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光药业(300519)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
新光药业新光药业(SZ:300519)2024-04-22 16:56

财务数据概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2.70亿元,较2022年减少23.07%[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35.65万元,较2022年减少40.86%[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29.04万元,较2022年减少57.85%[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9.30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2.86%[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44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72%[8]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229.67万元、5674.18万元、6707.54万元、5428.59万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44.53万元、809.44万元、2016.01万元、565.67万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2802.76万元、116.60万元、1255.51万元、1154.18万元[8]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232902.97元,2022年为3860332.04元,2021年为5297980.58元[11]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267328.49元,2022年为105.17元,2021年为 -734775.28元[11]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26018.77元,2022年为1631993.38元,2021年为1517346.62元[11]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3656968.76元,2022年为3898006.64元,2021年为6010286.89元[11] - 2023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996171.50元,2022年为 -1001040.71元,2021年为 -603207.39元[11] - 2023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68567.62元,2022年为36804.77元[11]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686584.57元,2022年为737300.06元,2021年为928475.03元[11]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3860332.04元,按规定计算的净额为3802049.56元,差异为58282.48元[13]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7,039.98万元,同比下降23.07%,净利润6,435.65万元,同比下降40.86%[24] - 2023年我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增至4818亿元,2024年预计达5102亿元[24] - 主导产品黄芪生脉饮、伸筋丹胶囊和西洋参口服液收入占比分别为76.09%、8.48%和12.43%,综合毛利率41.27%[24] - 公司三项费用较上年合计下降1,574.69万元,下降38.19%[2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7,313.90万元,下降57.85%[24] - 2023年营业收入2.70亿元,较2022年的3.51亿元下降23.07%[28] - 黄芪生脉饮、伸筋丹胶囊、西洋参口服液营收分别下降24.00%、14.75%、28.04%,其他产品营收增长13.33%[28] - 浙江省内、省外营收分别下降24.04%、12.05%[28] - 医药制造业销售量、生产量分别下降22.67%、12.18%,库存量增长82.36%[2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4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2.22%[3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0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3.37%[31] - 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下降21.59%、2.67%,管理费用增长3.84%,财务费用增长93.45%[31][32]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50人,较2022年的48人增长4.17%,占比15.87%,较2022年提升0.29%[4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5134245.9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60%,较2022年的4.42%有所提升[4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8489538.61元,同比减少14.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290425.47元,同比减少57.85%[4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64612938.54元,同比增加9.4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1374412.83元,同比增加2384.96%[41]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00000元,与2022年持平,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0000000元,同比减少16.67%[4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78083987.36元,同比减少375.31%[41] - 2023年投资收益4072720.4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57%[44] - 2023年资产减值 - 503339.2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0.69%[45] - 2023年营业外收入31243.4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4%[45] - 2023年营业外支出1004171.5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37%[4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43,945,792.90元,占总资产比例58.46%,较年初比重减少6.49%;应收账款9,988,937.91元,占比1.07%,比重减少1.42%;存货71,418,704.23元,占比7.68%,比重增加2.86%等[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137,048,402.19元,期末合计177,143,978.24元,报告期新增购买银行理财产品40,000,000.00元,应收票据减少927,643.16元[49] - 2023年公司排放COD 8.48吨、氨氮0.006吨,均在核定标准范围内[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及理财产品占总资产的75.12%[19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543,945,792.90元,2023年1月1日为622,029,780.26元[2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1.6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2] - 公司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可采取现金、股票或两者结合方式分配利润,符合条件优先现金分红[115] - 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需满足该年度可分配利润为正值且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15]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5%,目前处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为20%[116] - 重大资金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且超过5000万元,或达到或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30%[116] - 2023年度拟以总股本16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4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6400万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9.61%[119] - 公司报告期内盈利且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正,提出了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21]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与公司成长性相匹配,符合相关规定和承诺,兼顾股东利益[120] - 公司实行连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采取积极的现金或股票股利分配政策[13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14] - 国家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公司带来机遇与挑战[15] - 公司可生产6个剂型,拥有4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17] - 公司主导产品为黄芪生脉饮、伸筋丹胶囊和西洋参口服液[17] - 公司原材料采购采取“以产定购”模式,产品生产采取“以销定产”模式[17] - 公司营销模式主要为经销商经销模式,报告期内经销商比较稳定[19] - 公司在主导产品、产品质量、企业品牌、产品研发、工艺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20] - 公司二次开发了无糖型黄芪生脉饮和全国独家产品黄芪生脉颗粒[22] - 公司主导产品黄芪生脉饮多次获“浙江省名牌产品”和“中国中药名牌产品”称号[22] - “新光”商标多次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黄芪生脉饮入选浙江省首批“浙产名药”[22] - 公司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浙江省博士后工作试点单位[22] - 公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11项[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可生产6个剂型,拥有4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72] - 公司3个主导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状况直接决定收入和盈利水平[72] - 报告期内公司在浙江省区域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70%[72] - 公司主营业务黄芪生脉饮产品本期销售收入较上期有所下降[190]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投入1,513.42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60%[25] - 公司完成增液颗粒二次开发,开展慢支固本颗粒等多项前瞻性研究和二次开发[26]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期刊2篇[26] - 公司现拥有发明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6个剂型、4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23] - 增液颗粒二次开发研究已完成生产工艺验证及稳定性研究并提交变更申请[32] - 生脉饮试生产制备研究已完成恢复生产备案和车间试生产[32] - 慢支固本颗粒二次开发研究已完成辅料筛选和车间试生产[35] - 公司2023年2月2日与多家医院签订《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对慢支固本颗粒治疗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17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198.44万元用于募投项目建设,“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GMP生产线建设项目”已投产[25] - 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生产线GMP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6,49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778.79万元,投资进度74.18% [56] - 区域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57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1.24万元,投资进度51.24%,因政策等原因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56] - 研发质检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11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75.69万元,投资进度87.45% [56] - 现代中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286.4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37.64万元,投资进度46.79% [56] - 变更“区域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质检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用途,合计3286.48万元用于建设“现代中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7][58][64] - 2016年7月31日批准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总额为4020.32万元[60] - 2023年7月28日同意继续使用不超过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1500万元[62] - “现代中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1537.64万元,投资进度46.79%[64] - 公司调整使用部分募集资金设立浙江新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药品研发、注册、销售等工作[68]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体系[7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次股东大会,审议9项议案[77]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召开5次董事会,审议17项议案[77] - 公司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召开监事会会议5次,审议15项议案[77]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和巨潮咨讯网为信息披露的指定报纸和网站[78] - 内审部对公司财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募集资金使用及存放进行检查和监督[79] - 公司已建立和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79] - 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合法权益,实现各方利益协调平衡[79]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80]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和财务等方面相互独立[81][82]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6.49%,于2023年5月19日召开并披露决议公告[8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初与期末持股总数均为61200000股,无变动[83][84] - 报告期内不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84]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83] - 公司不存在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表决权差异安排、红筹架构公司治理等情况[83] - 2023年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八至十二次会议[93] - 董事王岳钧、裘福寅等6人现场出席董事会次数均为5次[93] - 独立董事宋夏云、王虎根、祝明通讯出席董事会次数均为2次[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