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港建设(06816) - 2023 - 中期业绩
瑞港建设瑞港建设(HK:06816)2023-08-29 16:4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74,3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00,249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期内亏损为43,585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溢利为7,073千港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 - 6.17港仙,2022年同期为0.48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87432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00249千港元下降约32.76%[1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 - 435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73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亏损6.17港仙,2022年同期为盈利0.48港仙[30] - 本期集团总收益为87430万港元,较前期下跌42590万港元,跌幅约32.7%[56] - 本期销售成本下跌37930万港元或31.5%至82610万港元,毛利及毛利率分别降至4820万港元及5.5%[58] - 本期研发开支增加260万港元至750万港元,主要用于幕墙工程及建筑技术研发[60] - 本期财务成本增加约180万港元或6.0%至3160万港元,因中国业务增加银行借款及整体利率上升[62] - 本期除税后亏损4360万港元,前期为溢利710万港元,因毛利下跌、汇兑亏损及研发开支增加[6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91,29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7,010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175,03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86,984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4,089,69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69,677千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466632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93994千港元下降约4.65%[23]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408969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69677千港元下降约4.21%[24] - 2023年上半年非流動資產添置为228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205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期末账面净额为337,06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37,338千港元略有下降[3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应收保留金及应收票据为914,238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860,176千港元有所增加[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留金为2,056,617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2,599,104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8952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80459千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一年内为154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0090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保留金为74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55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127893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92566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一年内到期为7889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3171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港元借款为22859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3322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人民币借款为98237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1283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120000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56869千港元有所增加[4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22770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536千港元大幅增加[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留金增加约5410万港元至91420万港元[66]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增加约14310万港元至12亿港元[6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及债务净额分别约为47660万港元及10.89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升至247.1%[71] - 2023年6月30日不少于4210万港元存款已抵押作为银行借款担保[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营业务就建筑合约提供的履约保证担保金额为5290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79] 业务构成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提供海事建筑服务、海事相关附属服务及一般建筑承包服务[7] - 公司业务分为海事建筑工程、海事相关的附属服务及一般建筑承包服务三个经营分部[19]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建筑承包服务收益为766917千港元,是主要收益来源[19] - 2023年上半年海事相关的附属服务收益为33677千港元,较2022年的13445千港元增长约150.5%[19] - 2023年上半年海事建筑工程收益为73728千港元,较2022年的282602千港元下降约73.91%[19] - 海事工程分部收益减少18860万港元,跌幅约63.7%;一般建筑分部自青岛产生的收益减少23730万港元,跌幅约23.6%[56] 财务报表编制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9] - 中期期间的所得税使用预期年度盈利总额适用的税率累计[12] - 若干新订或经修订准则适用于本报告期间,公司未因采纳该等准则改变会计政策或作出追溯调整[13]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风险管理计划旨在减少潜在不利影响[15] 成本与开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88,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93,147千港元有所下降;销售成本768,27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38,886千港元大幅下降[2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亏损2,336千港元,2022年为收益996千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1,410千港元,较2022年的29,206千港元有所增加[2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58千港元,较2022年的919千港元有所减少[27] - 2023年上半年向大数据科技发展支付建设项目成本2857千港元,2022年为341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向西海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支付利息开支3545千港元,2022年为2117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来自西海岸新区的建设项目收入为125736千港元,2022年为273644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支付或应付主要管理层薪酬为1228千港元,较2022年的2353千港元有所下降[49] - 2023年6月30日员工数量为690名,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52名,本期员工成本总额约为8830万港元[73]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现金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息[29] - 董事会考虑集团经营业绩等因素,不建议本期派付股息[86] 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为4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000千港元,股份数目为800,000,000股[35] 项目情况 - 菲律宾新海事工程项目自2023年8月起暂时停工,预计对2023年全年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52] - 公司已与澳门某新填海项目总承建商订立合作协议,正等待行政许可动工[52] - 2023年1月公司收购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控制权[53] - 2023年6月30日前已动工项目和之后动工或新获项目均有多项,涉及不同地区和类型[55] - 集团在菲律宾的新海事工程项目于2023年8月起暂时停工,需等当地政府行政许可方可复工,业绩可能受损[87] 投资情况 - 本期投资约1920万港元用于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其中约1740万港元用于船舶[75] 诉讼情况 - 集团一间附属公司涉诉,原告要求赔偿1.12亿港元(可调整),案件处于早期阶段,未在财报中作拨备[80][81]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2016年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未授出、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82] 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3]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在本期遵守相关守则条文[84] - 所有董事确认在本期及截至公告日期遵守标准守则[85] 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会计准则、政策及未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和业绩公告[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