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483.8百万元,同比增长10.0%[61] - 报告期利润为人民币21.9百万元,同比减少76.2%,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9.0百万元,同比减少78.6%[62]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1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主要得益于物业城市服务的扩张[82]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14.3%,较2022年的20.6%下降6.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经营成本增加和新项目毛利率较低[85][86]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为1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主要由于雇员成本和分包成本增加[83]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为75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6%,主要由于一次性政府补助减少[89] - 公司报告期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0.9百万元,而2022年同期为其他收益净额人民币9.3百万元,主要由于港元款项的汇兑波动[90] - 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减少77.1%至约人民币24.7百万元,主要由于毛利减少及一次性政府补贴未能再次获取[94] - 公司所得税开支减少82.6%至约人民币2.8百万元,主要由于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减少[95] 股息与税务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末期现金股息人民币0.03元(含税),较去年每股人民币0.14元有所下降[10] - 公司向非居民企业股东分配股息时需预扣10%的企业所得税[11] - 公司代扣代缴H股个人股东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14] - 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3元(含税),较2022年的每股人民币0.14元(含税)有所减少[39] - 公司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03元(含税)[162]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的17.0%[3] - 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5.5%,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总采购额的16.5%[4] - 最大客户占销售额的10.7%[19] - 供应商主要包括在中国提供清洁、安保、园艺及维修保养服务的第三方分包商[17] 业务分类与收益 - 物业城市服务的收益为人民币872.8百万元,占总收益的58.8%,同比增长33.0%[30] - 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的收益为人民币389.0百万元,占总收益的26.3%,同比下降10.3%[38] - 美好生活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的14.9%,同比减少4.3%[53] - 医疗综合服务收益增加15.9%至人民币71.6百万元,主要由于向医院扩张医疗综合服务[56] - 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的26.3%,同比减少5.9%[57] - 物业城市服务收益为8.7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58.8%,同比增长33.0%[83] - 美好生活服务收益为2.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导致客户购房意愿降低[75] - 涉外综合服务收益为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主要由于业务持续扩张[78] - 咨询管理服务收益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主要由于项目完结导致收益减少[79] - 公司数字化及智能化技术服务收益增加231.2%至约人民币23.0百万元,主要由于业务扩展及疫情后项目进度恢复[105] 在管建筑面积与项目 - 物业城市服务收益为人民币872.8百万元,同比增长33.0%,主要由于在管建筑面积扩张约20.2%[44] - 源自迪马集团的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16.8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源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32.0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44] - 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37.1百万平方米,占物业城市服务在管建筑面积的70.5%,同比减少2.5%[47] - 公司在管建筑面积为52.6百万平方米,已签约管理建筑面积为60.4百万平方米,覆盖62个城市的369个物业项目[49] - 公司在管建筑面积为60.2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已签约管理建筑面积为68.0百万平方米,覆盖78个城市的595个物业项目[64] - 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1550万平方米,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的29.5%,同比增长2.5%[72] 成本与开支 - 毛利为人民币211.8百万元,同比下降24.0%,毛利率为14.3%,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30]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32.3百万元增加至约人民币37.0百万元,增长14.6%,主要由于业务规模增长及推广人员费用增加[91] - 公司行政开支为约人民币154.8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149.1百万元增加3.8%,主要由于业务规模增长及雇员成本增加[92]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约人民币9.2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4.1百万元减少61.8%,主要由于积极催收欠款,回款率好于往年[92]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约为人民币51,000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46,000元减少79.3%,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增加导致利息收入增加[93] - 公司2023年确认的雇员总成本为约人民币709.3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12.9%[143]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落地不少于10个AI应用场景,目前已在市场管理场景下落地两项应用[129] - 公司2023年与飞书展开全面合作,提升管理效率,并计划打造新一代数据平台[13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提升市场端能力,扩大业务组合及业务规模,并加强市场客户全流程信息化系统功能[127]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提高品牌知名度、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深化内部服务体系建设[128]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秉承“大物业•全价值”的企业发展战略,对外拓展多元业态,对内提升服务水平[149]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行一城一策的市场发展策略,打造市场拓展生态平台,灵活合作模式[150] - 公司将继续投资科技赋能,以提高竞争力和运营效率[154] - 公司将完善供应链成本体系,推进供应链线上化、合规化管理[155] - 公司将继续布局非住业态相关业务链扩张,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156] - 公司将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认同,推动发展[158] 公司股权与董事会 - 公司股本总额为人民币66,990,867元,共66,990,867股H股股份[7] - 公司执行董事范东先生持有天津合伙约52.74%股权,间接持有4,990,000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45%[16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王苏生先生拥有丰富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经验[173]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非执行董事、两名雇员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2] - 公司董事会主席罗韶颖女士于2022年10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并于2023年12月重选[192] - 公司执行董事范先生拥有超过23年的物业管理行业经验[196] - 蔡女士拥有超过25年的财务管理及投资相关经验,曾在南方证券、南方基金、鹏华基金及前海开源基金担任重要职位[198] - 蔡女士自2020年9月起担任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198] -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前海开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组合包括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若干物业管理公司的股份[198]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2023年H股上市后,扣除包销费及相关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合共约139.8百万港元,已动用约128.0百万港元[133]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及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为139.8百万港元,其中65.0%用于战略投资、合作及收购[161]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H股[182] - 公司于2023年8月31日完成将50,000,000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并于2023年9月1日在联交所上市[182] 公司财务与资产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借款约为人民币9.3百万元,年利率介于3.35%至5.5%之间[12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约人民币255.4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5.2%[14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约人民币674.5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599.3百万元增加12.5%,主要由于物业管理项目及在管建筑面积扩张[96] - 公司合约负债为约人民币280.6百万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228.6百万元增加22.7%,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及预付物业管理费的客户数目增加[98]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荣获中国指数研究院认可的“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之一,行业综合实力排名提升2位至第16位[41] 公司业务重组与分类 - 公司重新分类三条主要业务线,包括美好生活服务、涉外及医疗服务、数字及智能化技术服务等[42][43] 公司文化与员工 - 公司通过线上心路之旅、文化答题PK赛、仁知年刊等方式加强企业文化认同[187] - 公司财务总监刘兴先生自2020年12月起担任集团财务总监,负责管理区域财务事宜[181] 公司收购与出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任何有关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185] 公司董事会决议 - 公司董事会决议更改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的时间表,并可能根据市场环境修改或修订该计划[188]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主要从事物业管理服务及相关服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要业务性质并无发生重大变动[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