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范围 - 报告期为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从事农业及肉类业务、放债业务、证券经纪业务[6][8] - 公司拥有深圳市前海锦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5%股权,报告期内未开展业务,无收益记录(2021年6月30日:零港元),无业务运营(2021年6月30日:净亏损7000港元)[35] - 公司有农业及肉类业务、放债业务、证券经纪业务三个须呈报经营分部[106][109] 农业及肉类业务 - 农业及肉类业务受中国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影响,公司积极发展家禽及海产贸易业务[7][9] - 公司通过向中国超市及其他客户供应产品和开展线上销售,加强了收入来源并扩大了客户群[7][9] - 报告期内,农业及肉类业务营业额从约2.644亿港元增长约24.5%至约3.293亿港元[7][9] - 农业及肉类业务报告期毛利约127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150万港元[9] - 公司自2018年二季度起研发种植铁皮石斛,因长势不理想、回报缺乏吸引力,将在库存售罄后停止种植[7][9] - 公司终止广东汕尾约67公顷农田租赁协议,租金全额退还并用作农产品采购押金[12][14] - 公司与美团优选达成服务协议,可通过其平台销售农产品及肉类,美团优选覆盖超90%中国市县[12][14] - 2022年1月公司与广州从化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签订采购协议,对方自一季度起采购粮油等物资[13][14] - 2022年4月公司与十名买家签订采购协议,买家自二季度起采购农产品等在美团买菜平台售卖[13][14] - 2022年7月公司与加加(北京)数字科技签订采购协议,预计月采购额不低于8000万元,年采购额不低于10亿元[16][20] - 为平衡农业及肉类业务周期性,公司积极发展农产品等贸易业务并向中国超市和线上平台供货[78][81] - 2018年末公司开始整合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2019年与中国其他省份农业公司订立长期合作协议[83] - 公司与电商运营商和线上销售平台合作促进农产品等线上销售,如与美团合作[84] - 自2022年第二季起,买家从公司购买农产品等在美团买菜平台售卖[84] - 公司寻求垂直整合业务机会,如提供配送服务[84] - 2022年上半年农业及肉类业务收益为329,302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农业及肉类业务溢利为507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农业及肉类业务折旧为3,137千港元,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2,440千港元,融资成本为5,180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565.3万港元,中国内地为3.42202亿港元;2021年同期香港地区为552.6万港元,中国内地为2.7596亿港元[1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为155.5万港元,中国内地为5434.6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香港地区为275.2万港元,中国内地为8334.7万港元[128] - 2022年上半年有两个客户交易超过公司收益10%,客户A(农产品及肉类产品)收益为9274.5万港元,客户B(农产品及肉类产品)为7302.2万港元[131] - 2021年同期无交易超过公司收益10%的客户[131] - 2021年资本开支中农业及肉类业务为2885万港元[123] - 2022年上半年确认的存货成本为31322.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4592.1万港元[140] - 从事合资格农业业务的中国附属公司可全免企业所得税[145][147] 放债业务 - 放债业务报告期贷款利息收入和毛利约129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160万港元,归因于业务量微增[24] - 放债业务报告期未偿还贷款本金及应收利息(扣除减值)约3.24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33亿港元[24] - 放债业务报告期平均贷款利率为12.1%,2021年6月30日为12.0%[19][22][24] - 因经济环境和政策不确定,公司预计放债业务表现无重大改善[25] - 报告期后公司出售从事放债业务的泰恒丰8.9%股权给独立第三方,将更聚焦农业及肉类业务[26] - 报告期内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及毛利分别约为129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1160万港元),未偿还贷款本金及应收利息(扣除减值)约为3.24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3.333亿港元),平均年利率为12.1%(2021年6月30日:12.0%),确认应收贷款净减值亏损约7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拨回净额1660万港元)[28] - 因中国经济环境及放债政策不明朗,公司预计放债业务表现无重大改善,计划更多专注于农业及肉类业务,报告期后出售泰恒丰8.9%股权[29] - 集团建立严格信贷风险管理程序规范放债业务,包括文件收集审查、集体评估审批和贷后监测[64][70] - 集团信贷风险评估逐案进行,缩小目标客户至风险状况较好的借款人以降低风险[71][72] - 集团为放债业务雇员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风险意识[71][72] - 2022年上半年放债业务收益为12,900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放债业务溢利为11,533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放债业务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为672千港元,2021年为2,078千港元[113][115] - 公司应收贷款源自放债业务,年利率为12% - 15.4%(2021年12月31日为12%)[190][191] - 2022年6月30日按贷款协议预定偿还日期一年内的应收款账面价值为323,59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02,451千港元[192]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约为355,134,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3,320,000港元[194] - 集团放债业务产生的以港元计值应收贷款总额2022年6月30日约为3.5513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332亿港元[196] - 2022年6月30日3个月内到期应收贷款(扣除减值亏损)为202,59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6,782千港元[197] - 2022年6月30日3个月至1年到期应收贷款(扣除减值亏损)为120,99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5,669千港元[197] - 2022年1月1日应收贷款减值为30,869千港元,2021年为30,195千港元[199] - 2022年已确认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为672千港元,2021年为674千港元[199] 证券经纪业务 - 2017年5月25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有条件同意出售证券经纪业务,代价为业务于协议日期之资产净值另加1200万港元,最新补充契据将完成日期延至协议日期起68个月届满日[27] - 证券经纪业务出售仍在进行,延迟完成主要因买方需更多时间准备资料以符合香港监管要求,公司及买方将尽力尽快完成[33][36] - 报告期内证券经纪业务收益约为57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550万港元),净溢利约为2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净亏损290万港元),收益增加主要因转介收入增加[35] - 报告期内证券经纪业务收益约570万港元,净溢利约20万港元,同期为收益约550万港元及净亏损290万港元[39] - 2022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收益为5,653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溢利为851千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折旧为3千港元,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885千港元,融资成本为59千港元[113] - 2021年资本开支中证券经纪业务为1.4万港元[123]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3.479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6640万港元或23.6%[39]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3040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300万港元或10.9%[39]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益净额约1540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1320万港元或600%[39]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支出减少约420万港元或63.6%至约240万港元[39] - 报告期内行政支出减少约880万港元或35.3%至约1600万港元[41][44] - 报告期内其他经营开支由约2万港元增加至约20万港元,主要因汇兑亏损增加[41][44] - 报告期内贸易应收账、应收贷款、其他应收款减值亏损分别约280万、70万、400万港元,同期分别为减值亏损拨回净额30万、1660万、0港元[43] - 报告期内对按金及预付款项作出约200万港元的减值亏损拨回,同期为0港元[43] - 报告期内公司净溢利约1320万港元,同期约880万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801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06亿港元[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4.33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09亿港元[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速动比率约为1.19倍,2021年12月31日为1.2倍[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对经调整权益比率为0.45,2021年12月31日为0.17[50][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02,2021年12月31日为0.71[50][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379,257,038股[49][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付林裕豪、林裕帕及刁敬结馀分别约为2.167亿、1540万及15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2.124亿、1510万及150万港元[52][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结欠林裕豪及林裕帕的无抵押承兑票据未偿还结余分别为1630万及109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52][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约6910万港元的楼宇、厂房及机器和银行存款已抵押,2021年12月31日为9430万港元[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47,85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81,486千港元增长23.6%[85] - 期内溢利为13,21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813千港元增长49.9%[85] - 基本每股盈利为3.55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3.48港仙,2021年同期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3.40港仙[8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5,90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6,099千港元减少34.9%[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62,62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34,427千港元增长2.3%[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68,62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51,935千港元增长2.0%[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394,00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2,492千港元增长3.0%[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27,35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38,950千港元减少2.6%[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5,54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576千港元减少21.6%[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24,35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36,015千港元减少2.7%[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232,46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95千港元[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264千港元,2021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为228千港元[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0,58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9,420千港元[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402千港元,期初为142,841千港元[96] - 2022
中国金控(00875)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