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成生化科技(00809) - 2022 - 年度业绩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3.723亿港元,较2021年的7.466亿港元下降50.1%[2] - 2022年毛利为3460万港元,较2021年的4840万港元下降28.5%[2] - 2022年公司亏损15.196亿港元,2021年亏损4.354亿港元[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431亿港元,2021年为4.008亿港元[2]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16.2港仙,2021年为4.5港仙[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51.62333亿港元,2021年为58.90507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资产为6.87554亿港元,2021年为5.92208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负债为135.06004亿港元,2021年为120.35684亿港元[5] - 2022年流动负债净值为 -128.1845亿港元,2021年为 -114.43476亿港元[5] - 2022年负债净值为 -77.87056亿港元,2021年为 -67.00825亿港元[6] - 2022年总收益为372,278千港元,较2021年的746,551千港元下降约50.13%[38][39][42][43]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1,573,784千港元,较2021年的409,469千港元大幅增加约284.35%[38][39] - 2022年本年度亏损为1,519,565千港元,较2021年的435,389千港元增加约248.99%[38][39] - 2022年资本开支为6,176千港元,较2021年的25,812千港元下降约76.07%[40][41]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08,372千港元,较2021年的378,258千港元下降约18.47%[40][41][45] - 2022年中国地区收益为359,286千港元,较2021年的731,878千港元下降约50.91%[42] - 2022年客户A的玉米甜味剂交易收益为66,495千港元,较2021年的111,504千港元下降约40.36%[42]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72,605千港元,较2021年的269,808千港元增加约1.04%[45] - 2022年出售存货的成本为337,681千港元,较2021年的698,200千港元下降约51.63%[45] - 2022年递延收入摊销为7,637千港元,较2021年的9,417千港元下降约18.90%[43][45] - 2022年财务成本为726,218千港元,较2021年的790,585千港元有所下降[48] - 2022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54,219千港元,2021年为开支25,920千港元[4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43,068,000港元,2021年为400,801,000港元[48]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706,470千港元,较2021年的5,381,367千港元减少[50]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为59,845千港元,较2021年的112,211千港元减少,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23.3%(2021年:21.1%)及61.3%(2021年:48.7%)[50][51] - 2022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账款项为367,995千港元,较2021年的376,239千港元略有减少[52]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41,766千港元,较2021年的21,810千港元增加[53]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201,524千港元,较2021年的1,172,159千港元增加[55] - 2022年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项目为4,046,184千港元,较2021年的3,252,963千港元增加[57] - 法定股本为2,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90,741千港元,2022年与2021年保持不变[5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128.18亿港元,资本亏绌为77.87亿港元,2022年度亏损为15.2亿港元[61] - 本年度公司销量下降约51.1%,综合收益减少约50.1%至3.723亿港元,毛利减少约28.5%至3460万港元[76] - 本年度公司毛利率增长2.8个百分点至9.3%[76] - 本年度公司其他收入及所得大幅减少约13.756亿港元至3090万港元,录得亏损净值约15.196亿港元[77] - 玉米甜味剂收益减少50.6%至3.596亿港元(2021年:7.273亿港元),销量减少52.2%至8.5万公吨(2021年:17.8万公吨),毛利下跌34.2%至2730万港元(2021年:4150万港元),毛利率增至7.6%(2021年:5.7%)[83][84] - 生物化工醇收益减少61.2%至660万港元(2021年:1700万港元),销量减少40.0%至6000公吨(2021年:1万公吨),毛利约660万港元(2021年:670万港元),毛利率为100.0%(2021年:39.4%)[85][86] - 本年度出口销售占集团总收益3.5%(2021年:2.0%),约为1300万港元(2021年:14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1.6%[87] - 其他收入及所得减少约97.8%至约3090万港元(2021年:14.065亿港元)[88]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下降37.5%至约3970万港元(2021年:635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10.7%(2021年:8.5%)[89] - 行政费用减少12.0%至约3.282亿港元(2021年:3.728亿港元)[90] - 其他支出减少14.2%至约5.452亿港元(2021年:6.355亿港元)[92] - 财务成本减少8.1%至约7.262亿港元(2021年:7.906亿港元)[94] - 2022年12月31日借贷净值减少约4.073亿港元至70.71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74.79亿港元)[97] - 本年度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期增加至约59日(2021年12月31日:55日)[104] - 2022年12月,应付贸易账款结余及存货水平分别增加约2.5%及约166.2%,周转期分别增加至约1283日及约235日[10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0.05及0.03;本年度亏损净值约15.196亿港元,负债净值约77.871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9.3%[105] - 本年度出口销售(以美元结算)占集团收益约3.5%(2021年:2.0%)[10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全职雇员约3500名,较2021年的3700名有所减少;本年度雇员成本约为2.74亿港元,2021年为2.72亿港元[12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游产品本年度收入80万港元,销量170公吨,毛利少于10万港元,毛利率12.5%[79][80] - 氨基酸分部本年度收入约530万港元,销量约800公吨,毛利60万港元,毛利率11.3%[80][81] 贷款转让与债务重组 - 农业银行吉林分行向吉林信达转让贷款,未偿还本金约14亿元、未偿还利息约4280万元,代价约4.147亿元[13] - 建设银行吉林分行向吉林信达转让贷款,未偿还本金约19.835亿元、未偿还利息约1.285亿元,代价约5.836亿元[13] - 进出口银行向吉林信达转让贷款,未偿还本金约12亿元[14] - 部分集团及大成糖业集团贷款债务重组计划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15] - 锦州元成未能达成与锦州建设银行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899亿元贷款的财务契诺,公司与大成糖业若干附属公司共同及个别担保,最高担保本金金额不多于人民币2亿元[110] - 锦州建设银行申请保全集团及大成糖业集团若干附属公司银行结余,总值2.1388263555亿元,元成建设银行贷款未偿还本金约1.887亿元[111] - 大成生化进出口银行吉林分行贷款及大成生化银团贷款公司担保最高责任金额分别约6.48亿元及20亿元,未偿还本金分别约6.48亿元及18亿元[113] - 进出口银行向吉林信达转让集团所结欠未偿还本金总额约12亿元的若干贷款及未偿还利息[114] - 大成生化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及大成生化建设银行贷款未偿还本金分别约9.2亿元及7.4亿元,公司最高责任金额分别为16.6亿元及10亿元[115] - 大成糖业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未偿还本金约1.8亿元,大成糖业担保最高责任金额为2.5亿元[116] - 吉林信达以约4.147亿元购买未偿还本金总额约14亿元及未偿还利息总值约4280万元的贷款,以约5.836亿元购买未偿还本金总额约19.835亿元及未偿还利息总值约1.285亿元的贷款[118] - 中国农业银行转让贷款及中国建设银行转让贷款未偿还本金金额分别约14亿元及19.835亿元[119] - 哈尔滨大成未能偿还大兴安岭贷款,未偿还本金金额为5000万元[120] - 帝豪食品未能偿还吉银村镇贷款,未偿还本金金额为490万元,由大成糖业全资附属公司担保[121] - 集团及大成糖业集团未能偿还贷款可能触发其他贷款协议交叉违约[117] 物业相关情况 - 位于长春绿园区相关物业重大部分预计2024 - 2025年由地方政府征收[16] 业务运营与展望 - 集团2022年12月中恢复氨基酸业务运营,预计2023年带来现金流入[17] - 农投集团确认未来24个月继续向集团提供无抵押财务支持[18] - 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公告日期起最少12个月需求[20]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营运分部,2021年也是四个[36] - 上游产品分部从事玉米淀粉等玉米提炼产品的生产及销售[36] - 氨基酸分部从事赖氨酸等以玉米为原料的生化产品的生产及销售[36] - 玉米甜味剂分部从事葡萄糖浆等玉米甜味剂的生产及销售[36] - 生物化工醇分部从事生物化工醇等以玉米为原料的生化产品的生产及销售[36] - 集团旗下长春大合的赖氨酸生产设施于2022年12月29日恢复营运,预期2023年为集团带来现金流入[71] - 预计2023年中国玉米价格维持高位,赖氨酸市场需求或因肉类消耗增加而推动[74] - 公司管理层将加快征收物业、推进债务重组、精简生产流程、引入潜在投资者改善财务状况[78] - 预计2023年中国猪肉产量回升,恢复赖氨酸生产将为集团带来可观收益及毛利[82] - 公司长春大合的赖氨酸生产设施自2022年12月中旬恢复营运,预计2023年为集团带来现金流入[122] - 公司以2023年下半年恢复赖氨酸生产线全部产能为目标,预计全面复产将在2023年带来现金流入并为提升生产技术和设备提供资金[125] 会计准则相关 - 集团首次采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3] - 采用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会计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8号、12号修订本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部分修订本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生效日期待定[3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涉及终止确认金融负债的“百分之十”测试费用[28] 市场环境数据 - 全球经济2022年以2.9%的速度增长,中国GDP增速降至3.0%,落后于5.5%的初始增长目标[67][68] - 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估计为11.514亿公吨(2021/22年度为12.16亿公吨)[69] - 2022年底,国际玉米价格收于每蒲式耳678.5美仙(相当于每公吨人民币1843元),2021年底为每蒲式耳593美仙(相当于每公吨人民币1487元)[69] - 2022/23年度中国国内玉米产量预计约2.772亿公吨(2021/22年度约2.726亿公吨),2022年消耗量预计为2.866亿公吨(2021年为2.877亿公吨)[69] - 2022年中国进口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