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盈控股(00821) - 2022 - 年度业绩
汇盈控股汇盈控股(HK:00821)2023-03-30 21:10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3,281千港元,2021年为90,554千港元[1]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178,092千港元,2021年溢利为28,773千港元[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8,091千港元,2021年溢利为15,188千港元[1]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 - 8.57港仙,2021年为0.81港仙[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收益约为733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9060万港元减少约19%[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81亿港元,而2021年同期则录得溢利约1520万港元[26] - 2022年股东应占综合业绩录得亏损,主要因收益减少约1730万港元、财务资产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净额约1.717亿港元,部分被收购财务资产收益约900万港元及无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约1360万港元抵销[27] - 2022年总收益7.33亿港元,较2021年的9.06亿港元减少19%[28] - 集团2022年分部亏损1.64亿港元,2021年溢利7749万港元[29] - 2022年除税前亏损1.78亿港元,2021年溢利3963.2万港元[2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7328.1万港元,2021年为9055.4万港元[88] - 2022年除税前亏损1.78166亿港元,2021年溢利3963.2万港元[88] - 2022年年度亏损1.78092亿港元,2021年溢利679.4万港元[88] - 2022年年度全面开支总额1.79244亿港元,2021年收入45万港元[88]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1.78091亿港元,2021年溢利1518.8万港元[89] - 2022年每股亏损8.57港仙,2021年盈利0.81港仙[8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3,281千港元,2021年为90,554千港元,同比下降19.08%[98] - 2022年其他收入为3,168千港元,2021年为1,726千港元,同比增长83.55%[99] - 2022年公司就COVID - 19相关补助金确认政府补助约2,192,000港元,2021年为200,000港元[99] - 2022年经纪及融资业务分部收益为63,968千港元,2021年为82,824千港元,同比下降22.77%[103] - 2022年企业融资及其他顾问服务业务分部收益为7,783千港元,2021年为10,762千港元,同比下降27.68%[103] - 2022年公司除税前亏损(持续经营业务)为178,166千港元,2021年除税前溢利(持续经营业务)为39,632千港元[103] - 2022年未分配行政成本为23,440千港元,2021年为38,351千港元,同比下降38.88%[103] - 2022年收购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财务资产的收益为9,040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数据[103]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亏损)收益为 - 162,306千港元,2021年为33,184千港元[10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溢利经扣除各项后列账,如核数师酬金1,707千港元、物业及设备折旧1,018千港元等[10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开支)为74千港元,2021年为 - 10,859千港元[10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所用的(亏损)盈利为 - 178,091千港元,2021年为15,188千港元[108] 市场环境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IPO市场2022年交易宗数按年下降25%,集资总额按年下降70%[7] - 2022年恒生指数按年下跌15.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8.6%,恒生科技指数大跌27.2%[7] - 2022年MSCI全球股票指数下跌超20.0%,标准普尔500指数按年下跌19.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8.9%[6] - 2022年全球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2.9%,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0%,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调整至 - 3.2%[4][5][7] - 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2.9%放缓至2023年的1.7%[21] - 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在2023年升至5.2%,香港生产总值预计将在2023年增长3.8%[22] 业务发展与投资动态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滙盈证券将出资4.45亿元人民币(约4.95亿港元)成立合营证券公司,占股44.5%[13] - 公司数码资产销售及推广业务于2021年12月开始营运并加速发展[11] - 2022年1月6日,公司以1000万港元完成认购天机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可按行使价0.1496港元兑换为66844919股天机股份,收购录得收益约760万港元,自收购日至2022年12月31日录得公平值收益约50万港元[15] - 2022年12月20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拟按每股0.128港元价格配售最多4亿股新股份,但因先决条件未达成,配售协议于2023年1月10日失效[16][17]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以1500万港元收购安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部7775000股已发行普通股及AIF全部100股管理股份,卖方还有权获不超2500万港元获利计酬,交易尚未完成[18] - 集团建议收购安里资产管理及AIF,待股东2023年3月批准后落实交易,预计有助扩大客户基础并提高资产管理服务质量[24] - 自2021年12月数码资产业务开始营运,集团致力在中国内地开拓商机,将分配更多资源发展该业务,推动协同效应[25] - 2023年2月2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最终成功配售3亿股配售股份,相当于完成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43%,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2.61%,所得款项总额3600万港元,净额约3520万港元[86] - 2021年公司出售全资附属公司VC Global,涉及现金代价700万港元[10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纪及融资业务2022年收益6396.8万港元,占总收益87%,较2021年减少23%[28] - 经纪佣金及其他相关费用2022年为679.2万港元,占总收益9%,较2021年减少50%[28] - 包销等佣金2022年为425.6万港元,占总收益6%,较2021年减少73%[28] - 来自经纪业务客户的利息收入2022年为1405.1万港元,占总收益19%,较2021年减少12%[28] - 来自放债业务客户的利息收入2022年为3886.9万港元,占总收益53%,较2021年增加3%[28] - 企业融资及其他顾问服务业务2022年收益700.1万港元,占总收益10%,较2021年减少6%[28] - 数码资产销售及推广业务2022年收益206.2万港元,占总收益3%,较2021年增长34267%[28] - 2022年活跃贷款账户数目为24个,平均贷款额为126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24个和1140万港元[39] - 2022年来自最大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占比9%,五大客户占比40%;2021年分别为9%和39%[39] - 2022年有抵押和无抵押占贷款总额百分比分别为66%和34%,2021年为34%和66%[40] - 2022年减值确认第一、二、三阶段分别为0.5、21.7、56.1百万港元,总计78.3百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0.1、43.2、27.2百万港元,总计70.5百万港元[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额外减值亏损总计24笔贷款,金额780万港元[48] - 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减值总额约3000万港元,拨回总额约2220万港元,减值净额约780万港元;2021年分别约为2570万、630万、1940万港元[49] - 2022年集团配售及包销佣金约43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550万港元[51] - 2022年贷款平均期限8.0个月,有抵押和无抵押分别为9.2和6.9个月;2021年分别为7.7、7.9和7.5个月[39][40] - 2022年贷款利率范围8% - 18%,有抵押为12% - 18%,仅一笔约2120万港元贷款按8%计息;2021年范围相同,该笔贷款约2000万港元[39][40] - 该笔约2120万港元贷款占整个贷款组合7.0%,2021年约2000万港元贷款占比7.3%[40] - 经纪及融资业务2022年税后溢利约229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4130万港元[52] - 企业融资及其他顾问服务业务2022年收益约700万港元,税后亏损约32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740万港元,税后溢利约50万港元[54] - 2022年自营买卖业务收益约25万港元,2021年约28.4万港元;2022年买卖投资确认亏损净额约1.717亿港元,2021年收益净额约3290万港元[61] - 2022年数码资产销售及推广业务商品成交总额约3.631亿港元,收益约210万港元,税后亏损约820万港元,2021年收益约6000港元,税后亏损约320万港元[63] 公司财务状况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未分配行政成本约23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3840万港元[64] - 2022年集团确认所得税抵免约7.4万港元,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1090万港元[65] - 2022年集团融资成本约320万港元,2021年约230万港元[66] - 2022年底集团聘用72名雇员,另有9名自雇客户主任;薪金及员工福利成本约4090万港元,员工佣金约220万港元,2021年分别约3640万港元及310万港元[6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港元及人民币银行结余及现金分别约为2980万港元及22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6670万港元及780万港元[7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从经纪公司获取的保证金融资信贷额约为1700万港元,2021年为2010万港元;取得保证金贷款约1850万港元,2021年为1530万港元[7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流动资产净值、股东权益分别约为3230万港元、6.93亿港元、7.47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分别减少约56%、22%、19%;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1年为17倍[7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0.78601598亿股,与2021年持平[73] - 2022年12月31日,公平值约7300万港元的交易证券已抵押,2021年为1.064亿港元[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2021年为4%[7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艾伯科技5398.2万股(约8.09%股份),公平值约8480万港元,投资成本约9390万港元,年度股价下跌约36.9%,录得未变现亏损约5150万港元[8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宏光半导体1735.4万股(约2.98%股份),公平值约5140万港元,投资成本约1.107亿港元,年度股价下跌约59.3%,录得未变现亏损约5900万港元[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中国核能科技9738.2万股(约5.26%股份),公平值约4970万港元,投资成本约6270万港元,年度股价下跌约41.4%,录得未变现亏损约3510万港元[8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5.8907亿港元,2021年为5.1106亿港元[90] - 2022年流动资产7.49994亿港元,2021年为9.47959亿港元[90] - 2022年资产净值7.4765亿港元,2021年为9.26894亿港元[91]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