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海泰科,代码301022,法定代表人孙文强,注册及办公地址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锦盛二路66号[8][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巨潮资讯网,媒体包括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部办公室[9]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徐世欣、王哲[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832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含税),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2] - 2022年度以64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共分配1920万元,每10股转增3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320万股[162] - 2023年度以832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共分配2163.2万元,剩余累计未分配利润24745.35万元结转以后年度[163][164] - 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3]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5.72亿元,较上年调整后增长14.41%[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8.68万元,较上年调整后下降57.17%[1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8.50亿元,较上年末调整后增长39.08%[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06亿元,较上年末调整后增长11.91%[1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4亿元、1.70亿元、1.45亿元、1.53亿元[13]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1.48万元[15]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96.97万元[15]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相关损益440.31万元[1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43.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1%[57] - 2023年新能源汽车模具收入为7,318.89万元,同比增长67.01%,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79%,占比同比增长4.03%[57]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8.6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17%[57] - 2023年新开发4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客户、4家传统燃油车客户及1家储能客户[57] - 2023年新接订单6.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7%,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订单额增长73.38%[57] - 2023年研发投入2,456.3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11%,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98.35%[57]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2亿元,同比增长14.41%[59]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7318.89万元,同比增长67.01%;传统燃油汽车业务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7.50%[60] - 注塑模具产品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17.58%;塑料零部件产品收入7995.28万元,同比增长0.18%[60] - 内销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25.13%;外销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38.32%[60] - 汽车模具生产量629套,同比增长9.97%;销售量489套,同比增长1.66%;库存量429套,同比增长48.44%[60] - 2023年销售费用2640.45万元,同比增长40.70%,主要因收入增加及多项费用增加所致[62] - 2023年管理费用2273.65万元,同比增长19.33%,因服务费等多项费用增加[62] - 2023年财务费用659.36万元,同比增长164.99%,系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所致[62] - 2023年研发费用2456.35万元,同比增长19.35%,因加大研发项目投入及股权激励增加[6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0,093,906.91元,同比增长3.50%;现金流出小计552,970,339.55元,同比增长10.05%;现金流量净额 - 42,876,432.64元,同比下降344.39%[6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11,000,525.37元,同比下降9.95%;现金流出小计1,973,170,255.64元,同比增长4.08%;现金流量净额 - 362,169,730.27元,同比下降239.22%[6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20,671,600.00元,现金流出小计53,476,353.10元,同比增长105.87%;现金流量净额367,195,246.90元,同比上升1,513.62%[6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36,308,721.97元,同比增长73.70%[68] - 2023年投资收益421.67万元,占利润总额17.7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63万元,占0.78%;资产减值-1186.05万元,占-49.96%;其他收益476.14万元,占20.06%;信用减值损失-2589.09万元,占-109.06%;资产处置收益11.48万元,占0.48%[70] - 2023年末货币资金1.11亿元,占总资产6.00%,较年初比重降5.71%;应收账款3.41亿元,占18.45%,比重升1.87%;存货4.58亿元,占24.76%,比重降3.02%;固定资产3.86亿元,占20.88%,比重升7.64%;合同负债2.46亿元,占13.31%,比重升2.47%[70]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2101.5万元,变动幅度-100.00%[75] - 2021 - 2023年募集资金总额9.13亿元,已累计使用8.44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2081.5万元,占比2.28%,尚未使用募集资金4118.27万元[78]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17亿元,净额4.53亿元,截至2023年末已使用4.05亿元,专户余额486.25万元[78]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3.97亿元,净额3.91亿元,已使用53.6万元,尚未使用3632.02万元[7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3.60亿元,金融负债期末2.88万元[73] -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共912.88万元,农业银行自有资金156.85万元因诉讼被冻结[73][74] 行业情况 - 2023年汽车注塑模具占总收入的85.28%,为核心业务[19] - 2023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55万辆和8918万辆,同比增速达两位数[19]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万辆和3009万辆,同比上涨11.62%、12.02%,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20][21] - 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销量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8%,首次跃居全球第一[20] - 新车约需汽车注塑模具500套,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中注塑模具在汽车模具中占比达60%,国内不足40%[21] - 2023年中国汽车注塑模具市场总产值超5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持续高速增长[21] -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整车质量比2015年降低40%,汽车塑料零部件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21] - 汽车注塑模具行业未来朝数字化、智能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22] - 全球模具制造重心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模具市场规模不断壮大[23] - 注塑模具市场竞争处于“低端混战,高端缺乏”阶段[24]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以注塑模具为本[34] - 公司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34][35][36] - 注塑模具是塑料零部件注塑成型用的基础工艺装备[36] - 公司注塑模具产品以汽车内外饰模具为主,包括汽车仪表板模具、保险杠模具等[36] - 汽车仪表板是汽车上重要功能件与装饰件,公司仪表板模具使安全气囊筋位与仪表板骨架一体成型[37] - 门内饰板可阻隔汽车内外空间,公司门板模具单独控制前后模温保证间隙和分型面精度[38] - 汽车保险杠有装饰和安全防护功能,公司保险杠模具难冷却区域用铍铜镶拼[40] - 2019年公司在泰国设立控股子公司泰国海泰科,为客户提供汽车注塑模具和相应的汽车塑料零部件[43] - 公司采购采取自主选择供应商与客户指定供应商相结合的方式,自主采购时会选约3家供应商询价[44] - 公司外协采购有两种情况,一是特殊处理工艺委外加工,二是应对临时产能不足委外加工[44] - 公司核心生产环节为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精加工、装配和调试等,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45] - 公司已发展成为“一站式交付”规模生产企业,能为客户提供全面配套服务[46] - 注塑模具为非标准定制化产品,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按客户交付日期安排生产计划[46] - 公司采用向客户直接销售的模式,客户主要为国内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46] - 公司根据营销策略等制定定价策略,与客户协商确定最终产品价格[46] - 公司研发以产品和技术创新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46] - 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高性能聚合物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7] - 公司是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内外饰件企业的模具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个知名汽车品牌[24] - 公司自2016年起成为Faurecia的“全球战略供应商”,获诸多荣誉奖项[24] - 公司是佛吉亚、萨玛等国际知名汽车内外饰件企业的模具供应商,产品应用于通用、大众等众多国际、合资、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品牌[35] - 公司2016年起成为Faurecia的“全球战略供应商”,获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诸多荣誉奖项[35] 研发情况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64项实用新型专利[51]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2456.35万元,占2023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9%[51] - 2023年末公司共有员工867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15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17.99%[51] - 公司形成“订单管理-模具设计-工艺规划-制造加工-在线监测-研配组装-试模验证-模具优化”产品生产控制流程[50] - 公司拥有物理发泡模具技术等多项专有核心技术[50] - 公司在双色注塑成型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51] - 公司拥有山东省省级技术中心等多个中心,荣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 - 公司自主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标准化数据库,提升模具设计效率和精度,降低成本[51] - 公司自主研发标准设计制造工艺流程,建立完备设计数据库[52] - 2023年公司取得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截至2023年末,公司取得专利合计7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57] - 2023年公司新增开模发泡注塑模具技术、冷却水路轨迹线快速生成技术、注塑+PUR反应成型技术三项核心技术[57] - 公司有38个主要研发项目均已完成,相关模具产品已上市,服务于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62][63] - 这些研发项目目的是扩展细分领域,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62][63] - 公司完成多个注塑模具相关研发项目,包括RD139 - RD159共31个项目[64] - 这些项目相关模具产品已上市,服务于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64] - 项目涵盖注塑模具技术扩展、多腔注塑模具技术扩展、开模发泡注塑模具技术扩展、多色模具技术扩展等[64] - 研发项目有助于公司扩展细分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64] - 基于注塑模具偏心顶杆水套机构等4个项目已完成,相关模具产品已上市[65] - 基于注塑模具自动脱料把机构等8个项目机构相关模具进入试生产阶段[65] - 基于注塑模具侧面滑块顶出机构等7个项目机构进入中试阶段[65] - 基于注塑模具倒锥形防粘斜顶筋位等7个项目机构进入小试阶段[65] - 上述项目产品均服务于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扩展细分领域并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65]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56人,较2022年的94人增长65.96%,占比从13.66%提升至17.99%[66] - 2023年本科研发人员86人,较2022年的39人增长120.51%;硕士研发人员3人,2022年为0人[66] - 2023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15人,较2022年的60人增长91.67%;30 - 40岁研发人员41人,较2022年的34人增长20.59%[66]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24,563,511.5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29%,2022年分别为20,580,869.87元、4.11%,2021年分别为20,352,458.80元、3.44%[67] - 多个注塑模具及塑料造粒挤出技术相关研发项目推进,部分进入小试阶段,部分进入研究阶段[66] - 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吸纳更多研发人员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提供支撑[66] 募集资金使用 - 大型精密注塑模具数字化建设项目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入26,946.35万元,投资进度89.11%,实现效益241.
海泰科(30102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