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烨智能(30067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大烨智能大烨智能(SZ:300670)2024-04-14 15: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大烨智能,代码300670[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陈杰,注册地址为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23号[16] 财务审计与顾问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9]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是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3月2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0] 整体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813,319.2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5.66%[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44,569,352.28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5.04%[3] - 2023年亏损主要原因为控股子公司苏州国宇计提商誉减值、船舶锦华01、锦华02资产折旧、汇兑损失以及融资利息增加[3] - 2023年营业收入442,813,319.29元,较2022年增长65.66%[2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4,569,352.28元,较2022年增长15.04%[2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989,310.75元,较2022年增长659.74%[2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2,150,302,114.74元,较2022年末增长1.95%[2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41,628,122.71元,较2022年末下降18.39%[2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050,836.49元[28]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936,043.57元、174,443,603.34元、131,472,479.66元、86,961,192.72元[23]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9,868,324.18元、 -10,972,232.19元、167,101.30元、 -113,895,897.21元[2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42,813,319.29元,同比增长65.66%[65] - 2023年销售费用2401.53万元,同比增加22.93% [76] - 2023年管理费用7681.57万元,同比减少18.99% [76] - 2023年财务费用6829.99万元,同比减少10.10% [76] - 2023年研发费用3122.93万元,同比增加32.89% [76]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67570675.95元,同比增长61.54%,现金流出小计513581365.20元,同比增长42.27%,现金流量净额53989310.75元,同比增长659.74% [8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2407137.36元,同比减少76.72%,现金流出小计342766047.71元,同比减少71.26%,现金流量净额 -120358910.35元,同比增长49.27% [8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92259523.02元,同比增长36.42%,现金流出小计606402703.31元,同比增长99.78%,现金流量净额85856819.71元,同比减少57.89% [8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9487601.18元,同比增长145.34% [80] - 2023年投资收益5594598.5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3.1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952722.49元,占比 -3.95% [82] - 2023年资产减值 -52161532.3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9.63%,主要为商誉减值和存货跌价,不具可持续性 [82] - 2023年营业外收入915757.38元,占比 -0.52%;营业外支出5256051.97元,占比 -2.99%,为诉讼计提预计负债 [83] - 2023年其他收益2469268.6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40%,为政府补助 [83] - 2023年末货币资金82,719,663.37元,占总资产比例3.85%,较年初增加1.41%,因销售回款增加及收回前期应收账款[84] - 2023年末应收账款257,882,850.91元,占总资产比例11.99%,较年初减少1.68%,因销售回款增加[84]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251,320,733.53元,占总资产比例58.19%,较年初增加8.58%,因船舶改造完成从在建工程结转[84] - 2023年末在建工程51,405,558.55元,占总资产比例2.39%,较年初减少8.44%,因船舶改造完成结转至固定资产[84] - 2023年末短期借款375,128,512.02元,占总资产比例17.45%,较年初增加7.25%,因银行短期借款增加[84] - 2023年末长期借款163,751,114.02元,占总资产比例7.62%,较年初增加1.38%,因银行长期借款增加[84] - 报告期投资额23,000,000元,较去年同期52,000,000元变动幅度为 -55.77%[90]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3年修订《公司章程》中利润分配部分条款,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3 - 2025)[171] - 因2022年度可分配利润为负,结合多方面因素,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72] - 2022年度可分配利润为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73] - 2023年度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316,920,479股,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0%,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175] 业务发展与转型 - 公司已成功渡过战略转型阵痛期,2023年智能配电、新能源及储能业务协同发展[32] - 国家相关政策为智能配电设备制造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33] - 2023年公司智能配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986.73万元,同比增长21.56%,占全年营业收入的60.94%[41] - 2023年公司光伏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148.95万元,同比增长956.53%,占全年营业收入的20.66%[4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持光伏电站累计并网容量达20.38MW,报告期内新增并网容量3.51MW[43] -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92.91万元,光伏建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56.05万元[43] - 公司已实现标准化馈线终端等产品自主研发突破,且全项合格通过中国电科院专检[41] - 公司部分配电产品已通过南方电网合格供应商审查,具备参与招投标资格[41] - 公司向新能源及储能业务领域转型成效显著,业务涵盖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等多方面[40] - 公司紧跟配电网趋势,优化产品布局,向用户前端布局并开展ODM业务合作[41] - 公司具备团队技术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能力,积累多项知识产权成果[40] - 公司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业务协同发展将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40] - 海工建设业务以大烨新能源为运营主体,船舶锦华 01、锦华 02 于 2023 年 7 月正式下水运营,报告期完成 25 台远景 8.5MW 风机吊装工作,实现营业收入 4778.51 万元[44] - 储能业务以全资子公司大烨智慧能源为主体,已完成部分储能产品自主研发并通过欧洲权威测试及安全认证[45] - 2023 年度海外储能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公司在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头部厂商有差距,但海外户储行业政策支持,成长空间广阔[45] -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电源侧及用户侧储能市场,拓宽储能业务布局[45] - 智能配电设备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等多种产品,可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46][49] - 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发电、光伏建设、海工建设业务,为用户提供绿色电力及工程服务[50] - 储能电池分为户用低压和高压储能电池,配合光伏板和混合逆变器提供用电解决方案[50] - 混合逆变器可实现并网、离网切换等功能,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效率[50] - MPP 电缆保护管适用于 10KV 以上高压输电线电缆排管,铺设施工无须大量挖泥等[50] - CPVC 电缆保护管由氯化聚氯乙烯树脂制得,适用于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领域[50] - 电气设备、光伏业务、海工业务、其他业务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6.64%、20.66%、10.79%、1.91%,光伏业务同比增长956.53%,海工业务同比增长100.00%[65] - 智能配电设备、电缆保护管、光伏发电、光伏建设、海工建设、其他产品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0.94%、5.70%、2.24%、18.42%、10.79%、1.91%,光伏建设同比增长2,820.69%[65] - 华东、华中、华北、其他区域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7.52%、33.19%、4.93%、4.36%,华中区域同比增长184.20%,华北区域同比增长357.47%[65] - 报告期内新增江苏新丰溢复合材料等4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规模分别为1.5MW、800KW、1240KW、1.2MW[65] - 智能配电业务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生产按单为主、备库为辅[53] - 新能源业务以子公司大烨新能源、大烨储能为主体,有三种经营模式[54] - 储能业务以子公司大烨智慧能源为主体,采用直销与经销结合销售模式[55] - 南通、南道、南京、淮安电站规模分别为1.48596MW、0.7926MW、1.23956MW、0.899MW,总发电量分别为1563778度、552064.8度、88143.4度[66] - 河南大洋纱线等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并网,葫芦岛连石农业等项目在建[66] - 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以电站控制权转移时点确认收入,判断依据为分布式光伏电站验收后[66] - 公司电气设备销量上涨,库存备货增加致库存量同比增49.00%[69] - 两个项目共同融资6863700元,期限7年,融资方式为融资租赁 - 直租,担保责任为连带责任保证[66] - 报告期内完成25台远景8.5MW风机吊装,海工建设业务营收4778.51万元[72] - 2023年光伏业务营收9148.95万元,同比增长956.53%,占全年营收20.66%[103] - 2023年建成并交付7个分布式光伏EPC总承包项目,营收8156.05万元[103] - 2023年海工建设业务营收4778.51万元[104] - 2023年注销4家子公司,对整体业绩无重大影响[103] - 2023年新设2家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管理有序符合预期[103] - 公司实施智能配电、新能源、储能业务协同发展战略[106] - 2024年智能配电业务将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相关技术和产品[107] - 2024年新能源业务将推进在手项目,开拓市场,布局海外户储[108] 业务经营数据 - 电气设备营业收入295092175.62元,毛利率29.50%,同比增1.06%;光伏业务营业收入91489531.95元,毛利率18.56%,同比降32.42%;海工业务营业收入47785117.08元,毛利率 -64.66%[68] - 智能配电设备生产量213048694.49元,同比增17.30%;销售量208041541.41元,同比增14.63%;库存量15225136.07元,同比增49.00%[69] - 智能配电设备生产成本186298616.61元,占营业成本比50.86%,同比增20.04%;光伏建设合同履约成本71130949.41元,占比19.42%,同比增2717.49%[71]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254682422.85元,毛利率9.47%,同比降19.14%;华中地区营业收入146989905.73元,毛利率28.45%,同比降8.32%[68] - 国家电网客户营业收入236336650.01元,毛利率32.98%,同比增1.80%;直销客户营业收入206476669.28元,毛利率 -0.68%,同比降26.28%[6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3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2.46% [73][7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2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2.97% [74] 研发情况 - 标准化FTU、标准化DTU - 分散式等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78]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00人,较2022年的81人增长23.46%,占比从20.30%提升至23.20% [79] - 2023年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