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3,540.15万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34,520.67万元,同比下降345.26%[3]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出口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1.30%[9]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035,401,516.7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26]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345,206,686.6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5.26%[27]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375,692.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57%[28]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2,317,622,748.89元,较上年末减少9.27%[28]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第一季度243,216,379.29元,第二季度254,570,021.90元,第三季度277,608,535.38元,第四季度260,006,580.17元[30]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37,448,389.73元,第二季度38,920,303.20元,第三季度24,440,372.58元,第四季度-446,015,752.15元[30] - 公司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662,965.51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695,439.30元,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046,910.36元[33]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6,022,007.40元[33] - 公司不存在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况[34]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确定了2024年的经营指导思想,将继续推进“2+3”产品发展战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4] - 公司将持续关注并购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行业趋势,努力改善经营业绩,降低商誉对未来业绩的影响[11] 产品销售情况 - 公司2023年软包装复合胶市场销售额预计达到270.7亿元,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56%[35]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软包装复合胶出口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1.30%[35] - 公司2023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达216.30GW,同比增长147%[35] - 公司2023年全球电子胶粘剂市场规模达428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7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3%[3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度,中国涂料工业总产量3577.2万吨,同比增长4.5%[37]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38] - 2023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增长9.6%和10.6%[39] 产品线及业务领域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先进复合材料、建筑领域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无溶剂聚氨酯结构胶、木工聚氨酯热熔胶等[42][43][44] - 公司汽车用胶粘剂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双组份高强度聚氨酯结构胶、双组份弹性聚氨酯结构胶、改性双组份高温弹性粘结胶等[48] - 公司动力电池胶粘剂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聚氨酯结构胶、IPN结构胶、聚氨酯导热结构胶、IPN导热结构胶、聚氨酯灌封胶等[60] 生产流程及技术 - 公司NVH隔音减振降噪材料业务XPE类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入库检验、吸塑成型、裁切成型、涂胶、粘贴等步骤[62][63][64][65][66] - 公司还提到了阻尼材料工艺流程,其中包括SBS和磁性粒子为主要材料,经加工合成成片状材料,再经刀模裁切为各种形状,进行充磁涂胶后即为成品[77] - 公司NVH隔音减振降噪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游为化工原材料厂家,下游为乘用车、商用车、工程车主机厂及其下游配套零部件企业[9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完成了清远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并购以及启动华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148] - 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取得突破,成功进入多个新能源企业和国内TOP5电池厂商[148] - 公司在电力能源领域取得阶段性进步,成功应用于核电设备和电容器等领域[148] - 公司成功开发5家新客户,全年实现涉新能源汽车收入4,351万元[148] - 公司技术研发方面坚定加大投入和人才培养,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148]
高盟新材(30020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