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港湾数字产业资本有限公司,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86][91] - 公司为投资公司,股份自1999年10月27日起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1][1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创兴银行有限公司,代管人是创兴银行有限公司[5] - 公司投资经理是恒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核数师是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经审核综合亏损净额约为1480万港元,2022年为4410万港元;每股亏损约为0.05港元,2022年为0.16港元;董事会不推荐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10][14] - 2023年上市股本投资已变现亏损净额约为2360万港元,2022年为4700万港元;未变现收益约为680万港元,2022年为2990万港元[12][1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521亿港元(2022年:1.68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200万港元(2022年:740万港元)[41][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综合资产净值为0.60港元(2022年:0.66港元),按集团资产净值约1.703亿港元(2022年:1.851亿港元)及已发行股份计算[41][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尚未偿还之银行借款(2022年:无),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5%(2022年:0.8%)[42][45]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滙隆控股拥有人应占经审核综合亏损为1.12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滙隆控股投资公允值占集团总资产比例约为15.0%;本年度内,集团于滙隆控股投资未变现亏损约为2220万港元[24][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中国集成拥有人应占经审核综合亏损为294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中国集成投资公允值占集团总资产比例约为11.1%;本年度内,集团于中国集成投资未变现收益约为1260万元人民币[27][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讯传媒拥有人应占经审核综合亏损为82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财讯传媒投资公允价值占集团总资产比例约为8.5%;本年度内,集团于财讯传媒投资未变现亏损约为120万港元[28][30] - 本年度集团上市证券亏损约1680万港元,其中处置上市证券净实现亏损约2360万港元,上市证券净未实现收益约680万港元[31] - 本年度上市证券亏损约1680万港元,其中出售上市证券已变现亏损净额约2360万港元,未变现收益净额约680万港元[34] 投资组合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主要包括32家公司的上市股份,价值1.124亿港元,占集团综合资产净值约66.0%;对一家上市公司的非上市债券投资,价值1820万港元,占集团综合资产净值约10.7%[1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包括32间公司上市股份组合1.124亿港元及一间上市公司非上市债券投资1820万港元,分别占集团综合资产净值约66.0%及10.7%[21] - 董事会将维持多元化投资组合,涵盖金融、消费品及服务、媒体、建筑、采矿等多个业务领域[17] 具体投资项目情况 - 2023年集团对AMCO的债券投资价值增加约110万港元[20] - 基于AMCO 2023年上半年中期报告,其资产净值约为365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040万港元[19] - 2023年,集团于雋泰债券投资价值增加约110万港元,雋泰股份估值约为1820万港元[22] 市场行情相关 - 2023年1月恒生指数月涨幅10.4%,过去三个月累计涨幅近50%,最高点为1月下旬的22,688点,最低点为12月中旬的16,228点,12月31日收于17,047点,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781点下跌13.8%[61] - 2023年纳斯达克、标准普尔500及道琼斯指数分别增加约43.4%、24.2%及13.7%[63][66] 市场趋势预测 - 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通胀率下降,美联储自年中开始降息,每次会议下调25个基点,年底联邦基金目标区间达4.00%-4.25%,量化紧缩按每月950亿美元进行,全年移除约1万亿美元[64][66] - 2022年开始的美国净移民率激增将持续至2026年,预计扩大劳动力并促进经济增长[64][66] - 据IMF2024年2月报告,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约5%,2024年及以后动力减弱,2028年降至3.4%,2024年实际GDP增长从去年估计的5.4%放缓至4.6%[65][67] 公司业务及发展策略 - 集团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投资于香港及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87][92] - 2024年全球投资环境风险与机遇并存,公司将关注市场动态,采取保守投资方式[68][70] 公司人员相关 - 沈洁兰女士62岁,2014年11月任公司执行董事,持牌从事第9类受规管活动[73][75] - 叶颖女士42岁,2021年11月及2022年1月分别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在内地金融行业经验丰富[74][76] - 胡晓婷女士于2023年11月2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叶颖女士及洪祖星先生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愿膺选连任[108][11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6名雇员(2022年:17名),薪酬按表现等标准厘定,福利包括医保、强积金及购股计划,薪酬政策无重大变动[49][53]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 - 集团投资需遵守公司章程限制和香港上市规则,2023年及报告日,集团投资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98] - 公司2023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除守则条文第C.2.1条[167][171]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3年已遵守规定准则[174][176] - 2023年全年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179][183] - 董事会已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书面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独立[180][183]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具体任期,须根据公司章程细则在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及重选[181][183] 公司会议及委员会相关 - 审计委员会由余达志先生、洪祖星先生及钟辉珍女士组成,余达志先生为主席,已审阅集团2023年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57][160] - 董事会成立三个董事委员会,即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87][189] 公司其他事项 - 本年度全球股票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集团上市投资表现相应提升[12][15] - 本年度公司并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48][52] - 2023年及年报日期,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60] - 2023年公司未签订外汇对冲合约,12月31日无未完成外汇对冲合约(2022年:无)[56] - 2023年公司无外币对冲合约,12月31日无未平仓外币对冲合约[59] - 集团通过开展纸张回收和设置电脑自动节能模式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率[97] - 集团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鼓励参加专业考试等,提供有竞争力薪酬并每年评估绩效[99] - 公司过去五个财政年度已公布业绩、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第172页[100][104] - 公司股本于本年度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0[106][109] - 公司储备于本年度内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107][110] - 本年度内集团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雇员酬金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0(a)及10(b)[115][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有须予披露权益或淡仓[116][120] - 除“购股权利计划”披露外,本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使董事获益安排,董事等无认购证券权利[122][125] - 本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董事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123][126] - 报告日期,无董事及联系人于竞争业务有权益及利益冲突[124][127]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1所述购股权利计划外,本年度内无股权挂钩协议[130] - 2023年1月1日持有购股权数目为55330000份,12月31日为49750000份,年内注销/失效5580000份,无购股期权行使[137][138] - 2023年1月1日根据计划授权可供授出之购股权总数为28118168份,因购股期权计划于4月失效,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无购股期权可供授出[140][144] - 2023年因根据计划授权授出之购股期权而可能发行之股份数目除以同年已发行股份之加权平均数为0%[141][144]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投保责任保险[132] - 公司本年度内及年末无存续将或可能导致发行股份的股权挂钩协议[133] - 公司无管理合约[134] - 公司为全体员工提供强积金退休福利计划,雇主及雇员须强制供款且供款即时归属[142][145] - 本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43][146] - 2023年12月31日无主要股东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48][152]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披露外,本年度集团无重大关联方交易,董事不知悉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49][153] - 洪祖星先生于2023年6月16日退任米格国际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余达志先生自2024年2月1日起任中国华泰瑞银控股执行董事[159][161] - 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退任并愿获续聘,续聘决议将提呈应届股东周年大会[163] - 自2016年8月1日吴志凯先生辞任后未委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叶颖女士自2022年1月3日起任董事会主席[168][171] - 年报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董事无关联[175][177] - 沈洁兰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8次(全年最多8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全年最多1次)[194] - 叶颖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8次(全年最多8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全年最多1次)[194] - 胡晓婷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2次(全年最多5次),出席股东大会0次(全年最多1次),于2023年11月20日辞任[194] - 洪祖星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8次(全年最多8次),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3次(全年最多3次),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全年最多1次),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全年最多1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全年最多1次)[194] - 钟辉珍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8次(全年最多8次),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2次(全年最多3次),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全年最多1次),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全年最多1次),出席股东大会0次(全年最多1次)[194] - 余达志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8次(全年最多8次),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3次(全年最多3次),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全年最多1次),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全年最多1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全年最多1次)[194] - 全体董事均参与适当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公司已获各董事确认[197][198] - 候选人选拔基于公司提名政策,最终决策考虑其对董事会的价值和贡献[200] - 董事会职责包括拟定企业策略、监督管理层表现、审阅内部监控成效及编制批准财务报表[184] - 集团本年度亏损情况及公司和集团事务状况分别载于第99、172及100 - 101页综合财务报表[88][93] - 公司2023年未支付中期股息,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末期股息,2022年同样未支付[88][93] - 公司业务回顾及未来发展可参考第4至14页“主席报告及管理层讨论及分析”[89][94] - 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可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7[90][95]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获证券经纪授出保证金信贷,以上市投资作担保,未动用该等信贷[47][51] - 处置上市证券净实现亏损约2360万港元,包括处置中国电子钱包支付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投资实现亏损约2630万港元和处置CBK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投资实现收益约290万港元[32] - 上市证券净未实现收益约680万港元,为未实现收益约4550万港元减去未实现亏损约3870万港元[33] - 未变现收益约4550万港元,主要来自中国钱包支付集团有限公司(2450万港元)和中国集成控股有限公司(126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3870万港元,主要来自滙隆控股有限公司(2220万港元)和亚洲杂货有限公司(780万港元)[35][38]
港湾数字(00913)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