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立科技(30106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本立科技本立科技(SZ:301065)2024-04-23 16:4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本立科技,代码为301065[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政杰,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临海头门港新区东海第六大道15号[9]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包括《证券时报》等及巨潮资讯网[9]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俞伟英、王全[9]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已发行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相关规定实施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分配预案符合公司章程等规定[128]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0317263.8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29] - 2022年度以总股本70,68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602,000.00元;每10股转增5股,合计转增35,340,000股,转增后总股本为106,020,000股[148]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697,893,051.87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8.02%[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615,904.53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0.31%[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354,683.13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加2.35%[1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921,049.09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加115.89%[10]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491,487,005.16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加6.96%[10]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96,382,121.07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加3.97%[1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0,479,038.00元、172,556,865.99元、181,345,620.19元、173,511,527.69元[12]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61,221.40元,2022年为4,741,630.49元,2021年为5,313,487.22元[15] - 2023年7月离职员工许春明转让持股平台份额构成股份支付,确认金额483,475.00元[1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2%,净利润5961.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1%[34] - 2023年营业收入6.98亿元,同比减少8.02%,其中医药中间体营收6.51亿元,占比93.32%,农药中间体营收0.29亿元,占比4.20%,其他营收0.17亿元,占比2.48%[44] - 分产品来看,801产品营收9229万元,同比增长15.21%;1201产品营收4582万元,同比减少27.34%;1501产品营收3.51亿元,同比减少23.59%;1701产品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23.27%;其他产品营收7577万元,同比增长57.28%[44] - 分地区来看,省内营收3.98亿元,同比减少8.88%;省外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8.52%;国外营收1.60亿元,同比减少17.13%[44] - 分销售模式来看,直销模式营收4.90亿元,同比减少0.78%;贸易商模式营收2.08亿元,同比减少21.48%[44] - 医药中间体生产量2.04万吨,同比增长32.93%;销售量1.04万吨,同比增长21.12%;库存量803吨,同比减少8.23%;内部生产、研发领用1.01万吨,同比增长51.48%[46] - 农药中间体生产量1015吨,同比减少25.20%;销售量1015吨,同比减少25.20%[4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7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8.26%[4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0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9.34%[50] - 2023年销售费用150.88万元,同比增长66.38%,主要系本期销售人员增加,职工薪酬相应增加及出口信用保险费增加所致[50] - 主营产品出口销售收入1.6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2.92%,报告期内税收政策与上年同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45] - 2023年管理费用3582.32万元,较2022年增长13.52%,主要因排污费和折旧摊销费用增加[51] - 2023年财务费用 -1390.37万元,较2022年增长15.22%,主要因募集资金存款账户利息收入减少[52] - 2023年研发费用2775.69万元,较2022年增长3.10%,主要因研发人员薪酬上升和材料费增加[53]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64人,较2022年增长8.47%,研发投入金额2775.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8% [56]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92.10万元,较2022年增长115.89%,主要因更多使用票据采购原材料[5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6436.45万元,较2022年增长52.98%,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减少[57][5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109.45万元,较2022年增长55.79%,主要因分配股利等支付现金减少[57][5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差异3230.51万元,具体原因见第十节、七、48、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60] - 2023年资产减值 -58.9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89%,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1] -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 -286.0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4.32%,主要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63]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69,549,506元,占总资产比例38.19%,较年初下降1.47%;应收账款108,471,726.25元,占比7.27%,较年初增加3.49%;存货98,448,708.89元,占比6.60%,较年初下降1.45%[65][66] - 2023年末固定资产408,760,367.44元,占总资产比例27.41%,较年初下降2.18%;在建工程86,350,205.42元,占比5.79%,较年初增加0.75%[67]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65,704,544.8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25,237,741.07元,期末数90,942,286.86元[67]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68,544,625.13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78,228,125.95元,变动幅度 -61.50%[70] 行业情况 - 2023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925.8亿元,同比下降3.5%;营业成本75,804.5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4,694.2亿元,同比下降34.1%[17] - 专业咨询机构IQVIA预测,全球药品支出2027年将增长至1.90万亿美元,2022 - 2027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28%[17]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801产品、1201产品等,应用于医药、农药中间体领域[19] - 公司研发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联合发展,采购实行“以产定采、合理库存”模式[20] - 公司生产根据销售计划结合库存和产能编制生产计划,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20] - 公司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国内直销,国外2023年3月起新增自营出口模式[20] - 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比分别为原料1是25.86%、原料2是10.06%、原料3是8.87%、原料4是7.44%、原料5是6.71%,价格因市场行情及供需变化而波动[21]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未超30%[22] - 主要产品如801、1201、1501、1701、1801产品均处于工业化应用阶段,依托不同技术平台研发,拥有多项专利[23][24][25][26] - 801产品设计产能5000吨/年,产能利用率118.16%;1201产品设计产能5203吨/年,产能利用率102.42%;1501产品设计产能6100吨/年,产能利用率85.61%;1701产品设计产能1700吨/年,产能利用率50.76%;1801产品设计产能4000吨/年,产能利用率74.88%[27][28] - 801和1201产品技改新增3000吨年产能于12月建设完成[27][28] - 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品种类有医药、农药、新材料中间体[29] 公司资质与认证 - 公司多项经营资质和体系认证有效期在2024年,如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11月29日等[29][30]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和软件著作权6项[31] - 公司现有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和软件著作权6项[3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团队、供应保障、管理体系和区位优势[30][31][32] - 公司实行战略采购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稳定原材料供应[32]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完善QES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加大安全和环保投入[35] - 公司引进精益管理,推行精益课题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36] -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出口业务销售模式为自营出口[38] - 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战略,强化自主研发和联合开发创新力度[39] - 公司持续优化管理,完善制度和流程,推进精益管理和降本增效工作[40] - 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加强信息披露[41] - 公司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互动,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4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75,140万元,净额68,325.52万元,报告期使用3,185.0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41,708.04万元[73] - N,N - 二甲基丙烯酸乙酯技改扩产及DDTA新建项目承诺投资14,343.9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045.20万元,投资进度35.17%,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4] - 2,4 - 二氯 - 5 - 氟苯甲酰氯技改扩产及诺氟沙星、尿嘧啶新建项目承诺投资14,512.2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928.33万元,投资进度20.18%,原预计2024年4月30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现延期至2025年4月30日[74][7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3,753.1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8.16万元,投资进度0.20%,预计2025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4]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5,000万元,已累计投入5,000万元,投资进度100%[74] - 全资子公司购买土地使用权及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募资金承诺投资14,716.1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556.21万元,投资进度71.73%[75] - 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8325.52万元,超额募集资金20716.19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使用超募资金16556.21万元,剩余4159.98万元[79] - N,N - 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技改扩产及DDTA新建项目,放弃新建年产8000吨801产品生产线,在老生产线技改新增3000吨产能,最终形成8000吨产能;终止EETA产能,将DDTA产能扩充至2000吨[76][88] - 2,4 - 二氯 - 5 - 氟苯甲酰氯技改扩产及诺氟沙星、尿嘧啶新建项目,诺氟沙星产能从拟新建500吨改为1000吨[77] - N,N - 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技改扩产项目于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DDTA新建项目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85] - 2,4 - 二氯 - 5 - 氟苯甲酰氯产品技改扩产项目于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诺氟沙星新建项目预计2025年4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尿嘧啶新建项目预计2025年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86] - N,N - 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技改扩产及DDTA新建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016.43万元,实际累计投入5045.20万元,投资进度35.17%[88] - 2,4 - 二氯 - 5 - 氟苯甲酰氯技改扩产及诺氟沙星、尿嘧啶新建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1849.90万元,实际累计投入2928.33万元,投资进度20.18%[88] - 公司现有801产品产能5000吨[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