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乐音响(60065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飞乐音响飞乐音响(SH:600651)2024-03-30 00:00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9.73亿元,较2022年减少40.82%[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5.12万元,较2022年减少87.85%[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18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53%[11] - 2023年末总资产43.18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9.09%[11] - 2023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19.05亿元,较2022年减少41.51%[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02.31万元[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7.75万元[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15元/股,较2022年的0.124元/股减少87.90%[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8%,较2022年减少12.10个百分点[12]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为583,522,379.46元[13]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341,278.00元,2022年为466,627,708.06元[14]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0,507,726.36元,2022年为38,026,224.51元[1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1,874,258.13元,2022年为481,051,057.38元[15]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2,593,036.06元,期末余额2,404,940.18元,当期变动-188,095.88元[16]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69,997,675.04元,期末余额97,766,478.09元,当期变动27,768,803.05元[16] - 2023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合计期初余额79,742,069.84元,期末余额107,270,303.79元,当期变动27,528,233.95元[1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7,319.36万元,同比减少40.82%[31]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85.1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369.19万元[31] - 2023年营业成本1,624,584,821.39元,同比减少37.75%[32] - 2023年销售费用20,531,189.71元,同比减少91.11%[32] - 2023年管理费用197,190,614.47元,同比减少38.28%[32] - 2023年财务费用22,089,314.17元,同比减少83.55%[32] - 2023年研发费用140,541,475.83元,同比减少17.32%[32] - 汽车电子营业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11.83%,毛利率减少1.93个百分点;模块封装及芯片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16.78%,毛利率减少1.21个百分点;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34.74%,毛利率增加5.16个百分点[33] - 国内营业收入16.40亿元,同比增17.08%,毛利率减少0.75个百分点;国外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18.24%,毛利率减少7.61个百分点[33] - 直销营业收入19.05亿元,同比增17.24%,毛利率减少2.32个百分点;经销营业收入同比降100%[33] - 汽车电子电器生产量5786.37万只,同比降23.89%;销售量5963.75万只,同比降24.78%;库存量809.61万只,同比降17.97%[33] - 模块封装及测试生产量14.83亿只,同比增22.29%;销售量14.81亿只,同比增22.13%;库存量1883.00万只,同比增14.17%[33] - 汽车电子原材料成本9.06亿元,占总成本57.42%,同比降16.31%;模块封装及芯片测试服务原材料成本1.33亿元,占总成本8.40%,同比增47.28%[34] - 智能制造业务工程成本1.12亿元,占总成本7.08%,同比增4.98%;检测成本5975.82万元,占总成本3.79%,同比增20.55%[3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8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0.29%,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3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6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1.06%,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3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405414758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7.12%[3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9776.647809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39.67%[38]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数为0,较上期期末减少100%[38] - 固定资产期末数8.2880190597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71.94%[38] - 在建工程期末数1133.920238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94.67%[38] - 短期借款期末数2.4624575833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19.59%[38] - 本期对外股权投资总额2209.7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2.39025万元,减少幅度98.73%[39] - 股票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726.069089万元,期末数702.012179万元[41]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合计702.012179万元,本期投资损益28.929933万元[41] -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2023年营业总收入36382.89万元,同比增长19.65%,归母净利润3883.00万元,同比增长11.69%,检测认证服务收入增长约31%[42] - 上海仪电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125592.29万元,同比减少16.04%,归母净利润9276.27万元,同比减少7.80%[42] - 上海仪电智能电子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24455.71万元,同比增长18.84%,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9.49万元[42] - 上海亚尔精密零件制造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10867.88万元,同比增长1.50%,归母净利润452.01万元,同比减少50.09%[42][43] -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2023年末总资产158144.95万元,归母净资产116377.64万元[42] - 上海仪电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238850.45万元,归母净资产196776.67万元[42] - 上海仪电智能电子有限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30374.64万元,归母净资产11830.13万元[42] - 上海亚尔精密零件制造有限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21617.43万元,净资产19149.34万元[42] 利润分配 - 鉴于2023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负,公司2023年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财务数据变化原因 - 上述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变化主要系2022年上半年出售全资子公司上海飞乐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12] - 公司利润减少主因2022年处置上海飞乐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确认投资收益及合并范围减少,2023年同类交易影响小[31] 融资与资金管理 - 公司利用内部筹措资金提前归还3.5亿元银团借款并置换原银团贷款,降低财务利息负担和融资利率[17] - 2023年公司加强资金管理和资源整合,四季度调整融资结构,大幅降低融资成本[145] 企业运营与管理 - 企业信息系统上云率超95%,企业微信推广覆盖至1141人[18] - 完成特镭宝41%股权转让等股权结构调整工作[19] - 新建4项制度,修订6项制度完善制度体系[19] - 2023年公司聚焦“加强总部监管,跟踪指导服务”理念强化内部管理,子公司管控无重大缺陷[129] 科研创新 - 全年科研投入率为7.12%,申请知识产权123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19] - 承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26项,推进5项重点科研项目[19] - 全球首台套100MN超大力值测力标准装置设备成功研发投用[19] - 仪控所“核电设备氢爆可用性验证试验装置”项目获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三等奖[19] - 汽车电子下属3家子公司完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复审工作[19] - 沪工电器、元一电子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评认定[19] - 2023年科研投入率为7.12%,申请知识产权123项,其中发明专利48件,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25项[148] - 推进5项重点科研项目,2项已验收,3项按计划开展[148] - 自仪院在研项目24项,全球首台套100MN超大力值测力标准装置设备研发投用[148] - 仪控所“核电设备氢爆可用性验证试验装置”项目获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三等奖[148] - 汽车电子下属3家子公司完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148] - 沪工电器、元一电子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评认定[148] 业务发展成果 - 2023年获70个新项目定点,医疗客户增至85家,医疗零部件销售增长20%,占上海亚尔销售收入超40%[20] - 2023年检验检测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31%,发放证书及报告约12000份[20] - 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推出两款入选“工赋软件精选101”的网络安全产品,智慧水务业务入选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智能制造业务中标多个项目[20] 安全与培训 - 2023年累计组织安全督查40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7项,宣教培训655场,覆盖职工13174人次[20] - 公司举办青年人才培训班,遴选29名优秀青年人才,推进“90见习制”工作[20] - 2023年各项培训活动共计779人次[124] - 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培训累计3741人次[146] - 征集到职工“安全金点子”36条,其中16条“安全金点子”,20条“合理化建议”[146] - 职工提出安全隐患60多个并整改落实[146] - 13个班组获“1000安全班组”称号,9位班组获仪电集团相关一等奖[146] - 开展十一个活动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147] - 2023年累计安全组织督查检查40次,开展专项整治7项,宣教培训655场,覆盖职工13174人次[149] 行业市场情况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出口同比增长57.9%,新能源汽车出口成新增长点[22] - 2022 - 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分别为9783亿元、10973亿元、11585亿元[22] - 2023年全球汽车车灯市场预计规模达340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中国汽车车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5%[22] - 2022年中国封测产业规模小幅增长,达到2995亿元[22] - 2023年中国封测市场产业规模预计小幅下降至2807.1亿元,2026年将达3248.4亿元[23] - 2022年中国智能卡芯片出货量120亿颗,市场规模110亿元,预计2023年底出货量达139.36亿颗,市场规模达129.82亿元[23] - 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4165亿元,2023年有望突破4500亿元[23] - 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其中装备市场规模约3.2万亿元,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0.8万亿元,预测2027年将达6.6万亿元[23] - 2022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204.86亿元,市场增长率21.62%,前瞻研究院初步预测2028年将超1100亿元[23] -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呈现多元化和分散化特点,未形成绝对垄断或寡头[44] - 2023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前十大企业总份额25.6%,德尔福科技占5.9%,博世占4.7%[45] - 2023年全球汽车车灯市场外资主导,日本供应商占近四成,欧洲占近三成,美国占近两成;中国市场国内供应商主导,华域视觉占20%,星宇股份占15%[45] - 2022年全球LED大灯渗透率28.5%,预计2023年底达35%;2022年全球AFS渗透率30%,预计2023年底达40%;2022年全球ADB渗透率10%,预计2023年底达15%[45] - 中国大陆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85家,2023年收入规模超1亿元的有京隆科技等少数几家,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45][46] - 全球检测行业高度分散,Eurofins、SGS、BV、Intertek市占率分别为2.9%、2.8%、2.1%和1.4%,CR4仅9.2%,国内华测检测全球占比0.2%,国内市场外资占6.3%,华测检测占1.1%[46] - 中国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区域分布较均衡,东北占20.69%,西北占20.51%;局部解决方案占市场份额90.56%,整体解决方案占9.44%[46] 政策环境 - 2020 - 2023年有多部政策文件发布,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保障[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