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41,806,532.85元,较2022年增长31.07%[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091,849.31元,较2022年增长9.48%[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7,695,165.41元,较2022年增长12.89%[2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924,782.54元,较2022年下降0.55%[24]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544,589,389.03元,较2022年末增长281.76%[24]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64,009,758.59元,较2022年末增长341.48%[24] - 2023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5315659.97元、10034979.76元、8387704.77元[31] - 2023 - 2021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分别为6219294.38元、3175560.18元、1853698.07元[31] - 2023 - 2021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 - 85851.40元、35035.46元、 - 209047.97元[31] - 2023 - 2021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分别为660411.78元、1017267.03元、499417.67元[31] - 2023 - 2021年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1712830.83元、2068372.11元、1525512.83元[31] - 202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10396683.90元、12194470.32元、9003153.54元[31] - 2022年度重新界定非经常性损益后,扣除所得税后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减少512836.88元[31] - 2021年度重新界定非经常性损益后,扣除所得税后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减少335244.80元[3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41,806,532.85元,2022年为260,780,991.31元,同比增长31.07%[53] - 2023年CRO行业营业成本174,533,801.52元,毛利率48.9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0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4.89%,毛利率同比下降1.44%[54] - 2023年销售费用4,536,071.16元,同比增长2.12%;管理费用20,674,727.06元,同比增长65.09%;财务费用 -4,614,782.56元,同比增长418.92%;研发费用34,521,095.42元,同比增长116.21%[61]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389人,较2022年的285人增长36.49%,占比87.42%,较2022年提升0.26%[63]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36,529,315.1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69%,较2022年的6.71%显著提升[64]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008,219.68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5.50%[6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3,773,546.43元,同比增长32.92%,现金流出小计251,848,763.89元,同比增长47.05%[66]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032,700,624.84元,较2022年变动2,073.07%,主要因购买金融资产增加[66]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8,118,066.31元,较2022年变动 -856,865.06%,主要因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66][6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7,342,224.01元,同比增长172.85%[66] - 2023年投资收益2,433,044.4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03%,主要系大额存单收益[69] - 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786,249.9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16%,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9] - 2023年末货币资金253,496,974.51元,占总资产比例16.41%,较年初占比下降29.60%[71] - 2023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902,812,997.72元,占总资产比例58.45%,年初为0[71]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1,389,415,974.80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1,147,732,019.19元增长21.06%[74] - 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13,133.34万元,净额102,430.09万元,已累计使用34,520.7万元[79] - 2023年末应收账款53,022,765.54元,占总资产比例3.43%,较年初占比下降4.83%[71] - 2023年末合同资产75,293,467.41元,占总资产比例4.87%,较年初占比下降7.59%[71] - 报告期初公司资产总额40,460.04万元,负债总额7,298.34万元,资产负债率18.04%[188]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54,458.94万元,负债总额8,057.96万元,资产负债率5.22%[188] 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2,058,423.64元、92,933,998.98元、75,661,205.43元、101,152,904.80元[2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987,178.21元、28,833,380.27元、23,490,906.05元、30,780,384.78元[2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4,887,178.21元、26,523,351.63元、19,419,158.07元、26,865,477.50元[2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073,451.90元、32,604,561.45元、13,797,168.67元、22,449,600.52元[26]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我国三大市场终端药品销售规模从2011年的809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7736亿元,2023年上半年增长至9655亿元[36] - 2018 - 2022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从388亿增长至80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9%,预计至2027年约增长至1923亿元[39] 公司业务项目数据 - 公司自2015年“722临床试验核查”政策发布以来,累计承接超700项药学和临床研究服务项目[48] - 公司凭借技术和服务,成功获取受理号265个,通过国家局现场核查或免核查140次,成功获批124个[48] - 公司涉及超过30种特殊涉及项目品种数[4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为超300家客户提供药学研究、临床试验或相关一体化研发服务[49] 公司业务模式与能力 -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企业之一[43] - 公司涵盖临床试验各阶段,与多家机构建立共建研究试验室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47] - 公司提供“药学研究服务+临床研究服务”综合服务,各环节相互支撑,有规模和协同效应[47] - 公司服务于药物研发的药学和临床研究阶段,盈利模式包括客户委托研发、研发技术成果转让、共同研发[45] 公司技术与设施 - 公司实验室配备多台LC - MS/MS、GC - MS、ICP - MS、HPLC等先进检测设备[49] - 公司采用ThermoWstsonLIMS7.6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私有云管理模式及全新的6S管理方式[49] - 公司构建了外用制剂研发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50]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 - 2023年临床研究服务收入243,686,889.98元,占比71.29%;药学研究服务收入60,452,446.00元,占比17.69%;其他收入37,667,196.87元,占比11.02%[53] CRO行业成本结构 - 2023年CRO行业服务采购成本119,582,105.27元,占比68.52%;直接人工成本36,176,914.86元,占比20.73%;直接材料成本8,084,630.57元,占比4.63%;间接费用成本10,690,150.82元,占比6.12%[57] 客户与供应商数据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98,861,202.13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8.92%[58]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91,348,433.7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4.55%[59] 公司在研药品进展 - 公司针对帕金森病治疗的医保甲类品种已完成BE,处于申报准备中[62] - 公司多款药品预计带来新增收益,如22BL5治疗局灶性癫痫继发全面性发作有效率达61%[6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3年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4,974.85万元,直接投入项目3,545.85万元,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6,000万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管理产品期末余额54,500.00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3,814.27万元[79] - 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0,39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314.62万元,投资进度40.38%[81] - 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项目预计2026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21.26万元[8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8000万元,累计投入2206.08万元,投入比例27.58%[8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48398万元,累计投入18520.7万元[82]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54032.09万元,其中16000万元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82] - 合计承诺投资102430.09万元,累计投入34520.7万元[82] - 药物研发及药代动力学工程中心项目预定可使用日期由2024年8月14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82] - 超募资金54032.09万元,其中16000万元(占比29.6120%)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截止2023年12月31日已完成[82] - 截至2023年9月20日,公司用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4974.85万元(不含税),支付部分发行费用435.47万元[83] - 报告期内完成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资金15410.32万元,含预先投入募集资金14974.85万元、发行费用435.47万元[83]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68314.27万元,其中54500万元用于购买保本收益现金管理产品[83]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发展以“医药CRO”向“医疗健康CRO”转型为总体思路,将形成“国际化、数智化、平台化”的医疗健康CRO[87] - 公司将瞄准国际市场,探索海外业务落脚点及搭建模式,加快新老业务走出去步伐[87] - 公司将探索数智化创新模式,为CRO业务赋能,加强安全与风险管理并为决策提供优化支持[88] - 公司将丰富技术孵化平台,加大自研项目研发投入,实现产业链横向拓展[88]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生物等效性研究和仿制药的药学研究,在I - IV期临床业务方案设计能力与可比公司有差距,未掌握创新药药物发现关键技术[89] - 国家药品监管政策影响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及注册申报进度,进而影响临床CRO企业经营业绩[90] - CRO行业收入高度依赖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若医药行业增长放缓,公司业务将受不利影响[90] - 公司处于成长期,业务规模偏小,若无法拓展I - IV期临床研究等领域业务,抗风险和成长性将受冲击[91]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但会因项目不同及市场等因素产生波动[91] - 随着业务量增加,公司资产和经营规模提升,若管理机制不匹配,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盈利下降风险[92] 公司治理结构与运作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采取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98]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设6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2名,召开8次董事会[99] -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设3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1名,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100] - 公司建立健全股东大会
万邦医药(3015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