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收益情况 - 期内收益约为154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700万元减少9.1%[1] - 期内毛利约为4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580万元减少15.7%[1] - 期内毛利率为31.5%,2022年同期为33.9%[1]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49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净亏损1220万元增加约503%[2] - 期内每股盈利(基本)为6.22分,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1.55分[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纯利约4870万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80421亿元及1.30811亿元[1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储电产品收益172万元,2022年同期为1085.2万元;发电收益571.3万元,2022年同期为451万元;建设的咨询服务收益165.6万元,2022年同期为160.9万元;物流服务收益632.6万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8]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43亿元,分类溢利为5330万元,除税前溢利为4.8714亿元;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6971亿元,分类溢利为1.6432亿元,除税前亏损为5900万元[25][26]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6264万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5262万元;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7916万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为1.6379亿元[2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3624万元,2022年为4173万元[2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6.8576亿元,2022年为 - 9296万元[3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7235万元,2022年为7851万元[31]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178万元,2022年为3300万元[31]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开支为6264万元,2022年为7306万元[31] - 2022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610万元,确认为开支的存货金额为7696万元,2023年无相关数据[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4000元,2022年同期为 - 3000元,适用税率25%[32][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49305000元,2022年同期亏损12233000元[35] - 公司业务收益约9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90万元或46.4%[52] - 销售及服务成本约10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7%[53] - 公司毛利约48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5.7%[54] - 其他收益约68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837.7%,主要因出售上海物业[5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83.0%[57] - 行政开支约139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00万元或8.1%[58] - 研发开支约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0万元或66.2%[59] - 除税前溢利约48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460万元或925.7%[6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约为2.83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71亿元有所减少[2] - 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2.2,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有所改善[2]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5228亿元,总负债为2.83091亿元;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3.02946亿元,总负债为4.67099亿元[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拨备后为7347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73000元[3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57216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132000元[36] - 2023年6月30日债券债务部分为43355000元,较2022年1月1日的38254000元有所增加[46] - 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7600000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360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67000港元增加[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3,资产负债比率为2.2[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现金约1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20万元减少[72] 业务经营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储电及锂电池产品业务、太阳能光伏电站咨询服务、分布式发电项目运营及物流服务[7] - 公司主要经营单晶及太阳能产品、太阳能及储电、物流运输三个报告分类业务[21] - 公司主要从事工商业及住宅楼宇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运营等业务[17] - 公司按混合业务线划分部门进行业务管理,划分报告分类时未合并经营分类[20] - 集团主要经营决策者按分类产生的收益及支出监控各报告分类业绩[22] - 期内集团主要从事太阳能业务,包括光伏电站咨询服务、分布式发电项目运营、锂电池储能系统销售及物流服务[48] - 公司物流服务业务收益突破,外部客户收益大幅增加100%至约630万元[49][52] - 集团计划涉足智能物流及可再生能源等新业务,建立及营运新能源资产交易平台[74] - 集团物流业务分部期内收益增长,计划打入危险品运输、智慧物流及物流金融领域[77][78] - 集团自2017年起承接超3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EPC项目,今年上海项目规模达4000千瓦[80] - 集团正与国有企业及龙头飞轮储能企业落实调频储能电站项目[81] 财务报表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经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8]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除投资物业及可换股债券按公平值计量外,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14] - 公司采用的新订及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强制生效,对报表无重大影响[16] 特殊交易事项 - 公司于2022年出售上海若干物业,代价1.8亿元,期内录得出售物业净收益约6810万元[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三份认购协议,将约690万元未偿还贷款拨充资本,筹集约850万元用作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11] - 2023年公司完成两项股份认购以结清约17250000港元(约合人民币15956250元)的负债[47] - 公司将未偿还贷款约690万元拨充资本,并筹集约850万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67]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目前无首席执行官,日常运营及管理由执行董事张屹及首席运营官车晓熹承担[83] - 公司董事会仅有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不符合上市规则至少三名的要求[85] - 公司审核委员会仅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低于上市规则最低人数规定[86] - 公司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组成不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要求[87][88] - 董事会正物色合适候选人填补独立董事及相关委员会成员空缺[89] - 提名委员会设定目标,女性董事在董事会占比不少于10%[9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91] - 全体董事确认期内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准则及操守守则[92] 股息与证券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派付、宣派或拟派任何股息[34] - 因储备现金满足未来需求,公司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94]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5]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维持公众持股量不少于已发行股份的25%[96] 债券情况 - 2018年7月27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0000000美元、年利率10厘的可换股债券,2023年6月30日,本金总额6000000美元的债券已逾期[37][45]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000万美元、年利率10%的可换股债券[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