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8年3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简称通達宏泰,股份代号2363,每手买卖单位2,500股[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3年9月29日王亚南辞任非执行董事、主席,孙伟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同日尹志强、陈陆安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李敬安获委任法定代表[6][7] - 2023年12月1日梁碧君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同日陈劭民获委任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尹志强获委任薪酬委员会主席[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站式”手提电脑外壳及其他配件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年内手提电脑外壳销售占销售总额最大部分[15] -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手提电脑及平板电脑外壳等产品,客户主要是原始设备制造商[132] 公司经营挑战与应对 - 年内公司面临全球通胀飙升、供应链不稳定、员工成本上升、半导体供应短缺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销售订单及产量受负面影响,销售额较去年下跌[12][15] - 年内公司继续改革管理团队及组织架构以提高营运效率,相关营运重组持续进行[12][15] - 来年公司营运仍充满挑战,管理层将对市场变化保持警觉,就资源分配采取审慎决策[12] - 为改善业务经营并分散风险,公司将继续对组织架构实施收紧的成本控制及调整[16] - 公司将探讨将生产设施搬迁至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的可能性[16] - 公司将探讨利用现有生产设施及技术生产电动汽车及基础设施的业务机遇,以及对资深技术及其他创新技术项目进行研究及投资[1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总额从2022年约1.505亿港元减少约39.3%至年内约9130万港元[18]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500万港元减少约72.0%至年内约140万港元[19]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2年约590万港元增加约101.7%至年内约1190万港元[19] - 公司其他经营开支净额从2022年约5470万港元减少约89.0%至年内约600万港元[20]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周转日数从2022年约282.1日减少至年内约180.7日[2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附息贷款约2.558亿港元,2022年约1.84亿港元[2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约109.4%,2022年约89.1%[31] - 公司年内资本开支约120万港元,2022年约140万港元[3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共26名,2022年12月31日为312名;年内雇员福利开支约2040万港元,去年约5640万港元[41] - 年内,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总收入约51.2%及91.8%;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总采购额约38.9%及64.5%[4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王明利41岁,2016年3月21日任执行董事,2018年9月24日任行政总裁,电子及电器业经验超11年[46] - 李敬安42岁,2022年12月2日任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上市公司及审计事务所经验超15年[47] - 王明志42岁,2016年3月21日任执行董事,电子及电器业经验超10年[48] - 尹志强74岁,物业及动产估值及拍卖业务经验超37年[51] - 陈陆安62岁,教育界及培训人才经验逾35年[52] - 陈劭民57岁,2022年12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财务管理等方面经验超30年[54] - 郭启才73岁,2010年5月 - 2023年12月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电子业模具设计及开发经验超40年[55] - 杨志凌53岁,2022年2月 - 2023年4月任总经理,监察新工厂等方面经验逾20年[55] 公司秘书培训情况 - 李敬安于2022年12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58][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李先生符合上市规则资格要求,且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遵守标准守则及证券买卖守则规定准则,公司不知悉雇员有未遵守证券交易守则事宜[65][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举行4次,大部分董事亲身或通过电子通讯方法参与[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王明利、李敬安、王明志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王亚南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5%,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50%,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梁碧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5%,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80]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呈交的年度书面确认,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一年可续任,三分之一董事每年轮值退任,尹志强先生及陈陆安先生将退任并可膺选连任[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已获董事职务及职责、相关法律法规和披露权益职责培训[87] - 2023年,王明利等多位董事参与了出席法律培训、阅读材料、出席研讨会等持续专业发展活动[88] 公司各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于2018年2月8日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讨论财务业绩、风险管理等事宜[91]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检讨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等,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92][93]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组成等,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96] - 董事会每年审阅“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实施及有效性[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两次会议[99] 公司外聘核数师酬金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年度审核服务酬金为750千港元[101]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于2019年1月2日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定派息比率[102]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有责任维持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每年检讨[105] - 回顾年内公司委任外聘独立顾问对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进行检讨[105] - 审核委员会最少每年检讨一次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是否有效[106] - 公司制定风险管理程序,高级管理层负责年度风险呈报案程序[109] 公司内幕消息披露政策 - 公司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规范内幕消息处理及发布程序[111] - 公司已向员工传达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董事会认为现有合规机制有效[114][115]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责任 - 董事需对编制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负责[118]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规定 - 任何一名或多名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表决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23] 公司股东通讯政策 - 公司认为与股东维持有效沟通至关重要,通过股东大会等渠道与股东对话,网站供公众浏览财务等资料,董事会认为2023年股东通讯政策有效[128] 公司组织章程情况 - 公司2023年未对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作出更改,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29]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涵盖常熟生产基地,该基地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约100%[13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内容根据香港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集团遵守强制性披露要求及“不遵守就解释”条款[135] - 集团按香港交易所最新指引的“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进行报告[138] - 公司报告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39] - 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3月28日批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41] - 公司可持续发展管治结构包括董事会及执行董事,董事会负责监督策略及报告等,执行董事制定管理政策等[143] - 公司识别及评估潜在环境、社会及公司管治风险,制定策略管理风险并使用关键绩效指标监测[144] 公司利益相关方沟通情况 - 公司采取多种方式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主要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股东、投资者及社区[148] - 政府期望公司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纳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就业,公司沟通渠道有实地考察等[149] - 股东及投资者期望投资回报率、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等,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等沟通[149] - 员工期望保障权益、良好工作环境等,公司通过会议、培训等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152] - 客户期望安全优质产品、稳定关系等,公司通过网站、年报等沟通并加强质量管理[152] - 供应商/合作伙伴期望长期合作关系、诚信合作等,公司通过业务会议等沟通并公开招标选择供应商[152]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6名长期雇员,2022年为312名[168] - 2023年男性雇员21人,占比81%;女性雇员5人,占比19%;2022年男性213人,占比61%,女性138人,占比39%[168] - 2023年18 - 30岁雇员4人,占比15%;31 - 45岁14人,占比54%;46岁及以上8人,占比31%;2022年对应人数分别为106人、164人、81人,占比分别为30%、47%、23%[168] - 2023年高级管理层8人,占比31%;中层管理人员1人,占比4%;一般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17人,占比65%;2022年对应人数分别为17人、65人、269人,占比分别为5%、19%、76%[168] - 2023年全职雇员23人,占比88%;兼职3人,占比12%;2022年全职312人,占比89%,兼职39人,占比11%[168] - 2023年香港雇员4人,占比15%;中国内地22人,占比85%;2022年中国内地351人,占比100%[168] - 2023年男性员工流失率170.4%,2022年为265.7%;女性2023年流失率186.0%,2022年为369.2%[171] - 2023年18 - 30岁员工流失率185.5%,2022年为438.0%;31 - 45岁2023年流失率170.6%,2022年为224.0%;46岁及以上2023年流失率176.7%,2022年为217.9%[171] - 2023年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176.4%,2022年为304.1%;2022年香港员工流失率200%[171] - 公司认为接近架构重组尾声,预计离职率将逐渐下降[171] - 2023年工作相关死亡事件数量为0,2022年为1;2023年工作相关死亡事故率为0,2022年为0.28%;2023年工伤数量为1,2022年为1;2023年因工伤损失天数为264天,2022年为122天[176] - 2023年男性受训员工百分比为62%,女性为38%;2022年男性为79%,女性为21%[180] - 2023年高级管理层受训员工百分比为5%,中层管理人员为9%,一般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为86%;2022年高级管理层为9%,中层管理人员为44%,一般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为47%[180] - 2023年男性平均培训时数为2小时,女性为2小时;2022年男性为14.3小时,女性为13.4小时[180] - 2023年高级管理层平均培训时数为2小时,中层管理人员为2小时,一般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为2小时;2022年高级管理层为11.1小时,中层管理人员为13.8小时,一般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为14.1小时[180] 公司生产安全情况 - 报告期内有一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的案例[175] 公司供应商情况 - 2023年公司与103家供应商合作,2022年为150家;其中2023年88家位于中国,2022年为133家;9家位于香港,2022年为11家;6家位于其他地区,2022年为6家[188] - 公司将“社会责任管理办法”纳入供应链管理,禁止使用“冲突矿物”[185] - 公司将绿色管理融入供应链,要求供应商各阶段采取绿色管理[188]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19个产品相关投诉,2022年为27个[19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或运送的产品无因安全及健康原因被召回,2022年为0个[190] 公司反贪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反贪相关法律案件[193]
通达宏泰(02363)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