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涵盖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6] - 公司股票简称中环环保,代码300692[8]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伯中[8] - 公司注册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阜阳北路948号中正国际广场一幢办1608室,邮编230041[8] - 公司办公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连路1120号中辰未来港B1座22 - 23楼,邮编230051[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ahzhhb.cn/,电子信箱为zhhb@ahzhhb.cn[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8] - 签字会计师姓名为郭凯、霍金凤、张超[8] -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3]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14,455,58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3] - 公司以414,455,58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16,578,223.2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33]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839,351,545.26元[133]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8.14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0.58%[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6.92%[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37.53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45.53%[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25.82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46.84%[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66.34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1.39%[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51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2.51%[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58.70万元,2022年为522.92万元,2021年为369.91万元[14]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1亿元、2.11亿元、2.03亿元、1.99亿元[1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60.39万元、3266.54万元、2860.86万元、208.43万元[1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85.09万元、1790.23万元、3164.81万元、 - 714.31万元[11]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13.87万元,同比下降30.58%[34]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96.23万元,同比下降36.92%[34]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25.82万元,同比增长246.84%[34] - 2023年环境工程业务收入与2022年同比下降83.66%[34] - 2023年水务运营收入与2022年同比增长21.93%[34] - 2023年垃圾发电收入与2022年同比下降8.34%[34] - 2023年因应收账款上升造成坏账计提减少同期利润3,165.88万元[34] - 2023年比2022年多计提可转债财务费用影响当期利润1,218.13万元[3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8.14亿元,同比减少30.58%,水处理行业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21.93%,工程建造行业收入0.82亿元,同比减少83.66%,固废处理行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减少8.34%[36] - 2023年水处理、工程建造、固废处理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占比分别为49.01%、13.89%、37.10%,同比增减分别为18.68%、-84.25%、10.18%[38] - 2023年销售费用288.97万元,同比减少29.87%[40] - 2023年管理费用5969.54万元,同比增加13.16%[40] - 2023年财务费用1.30亿元,同比增加12.48%[40] - 2023年研发费用1858.87万元,同比减少33.38%[40]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69人,较2022年的83人减少16.87%,占比6.71%,较2022年的8.07%减少1.36%[6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8,588,681.7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8%,2022年投入金额27,902,394.12元,占比2.38%,2021年投入金额27,214,579.04元,占比2.33%[60]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占研发投入和当期利润比重均为0%,2022年和2021年情况相同[60] - 2023年研发人员本科23人较2022年减少20.69%,硕士21人较2022年减少19.23%,博士1人无变化,本科及以下24人较2022年减少11.11%[60] - 2023年研发人员30岁以下11人较2022年减少54.17%,30 - 40岁31人较2022年减少20.51%,40岁以上27人较2022年增加35.00%[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88亿元,同比减少39.12%;流出6.07亿元,同比减少45.17%;净额8125.82万元,同比增加246.84%[6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8.42亿元,同比增加213.80%;流出9.08亿元,同比减少8.08%;净额-6537.72万元,同比增加90.91%[6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74亿元,同比减少58.57%;流出10.74亿元,同比减少13.37%;净额-1.99亿元,同比减少122.89%[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83亿元,同比减少204.69%[61] - 投资收益1250.7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52%;资产减值359.82万元,占比3.03%;信用减值3587.63万元,占比30.17%[62][63][64] - 货币资金年末2.33亿元,占总资产3.51%,年初4.59亿元,占比6.82%;应收账款年末7.93亿元,占比11.95%,年初5.36亿元,占比7.98%[65][66] - 固定资产年末4.43亿元,占比6.68%,年初1.13亿元,占比1.68%;在建工程年末243.84万元,占比0.04%,年初2.57亿元,占比3.83%[67][68] - 长期借款年末16.02亿元,占比24.16%,年初13.71亿元,占比20.39%[69] - 报告期投资额9.33亿元,上年同期11.85亿元,变动幅度-21.24%[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受限资产账面余额29.58亿元,账面价值28.12亿元[73] - 2023 - 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总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81%、50.38%、41.37%,客户集中度较高[93] - 2023 - 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5651.90万元、56908.34万元、39913.60万元,应收账款规模较大[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2.85%[93] 行业政策与市场数据 - 2022年全国污水处理总量达626.89亿立方米,13527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2.16亿吨/日[16] - 2017 - 2022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由901亿元增长到1234亿元,同比2021年上涨10%[16] -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16] - 2023年国家推动2700余个县(市、区)编制印发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推广7个治理案例[16] - 截至2022年底,全国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40%[16] - 2023年中央财政对纳入支持范围的城市,根据情况给予2亿元、1亿元、5000万元分档定额奖补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6] - 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应达每日约80万吨[18] - 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3291亿元,其中供水投资713亿元占比22%,排水投资1905亿元占比58%,污水及再生处理投资673亿元占比20%[18] - 我国危废综合利用处理量从2011年的2690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8461万吨,2022年我国危险废物申报产生量已超1亿吨[18] - 2023年中央财政对纳入支持范围的城市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按项目投资额和申报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总面积,给予2亿、1亿、5000万元的分档定额奖补[20] - 到2035年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覆盖和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22] 公司业务与资质 - 公司拥有10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3500吨/日的垃圾处理能力以及7.5万吨/年的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能力[25]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项,已授权和登记的分别达85项和17项[25] - 公司持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顶级行业资质,荣获多项重要资质和荣誉[25] - 公司是集多业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和解决方案[26] - 水环境治理业务包括市政污水、农村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26] - 市政污水、农村污水处理通过多种模式提供全流程服务[26] - 工业废水处理为客户提供各类工业废水系统性解决方案[26] - 公司业务包括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污水管网建设运维、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焚烧发电及固废资源化处理、新能源业务[27][28] - 经营模式有投资运营服务、工程承包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拥有多项资质[29][30] -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驱动、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驱动、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驱动[31]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生态环保行业企业发展,推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完善[31] - 公司业务覆盖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新能源光伏发电,能提供跨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31] - 公司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已拥有近百项知识产权[31] - 公司是大环保、全方位环境治理系统服务商,在多领域有丰富经验和项目业绩[32] - 公司拥有行业最高资质,提升了承接项目的能力[32] - 公司积极布局光伏业务,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自给率[28] - 公司投资氢能源电池业务和催化加热器产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活力[29] - 公司拥有省市级创新平台和团队,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33] - 公司在工业废水治理及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明显[33] - 2023年公司污水处理运营能力增强,固废处置业务产能快速增长,建设板块各项目按计划完工[35] - 公司收购济源市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拓宽固危废综合处置产业领域[35] - 公司产品“污水深度脱氮自养反硝化滤池”入选相关推介目录,参与编制的多项标准已发布实施或获批立项[35] - 2023年节能环保工程类新增订单金额3.89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3.36亿元[37] - 2023年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新增订单投资金额9235.82万元,运营期订单运营收入6.87亿元[37] 研发项目 - 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2339.45万元、新增利税551.85万元,登记技术合同金额30万元,工程设计规模为1000m³/d[41][42] - 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申请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研制高效臭氧催化氧化装置1套,建立示范工程项目1项,培养博士1人、引进硕士学历人才5人,培养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开展技术培训近60人次[41] - 基于曝气无动力回流的多工艺式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开发基于曝气无动力回流的多工艺式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可节省回流动力,能耗显著降低,脱氮率显著高于传统工艺[43][44] - 基于AO - ANAMMOX工艺的废水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授权,开发基于AO - ANAMMOX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44] - 多级A/O串联分批进水式低碳源污水脱氮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研制多级A/O串联分批进水式低碳源污水脱氮装置,实现BOD5/TN最低<3.0,脱氮率最高>90%[45] - 蜂巢石载铈复合脱硝剂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授权,开发新型高效的烟气全降温过程持续发挥脱硝作用的脱硝剂[47] - 基于回流污泥无机减量装置的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开发基于回流污泥无机减量装置的污水脱氮除磷系统,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率,降低污水厂运行成本[49] - 水环境项目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不少于500万元、新增利税超90万元,带动研发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申请专利3 - 4项,发表论文3 -
中环环保(30069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