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从约3927万元降至约2958万元,同比下跌约24.68%[6]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为1749.7万元,2022年同期为2432.5万元;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2957.9万元,2022年同期为3927.1万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1.7497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4325亿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2.9579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9271亿人民币[2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约人民币2958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4.68%,毛损约为人民币12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202万元[53] - 本期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292万元或约22.81%[58] 集团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为983万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971.4万人民币,2022年为646.8万人民币[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经计算为534.5万元,2022年同期为254.7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经计算为982.7万元,2022年同期为712.4万元[32] - 本期亏损约为人民币983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270万元或37.94%[6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之中期股息[31] 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021.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496.2万元[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413.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092.9万元[8]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381.5万元,2022年同期为4448.2万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经扣除减值拨备的应收贸易账款为1156.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77.3万元;其他应收款项为787.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8.2万元[34] - 2023年6月30日存货约人民币2088万元,原材料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52.2万元或约51.89%[6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1944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651万元或约25.1%[6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人民币5382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683万元[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9414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0093亿元),流动资产净额约为人民币5374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5763万元)[8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零)及重大投资(2022年12月31日:无)[82] 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039.2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29.5万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221.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9.5万元;其他应付税项为110.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4.5万元;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65.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2.8万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直属控股公司款项中流动负债为1877.5万元,非流动负债为1610.7万元,总计3488.2万元;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877.5万元,非流动负债为1495.1万元,总计3372.6万元[3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798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329万元或约15.45%[69]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人民币348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39万元或约12.62%[7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直属控股公司款项约为人民币3488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116万元或34.39%[7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无)[83]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0.8万元,2022年同期为472.6万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84.2万元,2022年同期为1824万元[9] 其他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约62.2万人民币,2022年为15.4万人民币;政府补贴约79,000元,2022年为79,000元[22][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政府补贴待摊销金额约95.3万人民币,2022年为111.2万人民币[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增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407万元或约76.75%[54] 业务线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梭织布分部收益2826.6万人民币,2022年为3731.9万人民币;分包服务分部收益131.3万人民币,2022年为195.2万人民币[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2382.3万人民币,2022年为2492.9万人民币;来自欧洲市场的收益为467万人民币,2022年为1130.2万人民币[28] 业务线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梭织布分部亏损467.3万人民币,2022年为213.9万人民币;分包服务分部亏损112万人民币,2022年为69.9万人民币[26] 融资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57.7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6.1万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15.6万人民币,2022年为109.7万人民币[28]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之修订于将予厘定的日期或之后开始之年度期间生效[19] 工厂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翻新工厂楼宇及添置办公室设备耗资约28.9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0.1万元[33] 税务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适用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为0元,2022年同期为31.8万元;递延税项本期为 - 2万元,2022年同期为 - 40.7万元[29] 员工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584.1万元,2022年同期为401.1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007.9万元,2022年同期为857.3万元[30] 债务相关情况 - 2016年12月23日债务转让协议涉及垫款本金约2.39677亿元,调整后现值约2072.4万元,估算利息原实际利率为18.22%,后以12.42%计算[38][39] - 2020年11月30日补充债务协议规定2023 - 2027年每年3月31日前偿还固定金额80万元,2028年起每年偿还不超公司年内经营现金流量50%的款项直至还清债务[40] - 2020年11月30日,应付直属控股公司款项修改前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3389.9万元,修改后新负债公平值约为人民币1607.6万元,使2020年度其他储备增加约人民币1782.3万元[41] - 2022年3月31日,结欠直属控股公司款项约为人民币2.18475亿元,公司提前偿还人民币3000万元,完成相关操作后结欠约人民币1.5733亿元[42] - 2022年5月16日,公司结欠约人民币2.18475亿元,提前偿还人民币1800万元,完成相关操作后结欠约人民币1.8133亿元[43] - 2022年12月31日,结欠直属控股公司款项修改前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937.5万元,修改后新负债公平值约为人民币3372.6万元,使2022年度其他储备减少约人民币1435.1万元[4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垫款推算利息按原实际利率12.42%计算[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偿还本金约人民币114.5万元,2023年上半年无本金偿还[46] 代付费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就浙江永利代付电费支付约人民币609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550.2万元[47] 毛利情况 - 本期毛利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37.5万元或约14.63%[59] 销量情况 - 本期集团梭织布的国内及出口销量分别减少约24.26%及约32.74%[74] 资本与负债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与负债比率约为21.37%(2022年12月31日:19.49%)[81] 金融资产出售情况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23年3月31日出售,代价约为人民币894.9万元[85]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雇员230名(2022年12月31日:241名),其中研发人员5名(2022年12月31日:3名)、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10名(2022年12月31日:8名)等[86] 股权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何连凤女士及其配偶于公司最终控股公司浙江永利拥有权益合共约占0.039%[89] - 非执行董事夏震波先生于公司的64万股H股中拥有实益权益[89] - 贵州永利、浙江永利、周永利先生、夏碗梅女士分别持有5.88亿股内资股,占内资股权益100%,占总股本权益55.29%[92] - 永兴集团(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0854亿股H股,占已发行H股权益43.86%,占总股本权益19.61%[94] 股权质押情况 - 5.88亿股内资股已质押给浙商银行,作为浙江永利5000万元贷款的担保[92] 股权结构情况 - 周永利先生和夏碗梅女士分别拥有浙江永利约94.25%及约3.49%,浙江永利拥有贵州永利65%[93]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余伟东先生为主席[96]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业绩,认为符合规定[97]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所有守则条文[98] 证券交易规定遵守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规定准则及操守守则[99] 证券买卖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0]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由刊登日期起最少一连七天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101] 业务收入影响因素 - 2023年上半年,因2022年末疫情及2023年1月末春节假期,若干项目延迟完工、开工,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同时工业循环水处理业务收入急剧增加[76] 集团经营支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主要依靠内部产生现金及贵州永利的财务支持[80] 集团投资亏损情况 - 集团收购北京太比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1.67%的权益,2023年上半年分占其综合业绩亏损约为人民币69万元[57]
浙江永安(08211)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