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全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综合收入为1.1043亿元,较2022年减少0.5057亿元[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0.0596亿元,每股亏损为0.68分[2] - 2023年收益为1.1043亿元,2022年为1.61003亿元[4] - 2023年毛利为0.51234亿元,2022年为0.92219亿元[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0.05997亿元,2022年为0.25515亿元[4] - 2023年年内亏损为0.05997亿元,2022年为0.25269亿元[4]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为0.74685亿元,2022年末为0.78399亿元[6] - 2023年末流动资产为0.97745亿元,2022年末为1.04809亿元[6] - 2023年末流动负债为3.14414亿元,2022年末为3.07971亿元[7] - 2023年总收益为11.043亿元,较2022年的16.1003亿元下降31.4%[42][43][50][51] - 2023年税前亏损为599.7万元,较2022年的2551.5万元亏损幅度收窄76.5%[50][51] - 2023年综合资产为18.153亿元,较2022年的18.3208亿元下降0.9%[52] - 2023年综合负债为38.0756亿元,较2022年的37.6238亿元增长1.2%[52] - 2023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万元[54] - 2023年在损益内拨回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合约资产以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为104.6万元[54] - 2023年其他收入为2340千元,2022年为4197千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3年71千元,2022年181千元[57]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9047千元,2022年为5834千元,2023年拨回一间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9100千元[58]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为 - 1046千元,2022年为2048千元,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拨回减值亏损1575千元[58]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97千元,2022年为848千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开支2023年164千元,2022年52千元[58] - 2023年税前亏损计算中员工成本总额28727千元,2022年为50850千元,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2023年54378千元,2022年60076千元[5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 - 5956千元,2022年为 - 25142千元,用于计算的普通股数目均为873370千股[63]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为40521千元,2022年为55700千元,其中应收贸易款项2023年44061千元,2022年63006千元[65] - 2023年应付贸易款项为44,972千元,2022年为45,516千元[67] - 2023年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为244,274千元,2022年为236,199千元[68] - 2023年收益为110,430千元,2022年为161,003千元[7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5,997千元,2022年亏损为25,515千元[72] - 2023年总负债为380,756千元,2022年为374,511千元[72] - 按中国会计准则,2023年营业收入为110,430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41% [73] - 按中国会计准则,2023年毛利率为47.25%,较上年同期下降6.18个百分点[73] - 按中国会计准则,2023年资产总计为172,430千元,较上年期末下降5.88% [74] - 按中国会计准则,2023年负债总计为380,112千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03% [7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43亿美元,同比减少0.2831亿美元;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1506亿美元,同比减亏0.1008亿美元;归属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0.1369亿美元,同比减亏0.1446亿美元[8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为100万元人民币(2022年:0元)[96] - 2023年度集团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368万元人民币(2022年:约299万元人民币)[9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216万元人民币(2022年:1513万元人民币),银行借款100万元人民币(2022年:0元)[9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3.1441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为6634万元人民币,归属公司拥有人的赤字为2.0122亿元人民币[9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210%(2022年:206%)[108] - 2023年度集团向前五名供货商采购金额合计2862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8.02% [110] - 2023年度集团前五名销售客户销售金额合计4125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4.19%,最大销售客户占比12.54% [111] - 营业收入110,430千元,同比下降20.41%;营业成本58,252千元,占比52.75%,同比下降9.85%;毛利率47.25%,下降6.18个百分点[138] - 销售费用44,134千元,占比39.97%,同比下降34.98%;管理费用20,868千元,占比18.98%,同比下降29.37%;研发费用2,218千元,占比2.01%,同比下降19.67%[138] - 财务费用1,005千元,占比0.91%,同比上升22.71%;信用减值损失1,145千元,占比1.04%;资产减值损失-99千元[139] - 其他收益2,270千元,占比2.06%,同比下降21.51%;投资收益无,上年同期402千元,占比0.29%[139] - 营业利润-13,729千元,同比减亏12340千元;营业外收入1,641千元,占比1.49%,同比上升98.19%;营业外支出3,009千元,占比2.72%,同比上升1014.44%[139][142] - 净利润-15,098千元,同比减亏10170千元[143] - 主营业务收入107,746千元,同比下降16.58%;其他业务收入2,685千元,同比下降71.99%;主营业务成本58,252千元,同比下降9.85%[144]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41,255千元,占年度销售比34.19%[145]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28,623千元,占年度采购的38.02%,其中沈阳XX铜业有限公司采购金额11,756千元,占比15.62%[1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4,687千元,上期为 -5,105千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千元,上期为7,365千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459千元,上期为 -9,403千元[147]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0人,占比3.1%,较2022年上升0.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金额2,218千元,较2022年减少19.6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1%,较2022年上升0.02个百分点[149] - 本期货币资金12,159千元,占总资产比重7.05%,较上年期末下降19.63%;应收账款38,330千元,占比22.23%,较上年期末下降32.24%;存货21,186千元,占比12.29%,较上年期末增长7.39%[15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318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84名;本年度雇员成本约28.73百万元[15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595.6万元[1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2.07569亿元[1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值超出资产总值约人民币1.99226亿元[1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644.4万元[1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电力传输设备及相关附件生产及销售收益为5.1479亿元,较2022年的5.0064亿元增长2.8%[42][43][50][51] - 2023年酒店运营及提供相关餐饮服务收益为5.8951亿元,较2022年的11.0939亿元下降46.9%[42][43][50][51] - 2023年电力传输设备及相关附件生产及销售业绩亏损629.5万元,较2022年的697.6万元亏损幅度收窄9.8%[50][51] - 2023年酒店运营及提供相关餐饮服务业绩亏损403.5万元,较2022年的1316.8万元亏损幅度收窄69.4%[50][51] - 2023年母线类产品新增订货合同同比增长80%[82] - 2023年酒店餐饮住宿业务收入0.5885亿美元,同比增长49.87%,酒店类业务毛利率可比口径上升0.58个百分点[83] - 封闭母线产品销售营业收入51,471千元,毛利率7.55%,较上年同期增减2.83%;酒店餐饮住宿业营业收入56,171千元,毛利率81.19%,较上年同期增减-28.99%[14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末期股息[2]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拟派付股息[62] - 董事会建议本年度不分派末期股息(2022年:无)[175] 股权交易情况 - 2024年1月12日,公司以910万元人民币出售重庆海航酒店全部股权[17] - 2024年1月12日,控股子公司逸唐酒店以910万美元将重庆酒店30%股权转让给上海泰升,3月8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88] - 2024年1月12日公司批准控股子公司以910万元人民币转让重庆海航酒店投资有限公司30%股权,3月8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104] - 公司转让重庆海航酒店投资有限公司30%股权投资,逸唐酒店以910万元现金转让给上海泰升,2024年3月8日完成股权变更登记[154] - 2024年1月12日,集团以约人民币910万元现金出售重庆海航酒店30%股权,出售完成后不再持有其权益[176] 财务资助与融资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北京海鸿源同意提供财务资助及充足资金,以履行至多十二个月内到期财务债务[17] - 公司正与地方银行协商1000万元人民币新贷款融资,预计不久获批[17] 诉讼赔偿情况 - 诉讼赔偿金额为9407.8万元人民币,预计十二个月内不会偿还[17] 会计政策变更情况 - 自2023年1月1日起,公司强制采用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案编制综合财务报表[24] -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案明确会计估计变动与会计政策变动及错误更正区别,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5] -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案缩小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确认豁免范围[26] - 公司就2022年1月1日及之后租赁等交易追溯采用新会计政策[27] - 2022年1月1日,公司将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等确认为资产成本一部分[27] - 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公告第2号-会计政策的披露》修订案未对集团财务状况和绩效产生重大影响,但影响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32] - 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使2022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资产增加1727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负债减少1727千元人民币;2022年1月1日递延税项资产增加4941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负债减少4941千元人民币[33] - 集团未提前采纳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案,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等[3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修订案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有效,《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案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有效[35] - 2022年修订案修改2020年修订案,规定仅实体在报告期结束当日或之前必须遵守的合约影响其在报告日期后将负债结算至少递延十二个月的权利[38] - 2022年修订案注明资讯披露要求,让使用者了解负债在报告期后十二个月内应偿的风险[39] - 2022年修订案将2020年修订案生效日期推迟到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各年度报告期,允许提前采纳[40] - 基于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未偿负债,采纳2020年和2022年修订案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
东北电气(00042)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