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imax(HIMX)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HimaxHimax(US:HIMX)2024-04-02 18:10

公司业务依赖风险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86.8%和85.1%的收入来自用于TFT - LCD和OLED面板的显示驱动器销售,预计未来仍将主要依赖该行业销售[19][22] - 2023年,客户A及其关联公司占公司收入的28.7%,前两大客户合计占比超39%;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来自客户A及其关联公司的应收账款为6710万美元,占应收账款净额约28.5%[20]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约77.0%和76.2%的收入来自总部位于中国的客户,未来预计继续增加对中国客户的销售[44] 业务发展风险 - 供应商行业整合可能使公司平均单位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主要客户合并可能增加其议价能力,给公司带来降价压力[19] - TFT - LCD和OLED面板行业周期性和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9] - 公司扩大非驱动产品供应的战略可能不成功,开发和商业化非驱动产品存在不确定性[20] - 客户盈利能力下降或无盈利,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21] - 显示驱动器市场增长和公司市场份额提升潜力有限,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可能影响经营业绩[22] - 技术创新可能减少每块面板所需显示驱动器数量,若需求减少未被抵消,公司收入可能下降[24] - 公司与中韩主要面板制造商合作开发AMOLED驱动IC,但无法保证成功,存在供应链和工艺成熟度等障碍[24] - 公司与全球领先面板制造商联合开发多个AMOLED项目,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领域,但存在依赖有限客户群导致销售业绩波动的风险[25] 供应链风险 - 公司主要依赖第三方代工厂制造晶圆,若无法获得足够产能或失去代工厂,将影响产品发货、收入和客户关系,还面临多种外包制造风险[25][26] - 2020年起,因疫情导致显示驱动需求激增,代工厂产能短缺,公司与代工厂签订战略协议保障产能,但价格可能缺乏竞争力,还可能面临合同处罚和现金流问题[27]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芯片封装和测试服务,若无法以合理价格获得足够产能,将影响发货、客户关系和销售[27] - 客户产品关键组件短缺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降,影响销售和经营业绩[27] 人员与产品风险 - 公司依赖关键人员,若无法留住或招聘到人员,将影响产品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28] - 若无法准确预测客户需求,公司可能出现库存过剩或不足,增加运营成本并损害业务[28] - 公司未来成功取决于获得更多设计订单,若无法设计和推出新产品及改进产品,将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28] - 公司产品复杂,可能存在未检测到的错误或缺陷,导致成本增加、客户纠纷和市场接受度延迟[29][30][31] 股权与治理风险 - 截至2024年3月31日,Jordan Wu和Dr. Biing - Seng Wu分别持有公司约2.1%和22.0%的普通股,他们可能采取与公司或公众股东利益不符的行动[34] 法律与合规风险 - 公司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指控风险,可能导致重大成本并影响经营业绩[35] - 公司可能受开曼群岛经济实质法影响,不确定该法解释和实施是否会对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48] 外部环境风险 - 公司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面临多种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和财务损失[36] - 半导体产品平均售价可能快速下降,若无法抵消价格下降影响,公司收入和经营业绩将受影响[37] - 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可能无法成功竞争,导致收入和市场份额受损[37] - 若无法跟上行业标准变化和技术发展,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38] - 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从子公司获取资金可能受限制,影响业务发展[39] -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公司生产能力、供应链和客户需求[40][41][42][43] - 台湾地区的政治环境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和美国存托股票(ADS)市场价格产生负面影响[43][44] - 美国对中国实施新制裁、关税、立法或法规,或重新谈判现有贸易协议,可能对公司在中国的客户或供应商产生不利影响[45] 财务与市场风险 - 2023年公司超99%的收入和收入成本以美元计价,12月约70%的运营费用以新台币计价[46] -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外汇损失,美元兑新台币贬值会对公司运营费用和运营利润产生不利影响[46] - 中国台湾地区税法变化可能增加公司税收支出,减少净收入[46] - 2023年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的价格在5.22美元至8.7美元之间波动[4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3.49448102亿股流通股[49] - 未来公司、高管、董事或大股东出售证券可能导致ADS价格下跌[49] - 公司ADS持有人可能没有与普通股持有人相同的投票权,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投票材料[50] - 公司ADS持有人可能无法参与配股,持股可能被稀释[5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于2001年6月12日成立,2005年完成重组和换股,ADS自2006年3月31日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53] - 2007年2月收购Wisepal,3月成立Himax Imaging,2012年7月子公司收购Spatial Photonics,2018年6月收购Emza,2022年10月出售Emza全部股份[5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显示成像处理技术,是汽车显示技术全球市场份额领导者[56] - 公司是tinyML视觉AI和光学技术相关领域的先驱,其WiseEyeTM智能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AioT相关应用[5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显示驱动和时序控制器、触摸控制器IC、ASIC服务等[68] - 显示驱动市场具有面板制造商集中、定制化要求高、混合信号设计和高压CMOS工艺技术等特点[65][66] - 显示驱动制造需要特殊的组装和测试技术及设备,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66][67] - 客户对显示驱动芯片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单芯片触摸显示驱动集成电路[67] - 公司主要运营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行业,其收入主要来自平板显示关键组件产品[58] - 平板显示需要不同的半导体,包括显示驱动、时序控制器、运算放大器等[59][60][61] 产品研发与量产情况 - 2022年UHD电视渗透率超65%,公司开发UHD TV TCON并在国内主要LCD制造商实现量产[78] - 2022年第三季度汽车TDDI累计出货超1000万台,2023年供应超2000万台且TDDI设计中标持续增加[81] - 2023年第三季度LTDI开始量产,有望提升汽车显示驱动市场份额[81] - 公司为大型面板提供源驱动、门驱动等产品,其大尺寸显示驱动IC业务自2019年取得多个里程碑[78] - 公司为汽车显示应用提供源驱动、门驱动等产品,是汽车显示驱动业务市场领导者[81]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汽车显示TDDI设计,2019年开始出货,2021年向行业领先企业大规模量产发货[81] - 公司开发定制化AMOLED ASICs,部分自2021年开始量产,AMOLED触摸控制器IC计划2024年下半年量产[81] - 公司大尺寸TFT - LCD源驱动有384至1920个输出通道,支持6位、8位或10位颜色深度[79] - 公司汽车TFT - LCD源驱动有642至1920个输出通道,支持6位、8位颜色深度[81] - 公司大尺寸Timing Controllers产品组合支持从VGA到8K4K的多种分辨率[80] - 2016年公司开发单芯片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TDDI)并开始向部分智能手机出货,2017年将TDDI解决方案扩展到平板电脑应用[83]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用于汽车显示屏的柔性AMOLED驱动和TCON为客户的旗舰电动汽车车型成功量产,第二季度开始为一家领先OEM的11英寸和12.6英寸旗舰平板电脑生产AMOLED TCON和驱动IC芯片组[83] - 2018年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音箱和汽车信息娱乐显示屏的TDDI开始量产,首款WXGA分辨率的平板电脑TDDI投入大规模生产[83] - 2019年公司宣布推出一系列用于平板电脑应用的新驱动和TDDI,COF封装驱动IC解决方案使一款平板电脑成功推出WQXGA分辨率超窄边框平板电脑[83] - 2020年公司推出高帧率TDDI解决方案并开始向顶级智能手机OEM发货,首款支持主动笔功能的平板电脑TDDI开始量产[83] - 2021年公司与领先终端客户开始量产全球首款12.4英寸WQXGA超高分辨率内嵌式平板电脑[83] - 自2023年起,公司开始开发适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汽车OLED显示屏的AMOLED内嵌式触控控制器,设计已获得多家领先客户的订单,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85] - 公司子公司Himax Display的前照式LCoS实现超紧凑且极其节能的光学引擎,简化设计和组装过程,降低客户制造成本[90] - Himax Display拥有一条量产液晶组装线,已从这条ISO认证生产线生产并发货超300万台产品[91] - 公司自2012年起为日本顶级电视、投影仪和HMD制造商完成多个ASIC服务项目,采用40nm、55nm甚至28nm工艺节点[86] - 公司LCoS技术在分辨率、功耗等方面有优势,2020年CES上获积极反馈,成为新兴市场客户首选合作伙伴[92] - 2021年5月公司展示LCoS 2.0相位调制技术,可用于AR - HUD等;2023年5月推出前沿彩色顺序前照式LCoS用于先进AR眼镜解决方案[92] - 公司提供丰富产品家族,涵盖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LCoS微显示器等多种产品[92] - 公司提供TFT - LCD电视、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电源管理解决方案,PMIC/PGOP 2合1和PMIC/PGOP/LS 3合1 PMIC成主流[95] - 公司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由子公司Himax Imaging开发,产品线扩展至超低功耗计算机视觉等三个领域[97] - 针对特定视频应用,公司提供1/3” 4MP传感器,具备2048x2048分辨率和宽视野[97] - 4MP UltraSense 2 NIR Sensor为1/3”格式,4MP分辨率,30帧/秒,ES目标在2023年Q2[97] - FHD 1/7” 1080p UltraSense Color Image Sensor为1/7”格式,1080p分辨率,60帧/秒,支持低功耗常开模式[97] - 1.3MP ClearSense EDR Color Image Sensor为1/4”格式,800p和720p分辨率,30帧/秒,动态范围达84dB[98] - 1.2MP UltraSense 2 Color Image Sensor为1/4”格式,960p和720p分辨率,30帧/秒,可在105ºC下工作[99] - 2017年年中WLO业务开始向主要客户大规模发货,2018年和2019年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101] - 2021年开始小批量发货商业门禁控制和生物医学检测设备[102] - 3D解码器IC于2020年开始量产,2021年和2022年实现有意义的批量发货[102] - SLiM 3D传感总解决方案的点投影仪可投射超33000个不可见点,30cm - 100cm操作范围内深度图误差率< 0.5%,功耗低于400mW [104] - 2021年WiseEye笔记本解决方案获戴尔大量采购订单,2023年与德斯曼合作推出超低功耗智能门锁[105] - 下一代AI处理器WiseEye2相比第一代处理器峰值功耗节省40%,推理速度提高30倍,每推理一次的功率效率提高超50倍[106] - WiseEye2获2023年亚洲电子工程最佳AI产品奖[106] - 超低功耗WiseEye智能图像传感总解决方案支持使用多种Himax CMOS图像传感器,最低扫描功耗达100uW [108][109] - WLO技术可制造微纳光学结构和耐高温光学产品,适用于3D传感、AR/VR等领域[100] - 公司3D传感业务参与多数智能手机OEM的ToF 3D传感项目,未来将专注于发射器模块或光学组件[101][102] - 公司拥有WiseEye AI处理器等产品线,WiseEye1功耗40uW/MHz、频率达400MHz、内存达2MByte SRAM,WiseEye2集成特定CPU和NPU核心、内存达2MB SRAM和512KB TCM [110][113][114]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如驱动系统技术、高压CMOS电路设计等[1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约300个客户,2021 - 2023年十大客户分别占营收约79.5%、76.7%和74.1%,两大客户A和C在各年也占一定比例[117] - 公司销售和营销聚焦与面板制造商等建立关系,通过直销团队等销售产品[118][119] - 公司主要采用无晶圆厂业务模式,依赖第三方进行晶圆制造等,但也有内部测试等能力建设[120][121][122] - 公司运营Himax Display的晶圆厂用于LCoS微显示器制造,还有内部彩色滤光片和WLO设施[123] - 公司通过参与领先AI伙伴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强化关键组件业务的市场策略[111] - 公司与知名平台伙伴开展联合网络研讨会等营销活动,新产品线获大量咨询和订单[112] - 公司利用显示驱动和驱动系统技术知识开发下一代OLED等显示驱动[116] - 公司与客户工程师合作开发符合规格、高性能且具定制功能的产品[11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有2772项专利,其中台湾1182项、美国916项、中国560项、其他国家114项,专利到期时间为2024 - 2043年;另有48项台湾、112项美国和238项其他司法管辖区的专利申请待决[136] - 公司在多个领域面临竞争,如In - cell TDDI与Novatek等竞争,LCoS微显示产品与OmniVision等竞争,3D传感主要竞争对手为ams AG和Orbbec等[139] - 公司拥有多项认证,ISO 9001认证于2024年3月续签,2027年3月到期;ISO 14001认证于2023年12月续签,2026年12月到期;IECQ QC 080000认证于2022年2月续签,2025年3月到期[127] - 公司计划加强与现有半导体制造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并使其网络多元化,近期仍将依赖少数供应商满足大部分制造需求[129] - 公司在2024年3月31日对各主要运营子公司有不同比例的所有权,如对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持股100.0%,对Himax Display, Inc.持股92.0%等[143] - 公司显示驱动器采用TAB或COG两种组装技术,大尺寸应用通常需TAB封装,智能手机等产品通常需COG封装[124] - TAB技术中近年COF封装占主导地位,TCP和COF封装在芯片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