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银科技(00515)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营业额为262,134千港元,2022年为260,179千港元[2] - 2023年毛利为19,956千港元,2022年为18,276千港元[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3,796千港元,2022年为43,715千港元[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33,394千港元,2022年为43,715千港元[2] - 2023年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4.64),2022年为(6.41)[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529,860千港元,2022年为447,053千港元[4]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496,570)千港元,2022年为(408,416)千港元[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993千港元,2022年为18,794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3339.4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4.965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6.66805亿港元[2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包括应付建设成本约9350.1万港元、有抵押贷款约2222.2万港元、应付票据约1.19444亿港元、银行借款约2.99282亿港元[2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存款及现金总额约为4970.8万港元,其中约4071.4万港元为已抵押银行存款[20]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26.2134亿港元,2022年为26.0179亿港元,其中PCB销售2023年为26.2134亿港元,2022年为25.3167亿港元[26] - 2023年其他收入9188万港元,2022年为3988万港元,主要包括银行利息、废料销售和政府补助金等[28] - 2023年其他盈亏净额6695万港元,2022年为3292万港元,包含汇兑收益、预期信贷亏损等项目[29] - 2023年融资成本1.7638亿港元,2022年为1.5843亿港元,包括银行及其他借贷、可换股债券和租赁负债利息[30] - 2023年所得税抵免402万港元,2022年无,主要为递延税项[30] - 2023年年度亏损经扣除各项后得出,雇员开支等多项成本有变化,如雇员开支总额2023年为2.923亿港元,2022年为4.2587亿港元[3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1043亿港元,2022年为4.1053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按相应数据计算[34] - 2023年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也无[3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60991千港元,2022年为93108千港元[37]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5522千港元,2022年为58890千港元[39] - 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为122621千港元,2022年为70289千港元[39] - 2023年应付票据总额为119444千港元,2022年为146748千港元[42] - 2023年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200000000千股,2022年为2400000千股[43]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股本金额为669千港元,2022年为334708千港元[43] - 2023年营业额为2.62134亿港元,2022年为2.60179亿港元,略有增长[49]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379.6万港元,2022年为4371.5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49] - 2023年折旧总计1036.7万港元,2022年为729.7万港元[5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计提拨备为 - 295.9万港元,2022年为 - 392.7万港元[51] - 2023年来自中国(香港除外)的外部客户营业额为2.44879亿港元,2022年为2.29396亿港元[54]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965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6.66805亿港元,银行结余、存款及现金总额约为4970.8万港元[58] - 2023年公司营业额约为2.621亿港元,较2022年的2.602亿港元增加0.75%[72] - 2023年毛利率为7.6%,2022年为7.0%;股东应占亏损金额约3100万港元,较2022年的4110万港元减少24.6%[72] - 2023年单面PCB营业额为4843.1万港元,占比18.5%,较2022年增加1862万港元,增幅62.5%;多层PCB和LED产品采购订单减少,LED照明业务收益为零[65] - 按地域划分,2023年中国(不包括香港)营业额为2.44879亿港元,占比93.4%,较2022年增加1548.3万港元,增幅6.7%;香港、亚洲(不包括香港及中国)、欧洲营业额均减少[68] - 2023年公司确认股本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约120万港元,2022年为零[73] - 2023年管理层就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拨回净额580万港元,2022年为400万港元[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7.001亿港元,计息借贷约3.215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45.92%;流动负债净额约4.96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0.26;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已抵押)约4970万港元,(不包括已抵押)约900万港元[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共328名,较2022年的372名减少[87]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LED照明以及PCB的制造及贸易[7] - 公司可呈報及經營分部包括單面PCB、雙面PCB、多層PCB[46] - 公司拥有两间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的PCB生产厂,正开发新一期生产设施,总建筑面积120513.22平方米[69] - 董事会认为加大研发力度、产品升级很重要,公司重视开发高附加值PCB产品,尤其是用于洁净环保应用的铜基PCB[71] - LED分部拟专注信贷管理,优化贸易应收款项收回,仅进行应收款项周期较短且具盈利的项目[71] 会计政策与准则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本对会计政策披露有影响[11] - 集团追溯实施香港会计师公会就长期服务金义务发布的指引,相关变动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4][15] - 集团未提早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董事预期应用这些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6][17]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历史成本为基准,部分物业按重估金额计量[18] 法规政策影响 - 香港废除强积金 - 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12] 公司经营策略与措施 - 董事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基准,集团采取成本控制措施改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专注现有业务[20] - 集团正与中国境内潜在长期租户就物业租金进行磋商[20] - 公司主要目标是为股东提高长期回报总额,策略为重视经常性盈利增长及维持强健财务状况[88] 股本变动与融资 - 2024年2月22日公司发行1.33883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320万港元,还考虑发行更多股本筹资[22] - 2023年1月17日公司进行股本重组,包括股本削减、股份溢价削减、股份拆细等[45] - 2022年3月3日和5月12日公司分别配发行股份,所得款项用于偿债和运营资金等[45] - 2022年5月24日股份合併生效,每五股现有股份合併为一股[45] - 2023年1月19日,董事会向60名承授人授出543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4港元[78] - 2023年2月15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526.232万港元三年期可换股债券,年利率8%,初始换股价0.114港元,较相关收市价分别溢价约3.64%和0.35%,所得款项净额约1500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动用,超60%用于中山生产厂房新项目建设[79] - 2023年6月9日公司拟配發及發行4.4亿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0.10港元,较相关收市价分别折让约4.76%和5.66%,所得款项净额预期约4150万港元,后认购事项于8月7日被否決并失效[8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将约1.44698亿港元银行借款分类为流动负债,正与银行磋商获取必要融资[22] - 2024年1月31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33,883,000股认购股份,占现时已发行股本约20.00%,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预期分别约为1340万港元及1320万港元[107] - 公司拟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120万港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及负债,20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107] - 认购事项于2024年2月22日完成[107] 公司诉讼情况 - 公司前董事追讨164万港元特别花红付款,公司反申索524万港元,法院判决董事退还524万港元,但追回款项可能性极低[93] - 公司中国营运附属公司涉多宗诉讼,3850万元人民币申索未解决,银行账户被下达资产保全令,金额约507.6万港元[93] 公司项目投资 - 2023年7月7日,公司附属公司与合资伙伴成立合资金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附属出资51%即510万元人民币[94] - 公司在中山发展地块实施新一期生产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120513.22平方米,总建筑成本估计2.7亿元人民币[97][99] - 公司与镇政府就第三期发展项目订立协议,项目A投资3.4932亿元人民币,项目B投资5.7117亿元人民币[100][102][103] - 项目A预期8年履约监督期内至少一年纳税2668万元人民币,项目B预期至少一年纳税4000万元人民币[102][10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2023年4月10日张唯加辞任安山金控非执行董事,2023年11月30日陆海林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24年2月28日蒲燕珊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0] - 本年度公司未按月向董事会成员分发管理层账目,但管理层面会定期口头更新[111] - 董事会通常每年召开4次以上及每季度召开1次以上会议[113] - 2023年11月30日因陆海林辞任公司不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2024年2月28日蒲燕珊获委任后公司重新符合规定[115] - 各现任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已遵守董事买卖公司证券标准守则[116] - 2023年11月30日前审核委员会由4名独立董事组成,之后为3名,陆博士当日辞任主席,2024年2月28日蒲燕珊女士获委任为主席[11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符合适用准则、规则及法律规定并已充分披露[119]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数据经核数师核对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核数师未提供意见或确证[121] - 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已刊出,2023年年报应于2024年4月30日前寄发股东并上载网站[122] - 截至2024年3月28日,董事会成员包括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单个客户贡献集团10%或以上采购额[55] - 本年度内,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采购总额不足30%,五大客户销售收益占集团销售收益总额不足30%[10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新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06]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自身上市证券[108]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85] - 2023年末抵押予银行的资产包括楼宇1.26512亿港元、在建工程2.59989亿港元等,总计约4.41753亿港元[90] - 2023年年结日集团未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中,与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为0,分占合营公司的为566.7万港元[91] - 董事会及管理团队将改善现有业务并探索机会为公司及股东创造价值[123] - 核数师对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无法表示意见,因未能取得充足审核凭证[57] - 公司存在与持续经营基准相关的重大不明朗因素,董事正采取措施改善资金及财务状况[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