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威控股(08059) - 2023 - 年度业绩
朝威控股朝威控股(HK:08059)2024-04-01 18: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约为1.076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185亿港元减少约9.2%[5]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约为910万港元,2022年净亏损约270万港元[5]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97港仙,2022年约为1.02港仙[5] - 2023年董事会不建议派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5] - 2023年销售成本为7386.7万港元,2022年为8314.2万港元[6] - 2023年毛利为3373.9万港元,2022年为3539.1万港元[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396.8万港元,2022年为461.2万港元[6] - 2023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3673.5万港元,2022年为3593.9万港元[6] - 2023年公司负债净额约为1076.9万港元,2022年约为82.5万港元[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977.3万港元,2022年约为1032.9万港元[6]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107,606千港元,2022年为118,533千港元,其中香港收入2023年为68,036千港元,2022年为69,377千港元;中国收入2023年为39,570千港元,2022年为49,156千港元[44]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3,266千港元,2022年为26,285千港元,其中香港非流动资产2023年为13,459千港元,2022年为14,349千港元;中国非流动资产2023年为9,807千港元,2022年为11,936千港元[44] - 2023年公司融资成本为7,113千港元,2022年为6,412千港元,其中来自一名前董事之贷款利息2023年为2,925千港元,2022年为2,253千港元[45] - 2023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04千港元,2022年所得税抵免为36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 [46]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约9,773,000港元,2022年亏损约10,329,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按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10,605,000股计算[48][4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4,994千港元,减值拨备为10,090千港元,净额为54,904千港元;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0,573千港元,减值拨备为6,342千港元,净额为64,231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20,937,000港元的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与此前对一家建筑业供应商所作预付款项有关,2022年为21,547,000港元[52] - 公司授予客户信贷期一般为30日,2023年0 - 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5,896千港元,2022年为27,742千港元[5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5,570千港元,2022年为22,774千港元,供应商授予付款期限为发票日期起计30日[5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48] - 贸易应付款项2023年为15,570千港元,2022年为22,774千港元[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773,000港元,集团于该日负债净额约为10,769,000港元[65] - 收入由2022年约118,500,000港元减少约10,900,000港元或9.2%至2023年约107,600,000港元[72] - 毛利约337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70万港元或4.8%,毛利率从29.9%增至31.4%[76]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约5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50万港元[7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约39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70万港元[78]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367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80万港元[7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8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50万港元[80] - 2023年末现金及银行存款约3620万港元,借贷总额约7620万港元,年利率介乎4.6%至12.0%[82][87] - 2023年末集团有96名员工,雇员成本总额约4210万港元[91] 建筑分部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提供混凝土拆卸及建筑工程服务收入68036千港元,制造及买卖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收入39570千港元,总收入107606千港元,较2022年的118533千港元有所下降[30] - 2023年建筑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107606千港元,分部溢利1647千港元,较2022年的4555千港元下降[40][43] - 2023年建筑分部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65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4751千港元[40] - 2023年建筑分部贸易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净额3968千港元,添置分部非流动资产6731千港元[40] - 2023年12月31日建筑分部资产82109千港元,负债38071千港元,较2022年有所变化[41][43]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溢利总额1647千港元,公司及未分配亏损10689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9042千港元[43] - 2023年可呈报分部资产总额82109千港元,银行及现金结余36153千港元,公司及未分配资产2020千港元,资产总额120282千港元[43] - 2023年可呈报分部负债总额38071千港元,借款76146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502千港元,公司及未分配负债16332千港元,负债总额131051千港元[43] 业务板块收益变化 - 2023年收益来自混凝土拆卸服务为68,036千港元,装配式建筑为39,570千港元,总计107,606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69,377千港元、49,156千港元,总计118,533千港元[72] - 混凝土拆卸服务收益约68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40万港元或2.0%[73] - 装配式建筑收益约396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960万港元或19.5%[74] - 2023年混凝土拆卸服务业务收益下降1.9%,装配式建筑业务收益下降19.5%[94][95] 财务政策及资金安排 - 公司董事认为自2023年12月31日起不少于12个月,集团将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到期财务责任并开展业务,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14] - 其他贷款贷款人同意不要求偿还本金4000万港元的其他贷款,直至集团履行所有其他财务责任,并愿到期磋商[14] - 应付债券持有人同意不要求偿还本金580万港元的应付债券及应计利息,直至集团履行所有其他财务责任,并愿到期磋商[14] 会计政策变更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16]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集团按毛额基准披露2022年1月1日的相关递延税项资产230.7万港元及递延税项负债230.7万港元[21] - 应用会计政策变更使2023年销售成本增加2074千港元、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增加600千港元、融资成本增加28千港元,年内亏损增加2702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从0.70港仙变为0.97港仙[28] - 公司已着手评估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但无法确定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28] 法规政策影响 - 取消使用雇主强制性强积金供款的累算权益对冲遣散费及长服金的安排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24] 其他应收款项相关 - 集团就其他应收款项确认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9,100,000元(相当于20,937,000港元)[61] - 2019年集团就潜在合作项目向供应商预付款项人民币26,100,000元(相当于28,611,000港元)[61] 证券交易及企业管治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8] - 报告期内公司除未就董事法律行动作投保安排、前董事会主席未出席股东大会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99][100] - 公司采纳规定买卖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准则[102] 财务报表审核及公告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等事宜[103] - 初步公告数据获核数师同意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核数师未发表鉴证意见[104]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023年年报将适时刊载及寄发[105] 公司人员架构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钟志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曹洪民、李嘉辉、陈志斌[106] 股本情况 - 法定普通股数目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均为2,000,000,000股,股本为2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同期均为1,010,605,000股,股本为10,106千港元[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