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训修实业(01962) - 2023 - 年度财报
训修实业训修实业(HK:01962)2024-04-08 17:30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为9.792亿港元,较2022年的11.004亿港元减少11.0%[13] - 2023年公司利润为4820万港元,较2022年的5830万港元减少17.3%[13] - 2023年公司发制品收入较2022年减少11.0%[11]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1.9%上升至72.8%[12] - 2023年公司收入降至979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1.0%,溢利4820万港元,较2022年下跌17.3%[20][21]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3.8%,较2022年的23.4%增加0.4个百分点[20][21][33] - 2023年孟加拉工厂发制品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98.7%,较2022年的97.9%有所提升[24] - 2023年美国市场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90.1%,较2022年的87.6%有所增加[25] - 2023年假发、假发配件及其他产品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88.1%,较2022年的79.3%有所上升[25] - 2023年假发、假发配件及其他产品收入为862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2%[26] - 2023年高档人发接发产品收入为8040万港元,较2022年下跌56.4%[27] - 2023年万圣节产品收入为366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5.9%[28] - 2023年公司销货成本为746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1.5%[29]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3320万港元,较2022年下跌9.3%[33] - 万圣节产品毛利从2022年的1410万港元降至2023年的1250万港元,减幅11.6%,毛利率从32.4%升至34.2%[36]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540万港元增至2023年的730万港元,增幅33.9%[37]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2年亏损520万港元减至2023年亏损10万港元,减幅98.9%[38] - 集团2023年纯利为4820万港元,较2022年的5830万港元减少1010万港元,减幅17.3%[45] - 集团银行结馀、有抵押银行存款及现金从2022年的1.705亿港元增至2023年的1.842亿港元,增幅8.0%[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达8.34亿港元,未使用14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72.8%(2022年为61.9%),净资本负债比率为51.1%(2022年为42.7%)[47] - 2023年集团花费约2820万港元购置固定资产,2022年为2980万港元[48] - 2023年集团90.1%(2022年:87.6%)的收入以美元计值[4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5.84277亿港元的银行融资由多项资产提供担保[5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借款以约650万港元(2022年:670万港元)的银行存款作抵押[53] - 2023年雇员开支总额为3.087亿港元,2022年为3.856亿港元[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孟加拉、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及泰国分别雇用25371名、227名、63名、21名雇员,2022年同期分别为25199名、253名、55名、29名[55] - 2023年无购股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57] - 2023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董事会未授权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添置计划[58] - 2023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无重大事项影响集团[5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42亿港元,2022年为4.216亿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429亿港元,2022年为3.684亿港元;投资活动用现金净额2630万港元,2022年为3850万港元[19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及银行透支总额为6.037亿港元,2022年为5.402亿港元;其中5.686亿港元将于一年内到期,2022年为5.262亿港元[19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60万港元,2022年为786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信贷融资为1.4亿港元,2022年为1.87亿港元[19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孟加拉共拥有25371名雇员,2022年为25199名[194] - 2023年五大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占销货成本的42.3%,2022年为23.0%;最大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占销货成本的32.1%,2022年为18.9%[191] - 本年度集团直接人工成本约占销货成本总额的32.1%(2022年:35.2%)[184] - 本年度来自中国境外销售的收入占集团收入的98.7%(2022年:97.8%),来自美国的销售收入占集团收入的90.1%(2022年:87.6%)[18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2.9港仙,总额约1900万港元,加上中期股息,总股息为每股7.1港仙,派息比率约为99.2%[16]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9港仙,总额约1900万港元,加上中期股息,总股息为每股7.1港仙(2022年:末期3.7港仙、中期1.7港仙)[179] - 公司拟每个财政年度向股东分派不少于可分配净利润的20%作为股息[182]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目标是为全球发制品市场客户带来美好,价值是坚持诚信等原则提供优质产品,战略包括整合孟加拉工厂生产线等[9] - 公司将继续加强业务财务表现优化措施,包括存货控制、成本优化等[15] - 公司将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更多线上店铺,增加新产品研发资源以扩大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15] - 集团将扩充销售团队,在跨境电商平台建网店扩大客户基础[60] - 集团致力改善银行贷款组合,优化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和流动性[61] - 董事会预计年底市场对发制品需求逐步稳定,集团专注核心业务[62] 市场环境与业务影响 - 因通胀、利率及经济放缓,假发市场需求受影响,公司专注高利润产品,万圣节产品收入下降,传统假发产品收入上升[10][11] - 集团所处行业竞争激烈且不集中,面临国内外竞争,进入门槛相对较低[186][187] - 为应对竞争,集团可能被迫降低价格、提供销售优惠及增加资本开支,或降低盈利能力[188] - 集团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及美国销售,当地经济下行可能造成不利影响[189] - 集团受到劳工供应及相关成本风险影响,无法保证熟练工人供应不中断及人工成本不增加[184][185] 公司管理层 - 张有沧、陈国强、贾子英分别担任集团行政总裁、销售及市场部主管、研发部及生产协调部主管[63][67][70] - 贾女士1997年7月加入集团,在发制品设计及开发领域积累逾25年经验[71] - 李炎波先生1995年9月加入集团,在销售及市场推广领域拥有逾27年经验,负责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及市场推广[74][75] - 陈刘裔先生2016年9月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规划集团策略方向及高层监督[79] - 冼汉廸先生2017年6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为集团提供策略性及独立性建议[83] - 司徒毓廷先生2017年6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为集团提供策略性及独立性建议[87] - 张少华工程师于2019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为集团业务及营运提供策略性及独立性建议[91] - 杜显柏先生于2022年5月20日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负责监督集团财务及投资活动[96] - 李先生于2003年3月取得全国市场营销经理人资格证书[77] - 陈先生于1997年5月获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等多个学位[81] - 冼先生于1997年6月获史丹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及运筹学理学硕士学位等多个学位[85] - 司徒先生自2019年12月及2023年3月起分别担任丽年国际及齐合环保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陈先生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无《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规定的权益[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冼先生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无《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规定的权益[86]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99] - 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规定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张有沧兼任两职[100] - 公司建立机制确保董事会获独立意见,包括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102] - 董事会认为张有沧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04] - 董事会应具备平衡技巧及经验,确保变动可管控[105]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有沧任主席[107]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1名有相关专长[108] - 2023年6月1日蒋旭熙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12]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或新增董事任期至委任后首届股东大会[113]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将日常管理委托给管理层和执行委员会[114][11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遵守规定[121] - 公司为可能管有内幕消息雇员制定书面指引,未察觉雇员违规事件[122] - 审核委员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培训、合规等情况[124] - 公司为新任董事提供入职介绍,鼓励董事参加CPD培训[126][12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权限职责范围已刊登在公司和联交所网站[13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召开三次会议,2024年3月22日另召开一次会议,总结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效充分[131][134][135]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本年度召开三次会议,讨论公司薪酬相关事宜,会议无董事参与自身薪酬厘定[136][139]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制定提名程序等,甄选董事考虑多方面因素[140][141][143] - 各董事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投入时间处理集团事务,及时披露担任其他职位利益及后续变动[129]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定期财务报表完整性等多项职责,还负责企业管治政策等相关工作[132][133] - 薪酬委员会按企业管治守则模式担任顾问角色,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37] - 薪酬委员会职责是就全体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框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38] - 提名委员会承诺为董事职位甄选最佳人选,评核董事会组成考虑多元化因素[142]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召开两次会议,审阅董事会规模及组成等,并就退任董事重选提出建议[147] - 本年度召开六次董事会会议、三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三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两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48] - 独立核数师本年度审计和非审计服务费用分别约为200万港元及80万港元[154]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一名女性董事[1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对女性27:73[156] - 公司现任财务总监为男性,人力资源措施推行反歧视及平等就业机会[156] - 董事会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检讨其有效性[157]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每半年审核系统有效性,审核委员会负责重大管控措施[158]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时会考虑性别因素[155] - 新委任董事首次获委任时将接受全面入职介绍[146] - 集团内部审核部门按年度计划审核并汇报,年内无重大内部控制不足[159] - 董事会委聘外部顾问进行内部控制检讨及风险评估,每年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60] - 管理层确认本年度系统有效,董事会认为系统有效且足够[162]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通过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发布消息[163] - 萧政鸿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本年度遵守专业培训要求[164] - 公司2017年6月19日采纳股东沟通政策,定期检讨确保有效性[165] - 公司开设多种渠道促进与股东对话,2023年5月25日召开股东大会[166][167] - 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已缴足股本股东可申请召开特别大会,会议须两月内举行[168] - 股东在股东大会提案须提前七天书面提交,提议选举董事程序见公司网站[169][170] - 公司于2023年5月25日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第四次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73] 法律诉讼 - 2023年5月17日附属公司收到诉讼通知,涉及合约纠纷金额约1800万港元,诉讼仍在进行中[54]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增进投资者关系,股东可通过股东大会等与公司沟通,也可通过电话、传真或邮件联系[174] 利率风险 - 公司大部分借款为浮动利率银行贷款,面临利率上升风险,2023年未订立利率掉期合约对冲风险,2022年为零港元;2023年未产生任何净亏损,2022年为零港元[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