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圆通国际快递(06123) - 2023 - 中期业绩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集团收益约24.67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8.3%(2022年上半年约34.398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07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1.221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25.74港仙,2022年同期为29.21港仙[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403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445亿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313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73827亿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5654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81433亿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0106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0411亿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467582千港元,较2022年的3439795千港元有所下降;2023年上半年总业绩为223091千港元,较2022年的282007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42252千港元,2022年为144770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3860千港元,2022年为20165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为107592千港元,2022年为122105千港元[17] - 2023年和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17990千股[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3.3港仙(2021年为6.5港仙),2023年上半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1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9401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8987千港元有所下降[2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468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1760千港元有所下降[21] - 公司报告期内收益约2467.6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约3439.8百万港元减少约28.3%[27] - 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约299.6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约364.6百万港元减少约17.8%,毛利率约为12.1%(2022年上半年约10.6%)[2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减少至约107.6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122.1百万港元),按期减少约11.9%[27] - 不计一次性收益,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减少至约70.6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114.4百万港元),按期减少约38.3%[28] - 2023年6月30日,营运资金约为11.74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7.5%;流动比率为2.55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2.11倍[39]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1.68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7.0%;报告期内经营现金流入约715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流出约2.803亿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维持净现金状况,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41] - 2023年6月30日,约71.4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约2410万港元短期银行存款已质押,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70.8万港元和约3890万港元[46]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38668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1.74691亿港元[63] - 董事会决议报告期不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也无[6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空运业务分部业绩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7%至约811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8880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海运业务分部业绩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63.3%至约413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1.126亿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业务分部业绩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9.9%至约86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7220万港元)[1] - 空运货运代理业务占报告期内总收益约55.5%(2022年上半年约50.7%),收益约1370.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742.8百万港元减少约21.4%[30][31] - 空运货运代理业务报告期内毛利约110.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29.5百万港元减少约15.1%[31] - 海运业务于报告期内为总收益贡献约13.0%(2022年上半年约30.1%),收益约320.4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约1035.5百万港元减少约69.1%[32] - 海运业务报告期内毛利约64.7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139.2百万港元)[32] - 物流服务收益约274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1%,2022年上半年分别约为4000万港元和约1.2%[33][34] -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收益约6.684亿港元,占总收益约27.1%,较2022年同期增加20.0%,2022年上半年分别约为5.57亿港元和约16.2%[35][36] -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完成约6900万件,2022年同期约为5200万件;毛利约1.07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41.1%[36][37] - 其他业务收益约8080万港元,毛利约1280万港元,毛利率为15.8%,2022年上半年分别约为6440万港元、约800万港元和12.4%[38] 行业环境相关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占总额的34.3%,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51] - 国际航协预计2023年航空业净利润将达98亿美元,航空货运收入为1423亿美元[52] -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预计2023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增长区间为0.5%-1.5%,2024年为5.5%-6.5%,2023年下半年主要去程和区域航线总运量比2022年高出约7%[53] - 全球电子商务2023年增长将达10.4%,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进口2760亿元,增长5.7%[54]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58]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2023下半年公司将加强与全球代理及合作伙伴业务合作,扩张国际货代业务规模[56] - 公司将以现有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等业务为基础,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至其他线路[57] - 公司将依托圆通货运自营航空优势和货代干线资源,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物流服务[57] - 公司将与跨境电商平台提升合作深度,构建海外本土服务能力[57] - 公司将开放与海外本土物流企业合作,完善网络深度,做强做深国际快递业务[57] - 公司将国际供应链单独成立业务单元,依托国际货代、国际快递形成服务能力[58] - 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监控业务服务质量,优化仓、干、关、配四个核心环节[59] - 公司将新一代数字化管理系统分批应用至全球各分公司,实现实时管控和动态管理[61]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向贸易客户提供平均30天的信用期[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受宏观环境与上游需求衰减等因素冲击,集团认为下半年经济发展将有回暖趋势[22][23] - 公司录得约37.0百万港元一次性收益,与OTX Logistics B.V.的一家合营企业法院案件和解确认的赔偿有关[2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减少主要因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及地缘政治紧张致经济增长放缓,挤压收益空间[28]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资本开支承担、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43][44][45][48]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影响公司[47] - 2023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有挑战,公司业务受上游需求不足负面影响,但可利用自身优势保持增长[5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聘请约978名雇员,2022年12月30日约为867名[63]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5]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激励员工[64]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王丽秀、钟国武、李东辉组成,钟国武为主席[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