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斯科基 [15] - 2023年2月8日,AMCI完成与LanzaTech NZ的业务合并,更名为LanzaTech Global [10] - 公司网址为www.lanzatech.com,会在该网站免费提供相关报告[118] - 公司是较小报告公司,无需按规定提供市场风险定量和定性披露信息[277] 公司业务布局与运营情况 - 公司在中国有3个商业工厂,自2018年5月以来生产超5400万加仑燃料级乙醇,减排超27.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节省约2500万加仑石油 [16] - 2022年末,加拿大和日本的示范工厂完成调试和早期启动 [15] - 2020年6月,公司帮助成立LanzaJet并持有约25%股权 [17] - LanzaJet已为1000万加仑商业规模生产设施获得资金,预计2023年开始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 [18] - 公司许可模式专注从商业化努力中获取许可、版税和服务费用,预计随着更多客户工厂建成,收入将增加 [19] - 公司在共同开发项目中作为少数投资者,占总资本约5% [20] - 全球有12家额外商业工厂正在建设或开发中,4家在建设,8家在工程阶段[51] - 公司已生产超1000公吨面向消费品牌的CarbonSmart成品[54] - 首座使用公司技术的商业工厂是2018年的首钢合资企业,年产能约46,000吨乙醇[55] - 公司持有LanzaJet约25%股份,Mitsui等承诺投资至多1.65亿美元,佐治亚州工厂预计2023年建成,年产能1000万加仑可持续航空燃料和可再生柴油[57] - Project DRAGON获英国运输大臣315万英镑和Innovate UK 100万英镑资助,预计2026 - 2027年全面运营,年产1亿升可持续航空燃料[58][59] - FLITE项目获欧盟2000万欧元资助,预计用废弃乙醇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60] - Project LOTUS获100万美元资助,有望减少高达110%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垃圾填埋气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化[61] - 公司微生物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通常超85%,在大西洋鲑鱼饲料中替代鱼粉和玉米蛋白粉比例最高可达15%[62][63] - 2022年公司展示从二氧化碳直接连续生产乙烯,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价值达1700亿美元[68] - 公司已实现超50种目标产品直接合成,识别超500种分子生产途径[69] - 公司“BioFab”设施每月可设计、工程和交付数千个基因重编程菌株[71] 公司团队与技术实力 - 公司管理团队在能源行业有超150年的研发、工程和运营等经验 [20] - 公司首席执行官自2010年任职,在能源领域有超30年经验 [20] - 公司拥有超18年气体发酵技术研发经验,管理团队在能源行业有超150年研发、工程、运营等经验[32] - 截至2023年3月15日,公司拥有或获授权1307项已授权专利和590项待申请专利,涵盖141个专利家族[31] - 截至2023年3月15日,公司全球拥有或获许可1307项已授权专利和590项待审批专利申请,涉及141个专利家族[76] - 公司团队将3升台式反应器中的生物催化剂,成功应用于750,000升发酵反应器[50] - 公司气体发酵工艺在四个地点累计运行100,000小时,包括50,000小时使用钢厂废气和50,000小时整合气化、气体处理和气体发酵[50] - 三家中国商业工厂已生产超5400万加仑燃料级乙醇,减少超275,000吨CO₂排放[50] - CO₂与H₂生产产品的碳转化效率超90%[48] - DAC CO₂转化为SAF与化石燃料相比,排放量减少94%,为94 g - CO₂e/MJ的ATJ - SPK[49] - 公司乙醇制成的LanzaJet ATJ - SPK相比化石燃料最多可减少80%温室气体排放,与传统喷气燃料混合比例最高可达50%,工艺喷气燃料产率高达90%[56] - 受《拜杜法案》“介入权”条款影响的专利占公司已授权和待审批专利的比例不到1%[80] - 公司已在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和日本获得约20个生物催化剂使用批准或豁免[116]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全球主要经济区温室气体排放严重,亚洲每年排放约100亿公吨CO₂,中国占全球陆地化石燃料CO₂排放近30%,美国每年排放约60亿公吨,欧洲每年排放近50亿公吨[21] - 为实现2°C目标,2017年IEA估计到2050年能源领域每年需投资3.5万亿美元;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高到至少50%并迈向55%;美国拜登承诺到2030年相比2005年减排50 - 52% [21] - 202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为能源部提供超62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技术部署,拜登签署法案提供约369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部署和应对气候变化[21] - 2015 - 2019年可持续营销产品增长速度比传统营销产品快7.1倍,环保意识消费者占超1.8万亿美元消费市场约80% [23] - 全球可回收碳生产乙醇用于SAF的市场估计为180亿美元,单细胞蛋白市场2019年估计为160亿美元,MEG市场估计为280亿美元,PET包装市场估计为440亿美元[23] - 美国自2015年以来年均生产近150亿加仑乙醇,占全球产量超一半,其他地区同期产量增长超20% [24] - 2019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达300亿加仑,预计到2040年全球SAF需求将达610亿加仑/年,2026年航空燃料市场估计近2500亿美元,2030年SAF产能需实现87%的复合年增长率[25][26] - 石化原料占全球石油需求的12%,预计到2030年将消耗额外560亿立方米天然气,2030年植物蛋白市场预计达1620亿美元,占全球蛋白市场7.7% [27] - 若全部潜在原料可获取,每年最多可生产65亿公吨气体发酵产品,主要为乙醇[37] - 美国仅32%的垃圾填埋场收集甲烷,现代收集场的收集效率在35% - 90%,垃圾填埋场造成美国超15%的人为甲烷排放[46] - 全球化肥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年销售量约1.87亿吨[64] 公司投资与财务相关 - 公司目前持有朗泽科技约25%的流通股,完成前三笔潜在第二轮投资后,持股比例将分别达到约40%、50%和57%[84] - 朗泽科技将发行本金总额最高达1.47亿美元的票据,包括约1.135亿美元的6%优先担保票据和3350万美元的6%次级担保票据[89] - 公司承诺在2023年5月1日的融资中购买550万美元的次级担保票据[89] - 每购买1万美元朗泽科技票据,购买者有权获得575股朗泽科技普通股的认股权证,公司可购买316250股[89] - 公司与朗泽科技等签订的投资协议中,若朗泽科技在2025年12月31日前未要求某方进行第二轮投资,该方第二轮投资义务自动终止[84] - 朗泽科技股东协议规定,各方在2026年前不得转让朗泽科技股份,除非转让给关联方[88] - 公司通过子公司持有北京首钢朗泽科技有限公司约9.3%的股份[91] - 首钢合资企业向公司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按10% - 20%的累进比例计算[94] - 公司与欧洲气候、基础设施和环境执行机构签订的赠款协议,最高赠款金额为2000万欧元,适用于100%的非营利合格成本和70%的营利合格成本,FLITE计划预计合格成本约为5450万欧元[98] - 2022年12月12日,公司子公司LanzaTech UK获英国当局高达2496.1万英镑赠款用于项目开发[102] - 2022年10月2日,公司与Brookfield达成框架协议,将为其提供需至少5亿美元股权融资的项目[104] - 2022年10月2日,公司与Brookfield签订SAFE协议,Brookfield支付5000万美元获公司资本股票相关权利[105] - 若Brookfield在符合框架协议的项目中每投入5亿美元股权资金,公司对其SAFE协议剩余未偿还金额将减少500万美元[106] - 公司与Suncor、Brookfield的合作信协议规定,Suncor对加拿大或科罗拉多投资机会可投资15 - 25%股权资本[108] - 公司与IndianOil协议规定,首座工厂乙醇每公吨特许权使用费为13 - 14美元,后续工厂为28 - 31美元或800万美元一次性许可费[109] - 2020年10月6日公司与Suncor签订许可协议,Suncor支付500万加元初始许可费,最高支付10%超额乙醇净收入特许权使用费[110] 公司合作协议情况 - 公司与巴特尔纪念研究所签订许可协议,支付初始费用5000美元,产品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低于1%,分许可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为10%[82] - 巴特尔相关专利预计约在2035年10月到期[83] - 公司与三井的联盟协议可由三井无理由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若一方破产或重大违约且未在30天内补救,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90] - 若首钢合资企业在2024年底前未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将与股东讨论恢复先前章程某些条款[93] - 公司与中石化的协议规定,首钢合资企业在中国商业项目中使用公司气体发酵技术生产燃料乙醇具有独家权利[96] - 公司与积水化学的谅解备忘录于2028年6月20日到期,到期需就是否延期进行善意讨论[99] - 公司与积水化学的条款书规定,公司为商业设施运营提供微生物和微量培养基收取固定费用,之后按标准价格收费,公司从产品总销售额中获得的许可费为个位数百分比[101] - 公司授予首钢合资企业的许可证为不可转让(经书面同意除外)、独家、可转授的商业许可证[94] - 公司与三井需共享潜在客户信息,并通过合资企业或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结构提供组合服务[90] 公司法规政策影响与员工情况 - 公司业务受可再生燃料、环境保护等国际、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影响[112] - 公司业务受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规影响,包括欧盟、美国等多地政策[113] - 美国可再生燃料标准II等政策影响乙醇供需,公司工业排放衍生乙醇目前不符合该计划[115] - 截至2023年2月28日,公司在美、中、印、英、欧盟和新西兰有超390名全职等效员工[117] - 公司无员工参与罢工,未与员工签订集体谈判协议,与员工关系积极,无重大劳动纠纷[117]
LanzaTech (LNZA) - 2022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