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909,81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365,267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5,93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51,393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75,98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47,308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6,07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78,505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3,49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68,255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3分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24分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城市更新建筑服务收益7.83582亿元,2022年为2.77212亿元[17] - 2023年上半年城市运维服务收益6167.4万元,2022年为6943.6万元[17] - 2023年上半年设计及咨询服务收益6456.3万元,2022年为1861.9万元[17]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9.09819亿元,2022年为3.65267亿元[17] - 2023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收益为909,819千元,2022年为365,267千元,同比增长约149.08%[20][21][22] - 2023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毛利总额为145,934千元,2022年为51,393千元,同比增长约184.04%[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溢利为46,077千元,2022年为亏损78,505千元[22]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54,418千元,2022年为17,378千元,同比增长约213.13%[2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为2,586千元,2022年为亏损10,250千元[2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5元,2022年为亏损0.237元[29] - 集团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3.653亿元增加约149.1%至2023年上半年约9.098亿元[48] - 城市更新建筑服务分部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2.772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7.836亿元,增幅约182.7%[49] - 城市运维服务分部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6940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6170万元,减幅约11.1%[50] - 设计及咨询服务分部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186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6460万元,增幅约247.3%[51] - 集团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5140万元增加约183.8%至2023年上半年约1.459亿元[52] - 集团其他收入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约470万元减少约8.5%至2023年上半年约430万元[53] - 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82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750万元,减少约8.5% [54]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376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4230万元,增加约12.5% [55] - 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363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3230万元,减少约11.0% [56]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从2022年上半年约16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90万元,减少约42.2% [58] - 分占合营企业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35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150万元,减少约57.1% [59] - 所得税从2022年上半年约 - 103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260万元 [60] 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87,99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93,793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63,95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516,726千元人民币[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60,87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918,010千元人民币[8]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551,90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67,753千元人民币[10]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922,09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5,709千元[32] - 截至报告期末,预期一年后开具账单的款项为人民币4.3819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4.55828亿元)[33]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人民币42888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583036千元),预期一年内确认为收益[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155634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579444千元),即期款项预期一年内收回[3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1314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237478千元),预期一年内结付或按要求偿还[39]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2年12月31日约5.167亿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约2.64亿元,减少约48.9% [61]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311亿元,借款约8.194亿元 [62]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倍升至2023年6月30日的1.2倍 [63] 股权收购情况 - 2022年7月公司分别以1220.7万元和37.8万元收购吉林境和设计全部股权[11] - 2023年6月公司以3.05756亿元收购吉林现代中庆87.5%股权[11] - 2023年3月吉林现代中庆注册资本从2000万元增至3.407亿元,收购长春市城建维护90.65%股权[12] - 2023年4月吉林现代中庆注册资本从3.407亿元增至3.49436亿元,Kai Ming Investment认缴873.6万元[12] - 2023年上半年完成吉林现代中庆87.5%股权收购 [64]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60.2万元[12] 业务拓展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提交标书272份,中标率约41.54%,新中得项目合同额约为人民币22.0903亿元[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竞得多个项目,如长春净月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标价约4.5948亿元)等[43] - 外埠区域拓展竞得龙河源头生态综合整治项目EPC总承包(中标价约2000万元)等项目[43] - 2023年上半年新中得项目合同额22.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8.9%[46] - 集团将发挥文商旅工一体化协同业务,拓展至天津、重庆等城市[47] - 2023年下半年业务重点是整合产品线,引入文旅运营等思路与技术手段[47] 财务担保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天骏旅游银行贷款担保金额为3.1亿元(含本金及利息),贷款结余3.3亿元,财务担保未摊销结余2017.1万元[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长春现邦银行贷款担保金额为3.3亿元(含本金及利息),贷款结余1.7035亿元,财务担保未摊销结余987.9万元[66]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发出的财务担保分别约为3010万元及3180万元[67] 股息情况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零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批准过往财政年度之末期股息(2022年同期:零港元)[42] - 董事建议不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无)[69] 其他情况 - 公司收益来自中国的城市更新建筑服务、城市运维服务以及设计及咨询服务,境外无重大资产或业务[24] - 公司于中国成立的四间附属公司2023年上半年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享有研发成本100%额外可扣减税收抵免[28] - 公司采取措施应对流动资金需求,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金应付至少未来十二个月到期负债[12][1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45]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844名雇员[7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情况[71] - 未发现董事在2023年上半年有不遵守证券交易准则及操守守则情况[71] - 自2023年6月30日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7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中期财务报告[73]
中庆股份(01855)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