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及董事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且至少一名具备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7] - 曾广胜、曾静及陈匡国将根据组织章程细则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符合重选连任资格[11] - 各新委任董事首次获委任时会获全面就任须知,公司会为董事安排内部简报会等[12]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曾广胜、吴凯平,非执行董事曾静、陈匡国,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如生、张振宇、朱剑彪组成,各成员无关系[30][31] - 董事负责编制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董事会对相关报告和资料作评估,不知悉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重大不明朗事件[32] - 赵春成43岁,2021年加入集团,负责精益实施,有20年制造业经验[22] 委员会相关 - 公司于2019年11月25日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有四位[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进行了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主要工作[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检讨了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责任等[14]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及审阅集团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政策等[13] - 提名委员会通过不同路径物色董事候选人,依据准则评核、排序并进行背景调查后向董事会推荐[1]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提呈企业管治报告,应用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除守则条文第C.2.1条外遵守守则条文[25] - 董事会保留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指派高级管理人员推行决策、协调日常运作等职责并定期检讨[26][28] - 董事会负责评估集团风险承受程度,设立和维持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至少每年检讨一次有效性[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已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有效性,涵盖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33]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控程序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汇报[33][34][35] - 公司设有内部审计职能,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和足够[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898,733千港元,销售成本为675,909千港元,毛利为222,824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29,373千港元,本年度溢利为15,645千港元[14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82,453千港元,流动资产总值为1,464,374千港元,流动负债总值为427,357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1,037,017千港元,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55,280千港元,权益总额为1,964,190千港元[145] - 2023年流动比率为3.43,现金净额对权益比率为0.25,杠杆比率为9.4%,毛利率为24.8%,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率为15.9%,纯利率为1.7%[146]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平均日数为127天,存货周转平均日数为177天[146]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为1.87港元,每股股息无,每股盈利(基本)为0.54港仙,每股盈利(摊薄)为0.54港仙[146] - 2023年公司销售成本占收入的75%,毛利占收入的25%,其他收入占收入的7%[143] - 2023年公司分销成本占收入的3%,行政开支及其他开支占收入的17%,研究及开发成本占收入的7%,融资成本占收入的1%[143] - 2023年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1,158千港元,所得税为13,728千港元[143] - 本公司权益股东2023年应占溢利为5,66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9,978千港元[143]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为8.98733亿港元,同比下降6.6%或6383.3万港元[157][159]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22824亿港元,同比下降5136.3万港元[159] - 2023年公司除税后纯利为1564.5万港元,与去年相比下降43.6%[159] - 2023年行政费用对比去年减省3450.6万港元[160] - 2023年总营业额898,733,000港元,较去年962,566,000港元下降63,833,000港元或6.6%[179][187] - 2023年毛利222,824,000港元,较去年274,187,000港元下降51,363,000港元[188] - 2023年毛利率24.8%,较去年28.5%下降3.7%[189] - 2023年其他收入62,015,000港元,其中处置报废设备4,704,000港元,同比增加2,509,000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9,753,000港元,同比上升7,540,000港元;汇兑收益4,703,000港元[189]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28,947,000港元,较去年26,178,000港元增加2,769,000港元,差旅费增加851,000港元[189] - 2023年行政开支及其他开支为1.493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50.6万港元或18.8%[190]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123.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83.2万港元,增加440.7万港元[1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564.5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209.6万港元或43.6%[1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为1.855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30.3万港元[192] - 2023年度每股资产净值为1.87港元,较去年上升0.05港元或2.7%[193] - 2023年度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47606亿港元,较去年上升1.43196亿港元[193] - 2023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3498亿港元,较去年增加4797.7万港元[193] - 2023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5107.7万港元,去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259万港元[19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4.888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435.5万港元[1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制造及销售精密部件产品占2023年总收入的89.5%[60] - 2023年电子设备零件中传统机械硬盘业务销售额从去年的9115.1万港元降至3619.2万港元,占总销售额4.0%[157] - 2023年汽车零件业务销售额为4.45241亿港元,同比下降2.9%[159] - 液压零件业务2023年销售额364,444,000港元,较去年394,296,000港元下降29,852,000港元或7.6%[177]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公司本年度在披露气候相关资料方面迈出第一步,与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建议的四个核心元素保持一致[17] - 公司已设立到2024年能源总消耗量的3%来自自发太阳能的目标[1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涵盖广州新豪、东莞科达、常熟科裕格兰、江苏科迈的业务运营[59] - 公司通过日常互动与主要持份者沟通,邀请持份者为18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评分以识别重要议题[65][66] - 报告期内持份者最关注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产权、发展及培训、废弃物与污水、数据保护5个重大方面事宜[73] - 报告期持份者兴趣由环境与社会议题组合转变为只有社会议题,废弃物与污水及数据保护为新的重大议题[7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61][62][63] - 公司欢迎持份者通过邮寄或电邮方式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方法和绩效提供意见[75] - 董事会对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汇报等承担整体责任,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每年两次检讨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及相关目标[77] - 2021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物总量分别为40899.15吨、33658.87吨、27899.48吨二氧化碳当量[44] - 2021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物密度分别为14.99、16.20、18.10每名雇员吨二氧化碳当量[44] - 2023年集团能源总消耗量的8%来自自發太陽能,目标为3%[167] - 2023年电力消耗强度为25.92兆瓦时/雇员,目标为28.38兆瓦时/雇员;耗水量强度为166.58立方米/雇员,目标为205.94立方米/雇员;污泥产生强度为0.11吨/雇员,目标为0.53吨/雇员[167] - 2023年东莞科达投入约19,200元检测废气,投资约20,000元安装4台静电式油烟净化器[170] - 汽油移动燃料燃烧排放NOx 29.71公斤、SOx 0.28公斤、PM 2.54公斤[174] - 公司制定环保目标,到2024年底能源总消耗量的3%来自自发太阳能[127] - 公司制定环保目标,自空调设备减少4%电力消耗强度[127] - 公司制定环保目标,减少2%耗水量强度[127] - 公司制定环保目标,减少5%污泥产生强度[127] 公司基本信息及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及销售业务[89] - 公司股份代号为929,上市地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80][8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九龙,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广东广州,泰国主要营业地点在泰国[86] - 公司中文名“国际精密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15日获股东大会批准,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于5月29日、香港公司注册处于6月29日发出更名注册证书[56] - 公司第二份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于2023年5月15日股东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建议2024年5月10日举行的股东大会采纳第三次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57] - 2023年广州新豪获认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取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广州新豪及广州汇通获颁ISO 9001认证[96][99][100] - 2022年常熟科裕格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常熟市级产创融合平台载体认定,广州新豪成立广东省精密制造(新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103] - 2021年广州新豪成为燕山大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106][107] - 2020年广州新豪荣获博世力士乐(中国)有限公司颁发之长期服务奖,国际精密集团获委任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单位[110][111] - 2019年国际精密集团获Schaeffler and Continental提名优质供应商,与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114][115] - 2015年公司成功研发自主品牌机械手[134] - 2014年江苏科达完成常熟地皮第一期建造工程,提供40,000平方米生产面积[119] - 2011年公司在江苏成立江苏科达,并买入166,631平方米土地[119] - 2004年11月1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19] 公司股权及并购相关 - 公司持有芜湖赢诺液压科技有限公司64.5%股权[139] - 公司持有Best Device Group Limited、Lewiston Group Limited等多家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100%股权,持有裕泰液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15%股权[140] - 2023年底完成并购裕泰液壓,作价为人民币2.28428亿元[163] 公司未来规划相关 - 子公司江苏科迈争取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广州汇通及东莞科达年底前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181] - 公司未来将业务多元化,拓展液压业务及新能源汽车零件,开发新产品和新客户[182] 其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审核费为145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有关拟进行重大交易之通函之专业服务费为900千港元[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谭耀忠先生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40] - 持有公司缴足资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45] - 股东拟推选个别人士出任公司董事,相关通知须于股东大会日期前最少七日送交公司[45] - 公司网站“www.ipegroup.com”用作股东及投资者通讯平台[48] - 公司制定股东通讯政策,认为该政策自上市至2023年12月31日有效[50] - 公司无预先厘定的派息比率,未来宣派或支付股息取决于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多项因素[55] - 2023年8月签订建造28977平方米厂房工程,造价为人民币6666万元[162] - 2023年公司共有雇员2065人,较2022年减少139人[197] - 公司每年进行董事会评估,下次评估将于2025年3月27日开展[53][54]
国际精密(0092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