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利息支出总额为11,898千港元,较2022年的7,595千港元增长56.6%[3] - 2023年公司银行借款及透支利息支出为10,614千港元,较2022年的6,238千港元增长70.2%[3] - 2023年公司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663千港元,较2022年的381千港元增长74.0%[3] - 2023年公司银行费用为621千港元,较2022年的976千港元下降36.4%[3]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053,034千港元,较2022年的1,233,148千港元下降14.6%[141] - 2023年毛利为551,311千港元,较2022年的770,755千港元下降28.5%[141] - 2023年经营溢利为43,553千港元,较2022年的76,560千港元下降43.1%[141] - 2023年除税后溢利为19,949千港元,较2022年的45,835千港元下降56.5%[14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84港仙,较2022年的8.71港仙下降67.4%[141] - 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为107,633千港元,较2022年的-582,440千港元显著改善[144]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27,582千港元,较2022年的-536,605千港元大幅改善[14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124,663千港元,较2022年的-528,438千港元显著改善[144]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34,040千港元,较2022年的2,130,394千港元增长4.9%[148] - 2023年无形资产为1,076,6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023,494千港元增长5.2%[148] - 2023年存货为298,106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222千港元增长19.6%[148] - 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1,0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89,301千港元下降9.7%[148]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1,960,598千港元,较2022年的1,842,524千港元增长6.4%[149]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38,9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924,107千港元增长6.0%[149]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78,357千港元,较2022年的-81,583千港元改善3.9%[149]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为73,430千港元,较2022年的73,897千港元下降0.6%[149] - 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中的公平值变动为140,536千港元,主要来自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财务资产[153] - 2023年公司支付2022年末期股息5,888千港元及2023年中期股息4,711千港元[153] - 2023年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30,785千港元,较2022年的67,861千港元下降[162]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56,307千港元,较2022年的38,857千港元增加[162]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194千港元,较2022年的113,642千港元减少[162] - 2023年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之财务资产之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572千港元,较2022年的46,360千港元大幅减少[162] - 2023年经营业务产生之现金净额为110,082千港元,较2022年的283,634千港元下降[162] - 2023年已确认减值亏损为32,964千港元,较2022年的2,022千港元大幅增加[162] - 2023年利息开支为11,277千港元,较2022年的6,619千港元增加[162] - 2023年已付所得税为9,54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9千港元增加[162] - 2023年经营所产生之现金为130,025千港元,较2022年的276,988千港元下降[16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5,218千港元,较2022年的256,053千港元有所减少[163] - 2023年新增贷款为104,266千港元,较2022年的60,000千港元增加[163] - 2023年偿还贷款为68,933千港元,较2022年的151,880千港元减少[163] - 2023年已付股息为10,599千港元,较2022年的24,142千港元减少[16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1,697千港元,较2022年的101,015千港元减少[163]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7,528千港元,较2022年的189,301千港元减少[163]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1,053,034,000港元,同比下降14.6%,主要由于部分产品许可权到期及表现下滑[191] - 公司2023年毛利为551,311,000港元,同比下降28.5%,主要由于进口产品供应价格上涨及集采产品利润率较低[193]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为219,849,000港元,同比减少37.5%,但仍保持对研发的重视[193]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84港仙,同比下降67.4%[187] - 公司2023年每股股息总计为1.8港仙,同比下降10.0%[177] - 公司2023年参与集采计划,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和那曲肝素钙注射液销售额分别为22,100,000港元和82,700,000港元,占总收益约10.0%[192] - 公司2023年布累迪宁™和菲普利®销售额分别突破100,000,000港元和200,000,000港元,同比增长18.9%和11.3%[191] - 公司2023年曲特恪®销售额同比增长219.3%,主要得益于纳入医保药品目录[191] - 公司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38,955,000港元,同比增长6.0%[177] - 公司毛利较上一年度减少28.5%,主要由于进口产品供货价上升和纳入药品集采计划的产品利润率较低[196] - 公司用于研发活动的战略性投资为219,849,000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37.5%[196] 董事及高管薪酬 - 2023年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总薪酬为32,861千港元,较2022年的10,264千港元增长220.2%[7] - 2023年公司执行董事季小芳总薪酬为12,176千港元,较2022年的5,092千港元增长139.1%[7] - 2023年公司执行董事李婷妮总薪酬为13,198千港元,较2022年的7,000千港元增长88.5%[7] - 2023年公司非执行董事季小弄总薪酬为6,538千港元,较2022年的2,776千港元增长135.5%[7] - 2023年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总薪酬为1,249千港元,较2022年的1,248千港元基本持平[7] - 2023年公司五名最高薪酬人员中包括三名董事,较2022年的两名有所增加[19] - 公司五名最高薪人士中,三名为董事,其薪酬总额为5,559千港元,较2022年的8,064千港元有所下降[60] 股东沟通与公司治理 - 公司在2023年与分析师和投资者举行了两次电话会议,地点位于香港办事处[25][27] - 公司已审查并确认其现行股东沟通政策仍然合适且有效[26][27] - 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10%的已缴足股本[29] - 公司于2023年4月17日提议修订公司章程,并于2023年5月17日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特别决议案[33]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允许公司以实体会议、混合会议或电子会议方式举行股东大会[33]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拟备综合财务报表[91] - 公司董事负责评估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并在适用情况下披露与持续经营有关的事项[91] - 公司治理层负责监督集团的财务报告过程[92] - 公司的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详情载于“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一节[97]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的关系详情载于“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的关系”一节[97] - 公司遵守对其具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法规的详情载于“企业管治报告”一节[97] 财务报表与审计 - 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36] - 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包括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表、损益表、权益变动表及现金流量表[36] - 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已通过独立审计,审计意见认为其符合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要求[36]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收益确认,具体内容可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7及8[40] - 公司对收入确认的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关键内部控制、评估会计政策的适用性和一致性,并抽查销售记录和交付记录[41] - 公司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评估了资本化条件的合理性,并测试了资本化支出的文件依据[47] - 公司对商誉的减值评估基于现金流预测中的关键假设,包括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和贴现率[51] - 公司对无形资产的减值评估涉及对开发项目的进展和未来前景的讨论与面谈[47] - 公司对退休福利的估值评估了独立外部估值师的独立性和能力,并验证了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相关性[44] - 公司对非上市投资的减值评估被独立审计师认为合理[83] 投资与资产 - 公司2023年未上市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36亿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71%[53] - 公司对未上市投资的公允价值评估采用市场可观察输入和不可观察输入,并归类为公允价值层次结构的第三级[52] - 公司非上市投资以公平值计量为136百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的4.71%[56] - 公司非上市投资的估值由独立合资格估值师进行,估值结果可能因不同估值技术和假设而有显著差异[81] - 公司采用市场法、收入法及参考基金管理人所报的相关投资组合价格来确定非上市投资的公平值[83] - 公司2023年无形资产总额为10.77亿港元,其中7.95亿港元为资本化开发支出,2.82亿港元为专利费[44] 税务 - 公司2023年香港利得税为5,416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597千港元,总计12,013千港元[67] - 公司2023年未确认的税项亏损约为1,05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91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2]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010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008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018港元[97] 业务与市场 - 公司在中国医药行业已有超过25年的经营历史,专注于心血管、女性健康、儿科、罕见病、肿瘤、皮肤科和产科等关键疾病领域[124][126] - 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推广超过25种专利、仿制及引进医药产品[125][129] - 公司在合肥和广州设有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设施,生产外用凝胶、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和眼用凝胶等产品[127] - 公司计划在泰国设立办事处,以拓展泰国市场的销售和分销活动[127] - 公司已与超过20家国际公司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125] - 公司拥有超过40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产品,涵盖自主研发和从美国、欧洲及日本公司引进的开发、商业化和制造权利[126] - 公司在中国内地设有重庆、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分支机构,覆盖大部分省份和城市的销售网络[127] - 公司的使命是成为亚洲成功的生物制药集团,提供创新产品以对抗疾病并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128] - 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泰国设有销售及分销网络,覆盖多个重要疾病领域[169] - 公司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设有符合GMP的生产厂房,生产凝胶剂、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等产品[169] - 公司在中国广州市南沙区设有药厂,开发及生产药片及胶囊[169] - 公司目前有超过40种产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涵盖心血管、女性健康、儿科等多个领域[169] - 公司药物研发管线包含超过40个项目,涵盖心血管、女性健康、儿科、罕见病、皮肤病、产科和肿瘤等主要治疗领域[200] - 子公司中国肿瘤焦点有限公司(COF)在免疫肿瘤领域取得显著进展,Socazolimab获得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治疗的有条件批准[200]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的14.0%,较2022年的13.7%有所增加[110]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58.5%,较2022年的67.4%有所下降[111] - 公司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18.5%,较2022年的23.4%有所下降[111] 股份与证券 - 公司年内没有发行、回购或注销股份的变动[100] - 公司年内没有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8] 退休福利 - 公司2023年退休福利支出为1.1亿港元,基于贴现率、薪金增长率和预期寿命等假设[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