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公司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1.208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长约36.4%[5] - 公司实现毛利约86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增长38.6%;纯利约32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增长88.3%[6] - 公司毛利率由去年的7.0%上升至约7.1%,纯利率由去年的1.9%上升至2.7%[6] - 2023年集团总收益约为1208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3220万新加坡元或36.4%,毛利飙升约38.6%至约86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增长至约7.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40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140万新加坡元[21] - 报告年度内,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约8.8%至约700万新加坡元[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增加约11.3%至约23.7万新加坡元[23] - 报告年度内,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64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应占联营公司业绩约58.5万新加坡元[2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为130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71.3万新加坡元[2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32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170万新加坡元大幅上升约88.3%;2023年纯利率约为2.7%,2022年约为1.9%[2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31新加坡仙,每股摊薄盈利为0.29新加坡仙;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7新加坡仙,每股摊薄盈利为0.15新加坡仙[27][28][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010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2340万新加坡元[30][37]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250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120万新加坡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100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330万新加坡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460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590万新加坡元[32][33][34][3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合共约87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720万新加坡元有所增加;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09倍,2022年约为0.08倍[3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由约130万新加坡元的已抵押存款作抵押,2022年约为130万新加坡元;租赁负债由账面价值约1080万新加坡元的已出租资产的质押作抵押,2022年约为510万新加坡元[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建筑合约的履约保函承担或然负债约720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400万新加坡元[40] - 2023年公司投资约1230万新加坡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约为140万新加坡元;2023年末资本承担约为180万新加坡元,2022年末约为140万新加坡元[41]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20,832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88,605千新加坡元有所增长[70] - 2023年公司毛利为8,59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6,198千新加坡元[70]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 - 1,31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 - 713千新加坡元[70] - 2023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3,24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723千新加坡元[70]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31仙,2022年为0.17仙[70]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29仙,2022年为0.15仙[70]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5,214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2,481千新加坡元[71]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76,471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78,054千新加坡元[71]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21,68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10,535千新加坡元[71]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6,07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8,667千新加坡元[71]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50,39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9,387千新加坡元[72]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95,61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91,868千新加坡元[72]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9,59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1,752千新加坡元[72] - 2023年负债总额为92,08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88,783千新加坡元[72] - 2023年权益总额为92,08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88,783千新加坡元[72] - 2022年年内溢利1,723千新加坡元,全面收益总额2,193千新加坡元[73] - 2023年年内溢利3,245千新加坡元,全面收益总额3,245千新加坡元[73]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20,83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88,605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36.4%[84] - 2023年可呈报分部业绩为8,894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6,333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40.4%[8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55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436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87.1%[84] - 2023年可呈报分部资产为59,96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60,535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约0.9%[85] - 2023年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中,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为12,32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259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278.3%[85] - 2023年可呈报分部负债为18,95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3,059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45.1%[86]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58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02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190.6%[87]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397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598千新加坡元[90] - 2023年融资成本中按摊销成本列账之金融负债的利息开支为18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39千新加坡元[91]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55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436千新加坡元[9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31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713千新加坡元,新加坡所得税按17%税率计提拨备[93][94] - 2023年末递延税项负债为56千新加坡元,2022年末递延税项资产为228千新加坡元[95]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年內溢利3245000新加坡元计算,2022年根据1723000新加坡元计算[96]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根据年內溢利3245000新加坡元计算,2022年根据1723000新加坡元计算[9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686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2642千新加坡元[9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留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17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044千新加坡元[9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6069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1852千新加坡元[9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年末结余为1175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044千新加坡元[9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804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6893千新加坡元[100] 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分部是主要收益来源,占总收益约69.9%,2023年收益约844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5.3%,毛利约380万新加坡元[15][19] - 2023年该分部有74个正在进行项目,合约金额合计约7860万新加坡元,获18个新项目,总合约价值约16580万新加坡元[19] - 2023年添置非流动分部资产中,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为12,32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259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278.3%[85] - 2023年客户A与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有关的收益为30,43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5,711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93.7%[88] - 2023年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收益中,土方工程收益为78,635,000新加坡元,2022年为73,298,000新加坡元;配套服务收益为5,801,000新加坡元,2022年为6,881,000新加坡元[88] 一般建筑工程分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一般建筑工程分部收益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840万新加坡元增长逾四倍至约3640万新加坡元[5] - 一般建筑工程分部2023年收益飙升至约364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高出四倍多,毛利显著增长超八倍至约480万新加坡元[20] - 2023年该分部深耕11个项目,获6个新项目,总合约价值约6010万新加坡元[20] 市场环境信息 -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远低于疫情前20年年均增长率3.8%[9] - 2023年新加坡经济增长1.1%,原因是制造业活动萎缩[9] - 2023年新加坡初步建筑需求达338亿新加坡元,超出年初初步预测的27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10] - 新加坡政府推进多个巨型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建造业持续发展和就业增长[11] 行业政策信息 - 建筑界客工比率顶限将降至1:5,2024年1月1日开始废除劳配额外劳配额框架[12] 公司收购事项 - 2024年2月1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川林有条件同意以4670万新加坡元收购Hulett Construction全部股权及待售贷款,其中800万以发行承兑票据支付,3870万以现金支付[42] - Hulett Construction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其唯一重大资产土地面积约92987平方呎,楼宇总建筑面积为232467平方呎[43] - 2024年2月14日,林先生、俞女士与川林订立协议,川林有条件同意以4670万新加坡元购买待售股份连同待售贷款,其中800万新加坡元通过发行承兑票据支付,3870万新加坡元以现金支付[115] 公司合营公司相关 - 2021年5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Longlands等三方各自向合营公司提供不多于1690万新加坡元的无抵押免息股东贷款,注资份额为30%[46] - 合营公司拥有Maxwell Commercial Pte. Ltd.和Maxwell Residential Pte. Ltd.各30%股权,这两家公司由合营公司、CEL Development Pte. Ltd.及SingHaiyi Investments Pte. Ltd.分别按30%、40%、40%比例持有权益[48] - 为满足合营公司对重新开发项目30%的额外资金需求,2024年1月3日和3月12日,Longlands分别与合营公司订立额外股东贷款协议,提供50万和250万新加坡元的额外股东贷款[49] - 为提供合营公司对重新开发项目的额外资金需求,Longlands分别于2024年1月3日和2024年3月18日向合营公司提供额外股东贷款,承担份额为30% [115] 公司股份认购事项 - 2023年11月17日,公司与彭耀杰先生订立认购协议,彭先生认购207,291,200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0.074港元,总代价15,339,548.80港元[51] - 2024年1月4日,认购协议及相关特别授权获独立股东批准,1月23日认购事项完成[52]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5,000,000.00港元,净认购价每股约0.0724港元[53] - 所得款项净额中7,500,000.00港元(50%)用于加强投标营运资金,3,600,000.00港元(24%)用于购买设备,3,900,000.00港元(26%)用于租赁或收购物业[53] - 2023年11月17日,公司与彭先生订立认购协议,彭先生认购207291200股股份,总价15339548.80港元[102] - 认购股份相当于公司紧随完成前已发行股本的20%,紧随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6.67%[102]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5000000.00港元,净认购价约每股0.0724港元[103] - 所得款项净额的50%(7500000.00港元)用于加强投标额外大型项目的营运资金[103] - 所得款项净额的24%(3600000.00港元
川控股(01420)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