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197,956,20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59,386,861.20元(含税),占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5.24%[7] 股本情况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203,242,000股,扣除回购专户中的5,285,796.00股[7] 审计报告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7.89亿元,较2022年增长15.06%[2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较2022年增长3.86%[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亿元,较2022年增长119.47%[2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1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5.01%[29] - 2023年末总资产22.76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3.18%[2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较2022年增长4.76%[3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较2022年增加0.28个百分点[3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78,919.88万元,同比增长15.06%;归母净利润13,126.27万元,同比增长3.86%[42]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加15.06%;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加3.86%;总资产22.76亿元,较年初减少3.18%;净资产16.10亿元,较年初增加5.01%[114]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5亿元,同比增加119.47%[1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5亿元,同比增长119.4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213.75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亿元[134] 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12亿元、4.99亿元、4.48亿元、5.31亿元[33]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0亿元、0.41亿元、0.31亿元、0.49亿元[3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原因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主要系本期货款回笼增加所致[30] 产品与市场营收情况 - 2023年智能水表销售收入107,094.85万元,同比增长15.30%,占主营业务收入59.86%[42] - 2023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31,996.11万元,同比增长29.92%[42] - 2023年智能2.0产品领域总体营收同比增长超50%[46] - 2023年外贸营收超3亿元,亚太区域营收同比增长超60%[47] - 2023年热量表总营收超4,500万元,同比增长超45%,超声热量小表营收同比增长超40%[47] 非经常性损益与公允价值计量 - 2023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315,437.61元[37]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期初余额42,609,345.14元,期末余额42,298,458.51元,变动-270,439.65元[39] 综合抄表云平台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综合抄表云平台拥有近800万台在线水表,覆盖水司客户近1,100家与物业等其他客户近800家[46] 荣誉与项目进展 - 2023年8月,公司“基于NB - IoT的智能水表”获评“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银奖[43] - 2023年供水管网漏损控制DMA分区计量系统等产品开发进入测试阶段,噪音相关仪等硬件设备投入批量生产并在10余个地区试用[49] - 2023年新增拓展8个智慧水务项目与10个管道检测和非开挖修复项目,有序推进实施6个智慧水务项目与8个管道检测和非开挖修复项目[49] 产能情况 - 2023年公司配备产能已达1400万台[50] - 2023年公司配备产能达1400万台,智能表产能达460万台[113] 合作与合资情况 - 2023年公司与赛莱默(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月与邯郸市格润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邯郸市宁水物联技术有限公司[53] 公司项目推进 - 2023年6月公司启动推进六西格玛相关项目,12月落幕[57]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2024年2月公司新增“水务技术中心”与“品质中心”[59] - 2024年2月公司优化销售体系架构,国内市场划分为十一大区[107]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65] - 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全国共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完成投资近2400亿元,水利建设同比增长10.1%[67] -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12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3.36[67] - 202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出口增长0.6%,装备制造业出口总额13.47万亿元,增长2.8%,民营企业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72] 产品价格影响 - 报告期内智能表整机价格下滑约5.30%,挤压产品利润[73] 行业政策目标 - 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8%,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57%[75] - 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应急体系[76] - 深圳提出2025年将实现全城自来水可直接饮用[77] - 计划至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77] - 北京提出新建改建供水管线110公里,完成43个自建设施供水住宅小区置换任务,完成老旧供水管线消隐处理300公里[77] - 上海市水网规划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79] 公司概况 - 公司为综合性企业,聚焦智慧供水领域,涵盖1000多种型号产品,服务超2300家国内水务公司,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89]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行业集中度低且竞争充分,新进入者减少,部分末端厂家出清,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81][82] - 新一代智能水表设计和制造技术渐趋成熟,相关技术应用促进产品功能完善并获市场认可[83] - 水表产业向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型,综合性需求明显,服务和业务模式升级,集采比重提升[85][86] - 我国水表行业处于智能1.0和智能2.0水表并存阶段,电子水表是未来方向但仍存在问题[87][88] - 小口径电子水表处于区域市场培育阶段,渗透率低、增幅慢,大口径电子水表渗透率明显上升[87][88] - 目前水表计量机构95%以上是机械构件,短期内需机械和电子水表同步发展[88] 公司产品体系 - 公司硬件终端制造板块涵盖全系列民用、工业用冷、热机械水表、智能水表及多参数水表等[89] - 智能水表1.0可实现水流量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存储、远程传输等功能[90] - 智能水表2.0基于电子或电磁感应原理,适用于管网监测和DMA分区计量管理[90]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水表3.0、压力流量数据监控仪等智能硬件,以及智慧水务应用云平台等软件,还提供工程服务方案[92][93][94][99]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为智能硬件终端制造形成收入、大数据服务平台保持客户粘性、管道工程服务形成闭环[102] - 新业务板块聚焦水司痛点,针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运行优化,提供全链条闭环解决方案[102] 公司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深耕供水计量与测量领域超60年,是水计量领域领军企业,向智慧水务整体方案迈进[103] - 公司开展品牌差异化营销,智能水表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获“第五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称号[104] - 公司率先提出智能水表1.0、2.0及3.0概念,是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2023年牵头或主持制定两项团体标准[105] 公司市场与销售 - 公司销售网点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与国内2300多家水司及国际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远销80余个国家和地区[107] - 2024年4月公司获国内首张水表MID认证证书[107] - 公司执行“广覆盖”市场策略,兼顾不同客户需求,完善服务网点建设,打造服务质量评估体系[107] 公司研发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210人[110]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各类专利77件,申请软件著作权14件,取得型批证书22张,型评报告26份[111] - 公司研发人员21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18.29%[13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6972.32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90%[131] 各业务板块财务数据 - 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17.77亿元,营业成本12.62亿元,毛利率29.01%,收入同比增加15.04%[120] - 智能水表营业收入10.71亿元,营业成本7.30亿元,毛利率31.84%,收入同比增加15.30%[120] - 机械水表营业收入5.96亿元,营业成本4.48亿元,毛利率24.74%,收入同比增加10.79%[120] 产品产量、销量与库存 - 水表总产量1246.69万只,销售量1258.11万只,库存量189.38万只,产量同比增加12.03%[122] - 智能表产量482.29万只,销售量483.39万只,库存量96.52万只,产量同比增加18.18%[122] 成本构成 - 仪器仪表制造直接材料成本10.69亿元,占比84.75%,同比增长15.46%[125] 子公司设立 - 公司新设立三家子公司,分别为长子县宁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上海宁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陕西宁水智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持股比例均为100%[127]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1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2.24%;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2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0.90%[128]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2.04亿元,同比增长17.36%;管理费用9369.29万元,同比增长23.42%;财务费用 - 174.52万元[130] 资产项目情况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2336070.10元,占总资产0.98%,较上期增长124.21%[135] - 长期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391071.86元,占总资产0.02%,上期为0,因坏账冲回所致[135] - 集团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为6741.54万元,比上年末减少187.56万元,减幅2.71%[14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8年公司公开发行A股39090000股,募集资金净额596675472.53元,2023年实际投入5463.38万元,累计投入53591.76万元,未使用余额9589.51万元[142] - 年产405万台智能水表扩产项目累计投入27386.63万元,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9456.32万元,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811.58万元,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969.6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10967.55万元[143][144] 负债项目情况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11413020.92元,占总资产9.29%,较上期增长30.40%[137]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97323590.44元,占总资产13.07%,较上期减少30.51%[137]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27482818.56元,占总资产1.21%,较上期减少40.34%[137] 受限资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受限资金总额为8196149.80元[138] 投资情况 - 公司参与设立宁波江北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目标总规模47200万元,公司出资3000万元,出资比例6.36%,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实缴150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36397.07元[146][147] 子公司盈利情况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兴远仪表净利润396.77万元,慈溪宁水净利润44.81万元,宁水科技净利润 -1134.09万元[149]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智慧水务行业空间在千亿元以上,未来将爆发增长[151] 管网改造计划 - 2024年将改造10万公里以上供水、排水等领域管网[155][157] 管网漏损情况与目标 - 2022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为81.95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2.89%,部分城市高达20%以上[160] - 2025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目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不高于8%,其他不高于7%[158] 污水治理目标 - 到2025年,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158] 城镇化与管网规模 - 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65.22%,较2021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全国
宁水集团(60370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