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生地产(00089) - 2023 - 年度财报
大生地产大生地产(HK:00089)2024-04-18 16: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长为马清伟,副主席为马清铿和马清扬,常务董事为马清权和马清秀[10] - 公司银行包括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香港上海滙丰银行、大生银行[10] - 公司律师为胡关李罗律师行,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黄竹坑香叶道43号TS Tower 15楼[10] - 公司股票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号铺[10] - 公司网址为www.tsld.com和www.irasia.com/listco/hk/taisangland/index.htm[10] 物业项目信息 - 早禾居由28个分层单位、41间独立屋及9间大面积独立屋组成,可销售面积从900至3,970平方呎[8] 董事会及董事相关信息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1名女性董事及8名男性董事组成[19] - 公司目标为避免出现单一性别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是选择董事的重要因素之一[19] - 执行董事马清伟、马清铿、马清扬、马清权、马清秀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23] - 非执行董事张永锐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国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姚纪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龙清(2023年5月22日获委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23] - 马清铿65岁,1981年加入公司任董事,2005年任董事会副主席[40] - 马清扬60岁,1987年加入公司,1997年任董事,2019年任董事会副主席[41] - 马清权71岁,1976年加入公司任董事,1984年任常务董事[43] - 马清秀73岁,1974年加入公司任董事,1991年任常务董事[44] - 张永锐74岁,1983年任公司董事,2004年5月21日任非执行董事[45] - 周国勋63岁,1996年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姚纪中73岁,2015年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张永锐曾为大生银行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至2017年12月1日[45] - 姚纪中曾为大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3年1月[49] - 周国勋曾为Razer Inc.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2年5月[48] - 陈龙清68岁,2023年被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银行业有逾26年经验[50] - 马桂烽32岁,2016年加入公司,是Yulan Group Limited创办人兼行政总裁,管理两家香港酒店[53] - 2023年5月22日,陈龙清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树贵退任[167] - 马清伟、马清权及周国勋将在本届股东周年常会轮值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还将提呈选举何志强为董事的决议案[1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马清伟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等权益总计164,744,839,占比57.2688%;马清铿总计8,778,269,占比3.0515%;马清扬总计18,727,占比0.0065%;马清权总计9,987,占比0.0035%;马清秀总计347,942,占比0.1210%[174] 员工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49%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为女性[19] - 公司秘书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超过15小时相关专业发展培训[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人数(连公司董事)共有253名[107] 核数费用信息 - 本年度罗兵咸永道及其他核数师审核及审核有关费用分别为港币2,246,000元及港币573,000元,非审核服务费用分别为港币798,000元及港币678,000元[27] 股东权利及相关规定 - 占全体有权于公司股东大会上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至少5%的股东,可要求董事安排召开股东特别大会[30]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常会上就决议表決的股东的总表決权至少2.5%的股东人数,或至少50名有权在该股东周年常会上就决议表決的股东,可提交书面请求在股东周年常会上动议决议[33] - 公司不须发出建议决议通知或传阅不多于1,000字陈述书,除非在股东周年常会举行前不少于六个星期或发出通知当日收到相关请求书[35] - 若股东拟提名非公司董事人士参选,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书面通知至公司注册办事处[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亏损1.644亿港元,2022年综合溢利为3.855亿港元[63] - 2023年每股亏损为0.65港元,2022年每股盈利为1.25港元[63] - 2023年综合亏损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扣除美国递延所得税项)1.36亿港元,2022年相应公允值盈利为3.49亿港元[6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估值为96.215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364亿港元或2.4%[64] - 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89.127亿港元,2022年为91.151亿港元[64] - 2023年扣除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734亿港元,2022年为1.72亿港元[84] - 撇除投资物业公允值后,2023年公司基本亏损2830万港元,2022年基本溢利3650万港元,2023年总利息支出1.457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7450万港元或104.6%[85] - 2023年香港毛租赁收入为2.80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330万港元或5.0%,预计2024年商铺和住宅单位租赁市场温和回升[91] - 2023年酒店房费及餐饮收入为1.071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540万港元或49.3%,雅格酒店及翡格酒店平均入住率分别为85.0%(2022年:76.5%)及93.1%(2022年:92.4%),日均房价分别为1142港元(2022年:869港元)及1278港元(2022年:806港元)[92] - 2023年美国Montgomery Plaza毛租赁收入为701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340万港元或4.6%,截至年底办公室出租率缩至65%[92] - 2023年公司出售葵涌胜华大厦两处物业,所得款项总额为1750万港元,总出售盈利为310万港元,款项用于增强营运资金[9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增加600万港元至25.8亿港元(2022年:25.74亿港元),总权益减少2.024亿港元至89.127亿港元(2022年:91.151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8.9%(2022年:28.2%)[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性开支为3650万港元(2022年:4690万港元),资本承担为1930万港元(2022年:1410万港元)[9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25.62亿港元(2022年:25.74亿港元)以账面价值8.1024亿港元(2022年:8.3724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土地及楼房及其租赁收入作抵押[10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银行贷款一年内到期偿还金额为11.43206亿港元(2022年:6.9231亿港元),第二年到期偿还金额为3.23亿港元(2022年:12.22876亿港元),第三年至五年内到期偿还金额为7.42397亿港元(2022年:3.78851亿港元)[10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2022年:无)[103] - 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6港元(2022年:0.14港元),合共1726万港元(2022年:4027.4万港元),已在2023年9月13日派发[155] - 2023年末期股息建议每股普通股0.06港元(2022年:0.06港元),合共1726万港元(2022年:1726万港元)[155] - 2023年股息合计每股普通股0.12港元(2022年:0.20港元)[156] - 2023年慈善及其他捐款金额为273.4万港元(2022年:362.9万港元)[15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6.10309亿港元(2022年:5.39876亿港元)[16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核心物业租赁业务毛租赁收入较去年小幅增加2.9%,酒店及餐饮业务收入增加3540万港元或49.3%,年内总收入增加4720万港元或10.7%至4.871亿港元[84] 市场及风险相关信息 - 市场预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未来三至六个月保持稳定或下降,希望香港利率2024年下半年开始下降[65] - 2023年市场风险高,经济及地缘政治环境波动、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等致全球市场经济不确定性与风险存在,香港银行多次调高贷款利率阻碍房地产需求[121] - 2023年财务风险高,集团可能面对利率风险及资金流动风险,贷款融资以浮动利率计息,受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波动影响[125] - 2023年策略风险中等,世界各地与可持续发展或环境、社会及管治事项相关的监管制度收紧,公众期望增加[128] - 2023年资讯科技风险低,集团可能面对网络安全风险对业务营运造成的干扰[133] 风险应对措施 - 应对市场风险,公司定期进行营运检讨,采用多元化和灵活的租赁,更频繁检视定价策略,为租客提供短期支持等[121] - 应对财务风险,公司监察金融市场状况及财务需要,采取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安排不同来源、不同条款及不同年期的贷款等[125] - 应对策略风险,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团队,考虑在旗下物业实施相关策略,持续评估业务获取认可及认证的资源充足性[128] - 应对资讯科技风险,公司不时检讨及更新资讯保安政策,实施防火墙等安全措施,持续审查资讯科技基础设施和系统等[133] - 公司为应对市场风险,与物业代理保持密切联系,视情况尽早与租户开始续约并保持开放沟通渠道[121] - 公司为应对资讯科技风险,年内采用自动安全意识平台进行使用者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33]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公司设有年报等公司通讯、网站、股东大会等多个与股东沟通的渠道[70][72]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依据COSO《内部监控–综合框架(2013年)》订立,董事会负责最少每年一次对系统效能进行检讨[73][74] - 审计中识别的关键审计事项为有关投资物业估值[83] - 集团资本结构与去年年报相比并无重大变动[97] - 集团贷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以港元及美元为币值,并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2023年12月31日并无任何外币对冲活动[99][100] - 审核委员会在2024年3月开会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确认系统足够及有效[138] - 集团已采取不同程序及措施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包括提高保密意识等[139] - 集团委聘邦盟汇骏环境顾问有限公司为本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提供有限度保证[148] - 本年度内公司无赎回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或出售公司股份[16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物业投资,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三十三[15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信息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有2022年同期比较数字[17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参考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78] - 2023年香港办公室及营运地点贡献集团约86%的收入,报告未包括美国分部环境及社会数据,报告范围与上一年无变动[181] - 集团使命是向租户及酒店宾客提供服务,维持盈利能力和业务增长,提供生活体验,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理念融入风险管理系统[183] - 董事会对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负责,成立工作小组协助制定实施策略等,每年至少与工作小组开会一次[184]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评估及管理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结果每年报告董事会检讨[185] - 董事会至少每年一次追踪、检讨及跟进主要环境、社会及管治事项的实现情况[185] - 集团确定23个透过运营对环境及社会产生影响的可持续发展主题[189] - 集团通过向内部及外部持份者进行网上调查,得出每个持份者类别的平均得分,确定主题重要性[192] - 董事会已审阅并验证重要性流程及对事项的重要性评估[194] - 集团与雇员、租户及客户等广泛持份者交流[199] - 集团设立多种参与渠道,维持正式及非正式渠道与持份者沟通[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