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为827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净亏损约为47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纯利约30万港元减少500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按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54港仙,上年同期约为0.03港仙[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8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流动资产净值1200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5,462千港元和348千港元,就计算每股基本亏损而言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10,605千股[26]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约8080万港元增加约190万港元或2.4%至报告期约8270万港元[34] - 毛利从2022年约2430万港元增加280万港元或11.5%至报告期约2710万港元,毛利率从30.1%上升至32.7%[3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2年约840万港元减少约60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240万港元[3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2820万港元增加约6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2880万港元[3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从2022年约40万港元增加约51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550万港元[3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息[2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向公司股东派付股息[47] 公司资金及债务情况 - 公司持有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720万港元[14] - 债券应付款项500万港元及80万港元将分别于2024年7月及2024年8月到期[14] - 应付一名董事的贷款2930万港元将於2025年3月到期[15] - 公司已从一家银行获得人民币200万元的银行融资[15] 公司经营措施 - 公司持续采取措施加强对一般开支的成本控制,以实现正向现金流经营[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中提供混凝土拆卸服务为49,821千港元,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制造及贸易为32,896千港元,总计82,71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1,898千港元、28,911千港元和80,809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混凝土拆卸服务收益中来自私营界别项目为24,340千港元,公营界别项目为25,481千港元,总计49,82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7,103千港元、14,795千港元和51,898千港元[30] - 混凝土拆卸服务收益从2022年的5190万港元减少21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4980万港元[34] - 装配式建筑收益从2022年的289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3290万港元[35] 公司成本费用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7,656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87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114千港元等;2022年同期分别为29,525千港元、3,349千港元、3,563千港元等[24]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财务报表未经公司独立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17]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本集团在本期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多项修订,对财务状况、业绩表现及披露资料无重大影响[19] - 本集团尚未采纳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20] 每股亏损相关情况 - 每股摊薄亏损等于每股基本亏损,截至2023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无发行摊薄性潜在普通股[27]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活动为投资控股,报告期集团主要从事混凝土拆卸服务以及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制造及贸易[28] 主要人员持股及权益情况 - 主要行政人员赖晓亮持有定息债券权益金额为580万港元[41] - 股东Zhou Jin、黄成、朱洲分别持有股份2.84亿股、1.8862亿股、1.29亿股,持股百分比分别为28.15%、18.66%、12.76%[4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4年8月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49] - 审核委员会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15内的企业管治守则第D.3.3段及第D.3.7段制定书面职权范围[49] - 截至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49] 公司董事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刘英杰先生[49] - 截至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曹洪民先生、陈志斌先生及李嘉辉先生[49]
朝威控股(08059) - 2023 Q3 - 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