4150万港元,但该认购事项于8月7日被否决失效[33][3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7] 风险管理 - 集团会考虑利用远期合约对冲以外币(主要是美元)支付开支等带来的风险[26] 业务发展与项目建设 - 公司正在广东中山三角镇高平大道发展地块上建设新一期生产设施,总建筑面积120,513.22平方米,总建筑成本估计为人民币270百万元[36][37] - 发展地块为工业用地,总面积65,999.7平方米,土地使用权期限50年(1998 - 2048年),最大容积率从1.5倍增加至3.5倍[37] - 公司与三角镇政府就项目A和项目B订立协议,项目A总建筑面积约151,875.44平方米,预计建设投资349,320,000元;项目B总建筑面积约248,333.45平方米,预计建设投资571,170,000元[37][38] - 项目A预期8年履约监督期内至少有一年达2668万元年度纳税水平,项目B预期8年履约监督期内至少有一年达4000万元年度纳税水平[38] 业务策略 - 董事会认为加大研发力度、升级产品很重要,重视开发高附加值PCB产品,LED分部拟专注信贷管理和优化贸易应收款收回[39] 疫情影响 - 2020年1月 - 2022年11月疫情影响公司人力资源、原材料及产品运输供应链和总体经济氛围[4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自身上市证券[45] 人事变动 - 陆海林博士、张唯加先生于回顾期内辞任相关公司董事[46] 企业管治 - 2023年1 - 6月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管理账目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层会口头汇报情况[47] - 全体现任董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9] - 2023年6月30日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陆海林博士为主席[50] - 公司现任核数师事务所的前合伙人在不再担任合伙人后两年内未出任审核委员会成员或拥有财务利益[51] - 审核委员会获授权调查职权范围内活动,主要职能是检讨及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及内部监控[52]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符合规定并已充分披露[52] 信息披露 - 中期业绩公布刊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2023年中期报告将于9月30日或之前寄发股东并上载相关网站[5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53] 信贷政策 - 公司给予正常信贷期贸易客户信贷期平均介乎30日至180日,给予延长信贷期LED照明贸易客户信贷期介乎一年至十年[16] 股本重组 - 2022年8月3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本重组,该重组于2023年1月17日生效[35]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约242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2名减少[28]
中华银科技(00515)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