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4872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8589亿美元有所增长[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4872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8589亿美元增长超100%[3]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净亏损3901.3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净利润为2684.1万美元[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7514.8万美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464.3万美元[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5448.8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5096.5万美元[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21618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2279.6万美元[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4.3411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4351万美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发行并流通的普通股为4788.3202万股,2022年12月31日为3858.4678万股[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6616.8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5211.5万美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计7.30261亿美元,其中现金等价物2.16181亿美元,有价证券5.1408亿美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出售有价证券摊销成本总计5.15972亿美元,未实现总收益2.1万美元,未实现总损失191.3万美元,估计公允价值5.1408亿美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出售债务证券应计利息应收款为220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0万美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7276亿美元,受限现金为56万美元,总计2.17836亿美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计费用总计1414.8万美元,主要包括工资及相关费用、研发活动费用等[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3.722亿美元,自成立以来共筹集约12亿美元资金[77] - 2023年二季度,公司通过新的股权销售协议发行121.6418万股,净收益6720万美元,剩余可售普通股约2860万美元[73] - 2023年2月,公司通过私募配售获得约1亿美元净收益[74] - 2023年5月,公司完成公开发行,毛收益约2.76亿美元,净收益约2.591亿美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7.314亿美元,预计可支撑运营至2027年下半年[81] - 2023年二季度无产品销售收入,合作收入为0,较2022年二季度减少6020万美元[95] - 2023年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570万美元,较2022年二季度增加1010万美元,增幅39%[95][96] - 2023年二季度管理费用为958万美元,较2022年二季度增加135万美元,增幅16%[95]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外部成本增加660万美元,内部成本增加340万美元[97][9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增加1410万美元,其中外部成本增加840万美元,内部成本增加560万美元[103][104][105]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增加140万美元,增幅16%;上半年增加300万美元,增幅19%[100][106] - 2023年第二季度利息收入增加590万美元,上半年增加890万美元[101][107] - 2023年上半年合作收入减少6210万美元,降幅99%[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筹集约12亿美元资金[10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总额为7.31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8亿美元有所增加[10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现金5450万美元,投资活动使用现金2.22亿美元,融资活动提供现金4.34亿美元[109][110][111] - 公司预计费用将增加,现有资金可支持运营至2027年下半年[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来租金支付为330万美元[117]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净额为952.7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66.9万美元[4] - 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市场风险敞口无重大变化[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计7.30261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779亿美元有所增加[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出售的有价证券公允价值总计5.1408亿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8976亿美元有所增加[25] - 2023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股权薪酬费用分别为1031.5万美元和1989.1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762.3万美元和1438.8万美元有所增加[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税前亏损,因递延税项资产全额估值备抵,未记录所得税收益[38] - 2023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与杨森协议相关的收入分别为0和52.1万美元,成本分别为0和5.1万美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698.326万股普通股等价物因具有反摊薄性未纳入稀释每股净亏损计算,2022年同期为292.7741万股[54] - 2023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901.3万美元,2022年同期净利润2684.1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7514.8万美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464.3万美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融资约12亿美元,累计亏损3.722亿美元[77] - 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产生大量且不断增加的费用和运营亏损[78] 公司业务与技术平台 - 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利用整合素医学专有见解,开发潜在的一流口服小分子整合素疗法[8] - 公司创建了Morphic整合素技术平台(MInT Platform),以开发具有口服给药所需特性的新型候选产品管线[8] - 公司利用MInT平台开发口服小分子整合素疗法,推进先导候选产品MORF - 057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开发[59] - 除MORF - 057外,利用MInT平台推进多个临床前项目,提名MORF - 088作为骨髓纤维化的开发候选药物[68] - 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利用整合素技术平台开发新型候选产品[8]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MORF - 057的1期研究共纳入67名健康受试者,耐受性良好,无安全信号,建立了明确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关系[60][61] - 2022年3月启动MORF - 057的2期临床项目,EMERALD - 1试验主要队列纳入35名患者,4月公布的顶线结果显示达到主要终点,RHI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6.4分,25.7%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64][65] - EMERALD - 2全球2b期随机对照试验于2022年11月开始给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主要终点评估[66] - 接近完成MORF - 057治疗克罗恩病的2b期研究设计,暂停第二代候选药物的临床前开发,专注推进MORF - 057[67] - 公司领先产品候选药物MORF - 057的1期研究共招募67名健康受试者,66名完成治疗[60] - MORF - 057的1期研究显示耐受性良好,无安全信号,药代动力学特征良好,α4β7受体占有率随剂量和研究天数增加[61][62] - EMERALD - 2试验于2022年11月开始给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中度至重度UC患者的主要终点评估[66] 公司股权与融资 - 2020年7月公司与Jefferies签订原协议,可出售最高7500万美元普通股;2021年8月修订协议,新协议最高可出售1.5亿美元普通股[10]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通过新协议发行并出售1216418股普通股,净收益约6720万美元,截至6月30日,新协议下还有约2860万美元普通股可出售[11] - 2023年2月,公司与现有投资者签订证券购买协议,私募出售848655股普通股和预融资认股权证,扣除费用后净收益约9980万美元[12] - 2023年5月,公司完成6133334股普通股包销公开发行,毛收益约2.76亿美元,扣除费用后净收益约2.591亿美元[13] - 预融资认股权证持有人行使后实益持股不得超公司普通股总数9.99%,行使价和股数会因特定交易调整[30] - 预融资认股权证按ASC 480和ASC 815评估,归类为股东永久权益,发行时估值,销售净收益中PIPE股份和预融资认股权证分别计2990万美元和6990万美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3年2月15日发行的1480198份预融资认股权证未行使,行使价0.0001美元[32] - 2023年第二季度,500000份预融资认股权证净行使,发行499998股普通股[33] - 2023年1月,A&R 2019计划下可发行普通股增加150万股,截至6月30日,有130万股可用于未来奖励授予[34] - 2023年二季度,公司通过新的市价发行计划出售121.6418万股,净收益约6720万美元,截至6月30日,还有约2860万美元普通股可售[11] - 2023年2月,公司向现有投资者私募出售84.8655万股普通股和可购买198.0198万股普通股的预融资认股权证,净收益约1亿美元[12] - 2023年5月,公司完成613.3334万股普通股的包销公开发行,毛收益约2.76亿美元,净收益约2.591亿美元[13] - 2023年2月公司私募发售PIPE股份和预融资认股权证,扣除发行费用后净收益约9980万美元,其中PIPE股份和预融资认股权证分别计入额外实收资本2990万美元和6990万美元[29][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1480198份预融资认股权证待行使,行使价为每股0.0001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行使50万份预融资认股权证发行499998股普通股[32][33] - 2023年1月A&R 2019计划下可发行普通股数量自动增加150万股,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130万股可用于未来奖励授予[34] - 2021年3月公司公开发行350万股普通股,每股70美元,扣除费用后净收益约2.3亿美元[72]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通过新的股权销售协议发行121.6418万股,净收益6720万美元,截至6月30日,还有约2860万美元普通股可售[73] - 2023年2月,公司与现有投资者达成证券购买协议,私募净收益约1亿美元[74] - 2023年5月,公司完成普通股包销公开发行,毛收益约2.76亿美元,净收益约2.591亿美元[75] 公司合作与协议 - 2022年6月艾伯维决定终止合作协议,2022年12月生效,公司确认1亿美元预付款为收入[45] - 2023年1月杨森决定终止合作协议,2023年3月生效,截至6月30日无剩余递延收入[47][49] - 自2015年6月与Schrodinger达成独家合作协议,2022年12月扩大对其软件套件的使用,2023年开始推进炎症和免疫学领域的临床验证靶点[70][71] - 公司与艾伯维和杨森的合作已结束,未来将机会性评估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4] - 2022年6月艾伯维决定终止合作协议,于2022年12月生效,公司确认1亿美元前期付款为收入[45] - 2023年1月杨森决定终止合作协议,于2023年3月生效,公司在3月确认杨森许可期权到期时剩余递延收入[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与杨森协议相关的递延收入已全部确认,无剩余递延收入[49] - 公司自2015年6月与Schrodinger有独家合作协议,2022年12月扩大对其软件的使用范围,2023年开始推进炎症和免疫学领域的额外临床验证靶点[70][71] 公司风险与展望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运营亏损,现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至少可满足未来12个月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需求[9]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目前业务受影响较小[82] - 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产生大量运营亏损,需大量额外资金支持运营和增长战略[78][80] - 公司面临生物技术行业早期公司常见风险,包括竞争、人员依赖、技术保护等[9] - 公司需大量额外资金支持运营和增长战略,预计通过股权、债务融资或合作协议等方式融资[80] - 公司受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影响,目前业务受影响较小,但未来经营业绩和流动性可能受多种因素不利影响[82] - 公司暂无获批产品,预计短期内不会有产品销售收入,未来收入主要来自潜在的合作和许可协议[83][84] 公司法律与赔偿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法律诉讼,未因赔偿义务产生损失,无重大索赔,未设相关准备金[4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因赔偿义务产生损失,无重大索赔未决,认为赔偿义务公允价值
Morphic (MORF)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