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概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318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6.1万新加坡元或2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85.3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627.4万新加坡元或47.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0.51新加坡分,上一年度为1.01新加坡分[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318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4241千新加坡元;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收益为0,2022年为9034千新加坡元[3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溢利154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707千新加坡元[4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674.9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864.9万新加坡元[5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1新加坡分,2022年为1.44新加坡分[5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85.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1312.7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674.9万新加坡元[11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5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79] 各项费用收支 - 2023年其他经营收入为36.1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31.8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为163.7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353.4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36.3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322.1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8.4万新加坡元,与上一年度持平[7] - 2023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4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12.3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8.5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203.3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经营收入为36.1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31.8万新加坡元[4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为5.5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21.8万新加坡元[4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相关审核费用为22.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24.4万新加坡元[4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33.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312.3万新加坡元[55]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9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1.5万新加坡元[54] - 2023年保健品等贸易金额约114.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218.5万新加坡元或65.7%[65] - 2023年牙科业务销售为203.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112.4万新加坡元或122.8%[66] - 2023年其他经营收入约36.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4.3万新加坡元[67] - 2023年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约113.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240.1万新加坡元或68%[68][69]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36.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322.1万新加坡元减少,主要因减少人手[70]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约186.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30.1万新加坡元或14%[75] - 2023年财务成本约5.5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16.3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短期贷款利息开支减少[76] 附属公司问题 - 2022年11月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收到催款函,違約借款連同本金及應計利息合計約407.6萬新加坡元[14] - 2022年11月28日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未能償還違約借款,公司終止合併該附屬公司[15] - 取消綜合入賬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後,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就約407.6萬新加坡元計提全額撥備[17] - 2023年3月23日公司收到函件,被要求向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債權人支付約660萬新加坡元[18] - 2023年10月公司收到清盤呈請書,聆訊延期至2024年4月15日,公司董事認為清償負債約476.8萬新加坡元且已計提充足撥備[19]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1210.2萬新加坡元,財務擔保確認為流動負債約407.6萬新加坡元[2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30.6萬新加坡元[20] - 2023年公司负债净额约为1251.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629.6万新加坡元增加[78] - 2023年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0.6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51.2万新加坡元减少[81] - 2023年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1210.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676.5万新加坡元增加[8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为1210.2万和1251.9万新加坡元[115] - 集团为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提供财务担保负债407.6万新加坡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0.6万新加坡元[115] 资金压力应对 - 公司採取積極溝通、精簡業務及尋求融資等措施紓緩流動資金壓力[22][23] - 公司董事認為未來十二個月有足夠營運資金,以持續經營基準編製綜合財務報表恰當[24] 会计准则影响 - 应用会计准则修订本未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30]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部分将于2024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或之后生效[31]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所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在可预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2] 业务分部情况 - 持续经营业务分为牙科业务和贸易销售两个可呈报分部,2023年牙科业务收益2039千新加坡元,贸易销售1141千新加坡元;2022年分别为915千新加坡元和3326千新加坡元[35][41] - 集团来自外来客户的收益主要源自香港及中国,2023年香港1141千新加坡元,中国2039千新加坡元;2022年分别为3326千新加坡元和915千新加坡元[43][44] - 2023年非流动资1008千新加坡元,其中香港645千新加坡元,中国36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620千新加坡元,均在香港[45] - 2023年客户A-贸易销售分部贡献收益93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293千新加坡元[46] - 持续经营业务中,牙科服务2023年收益163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16千新加坡元;销售种植牙及口腔保健相关产品2023年为24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91千新加坡元等[34] 股本情况 - 2023年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股,面值0.01港元,股本为10万港元[58] - 2023年公司股本为230.3万港元,较2022年初的149.3万港元有所增加[59] - 2023年行使购股权,以196.2万港元(相当于33.6万新加坡元)认购1800万股公司普通股,其中18万港元(相当于3万新加坡元)计入股本,178.2万港元(相当于约30.6万新加坡元)计入股份溢价账[60] 业务发展与战略 - 2024年3月21日公司取得皇仁医疗董事会控制权,皇仁医疗将作为附属公司入账,财务业绩等并入集团报表[61] - 2024年3月21日公司发布业务更新公告,将采用新业务计划及战略振兴医疗保健服务业务分部[107] - 订立股东协议后集团将拥有皇仁医疗董事会控制权,皇仁医疗将作为附属公司入账[107] - 集团将重点通过皇仁医疗在香港推广及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务[108] 员工情况 - 2023年末员工总数为32人,较2022年末的50人减少[71] - 2023年末集团共有32名员工,较2022年的50名减少;2023年员工成本约为236.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322.1万新加坡元减少[90] 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7日至2023年1月31日,何伟清身兼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23年1月31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95] - 公司在2023年部分企业管治守则条文未有效执行,主要因董事意见不一[96][97][98][99][100][101][102] - 董事会承诺实施新订和修订措施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并将在中期报告披露结果[103] - 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遵守规定交易准则及公司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4] 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包括检讨财务申报程序等[109][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核委员会和外聘核数师审阅[111]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未能取得足够审核凭证[114] - 公司董事以持续经营为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但核数师无法就其恰当性得出结论[118][120] 信息披露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22] - 公司载有GEM上市规则规定资料的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22] - 本公告自刊发日期起最少一連七日载于GEM网站「最新公司公告」网页[123] - 本公告亦将在公司网站刊載[123]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