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濠暻科技(02440) - 2023 - 年度财报
濠暻科技濠暻科技(HK:02440)2024-04-23 17:39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将建立风险管控计划加强贸易应收款项管理[5][6] - 公司已成立海外风险控制小组监控国际制裁风险,2022年12月完成与俄罗斯分销商合约后终止合作[9] - 公司面临5G技术迭代风险,若无法升级技术和提供服务产品,业务或受影响[10]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将提高吸引、招聘、培训员工及留住关键员工能力,加强员工培训完善薪资福利体系[10] - 公司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支持员工发展与成长[49] 公司利益相关者沟通 - 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保持双向透明交流,成功取决于主要利益相关者支持[14]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数据来自公司统计报告及相关文件,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18] - 报告于2024年3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发布[18] 公司ESG管理 - 公司建立自上而下的ESG管治架构,董事会负责ESG管理和监察[18]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访谈与问卷识别评估ESG重要议题,结果经董事会审核披露[18]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是公司ESG相关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20] - ESG工作小组由3名成员组成,负责协助董事执行ESG政策、目标及策略[21] - 公司识别出影响经营发展或利益相关方评估决策的重大性ESG议题共22项[57] - 报告期内公司确定16项高度重要议题、2项中度重要议题及4项低度重要议题[57] 公司荣誉 - 公司获得「2023年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书[23]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进一步研发改良5G专网服务,招募科技人才占所得款项净额的37.2%,金额为175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180万港元,未动用157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 软件授权及购买定制硬件设备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1.7%,金额为55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310万港元,未动用24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 研发工业级WLAN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5.7%,金额为74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170万港元,未动用57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 开发共用的数字化基础升级通用物联网平台占所得款项净额的8.7%,金额为41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410万港元,未动用0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 升级研发基础设施占所得款项净额的7.4%,金额为35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50万港元,未动用30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 增强业务开发能力占所得款项净额的9.9%,金额为47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290万港元,未动用18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 额外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占所得款项净额的9.3%,金额为44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440万港元,预计2024年12月前使用完[37]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倡导性别平等和平等雇佣,禁止使用童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49] - 公司与供应商明确质量管理流程和体系,设置产品检验和召回机制[49] - 公司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客户隐私[49] -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爱乡村地区教育发展[49] - 公司不断完善售前和售后服务,完善与客户沟通机制,维护客户满意度[49] 公司环保情况 - 公司废气经通风管道统一收集处理后排放,废水排入污水管网由园区统一处理[61] - 公司无害废弃物按垃圾分类原则收集后交城市卫生部门处置,有害废弃物交园区物业或设备提供方处理[61] - 公司2023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58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0.04吨二氧化碳当量/人民币百万元收入;间接排放量为117.21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0.27吨二氧化碳当量/人民币百万元收入;总排放量为135.80吨二氧化碳当量,总排放密度为0.31吨二氧化碳当量/人民币百万元收入[67] - 公司深圳组装测试中心上半年简单组装焊接物联网天线产生少量废气,下半年业务停止后无影响;污水仅为生活污水,排入管网由园区统一处理[81] - 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报告期内未违规,积极减少运营中各类废物产生并有效管理[82] - 公司2023年有害废弃物产生总量为2.02千克,产生密度为0.005千克/人民币百万元收入;无害废弃物产生总量为9.13千克,产生密度为0.021千克/人民币百万元收入[84] - 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力、汽油和水资源,且未违反相关环保等法律法规[88] 公司成立及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1年8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12月12日股份通过全球发售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3600万股,发售价每股2.73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710万港元[69][7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是中国物联网应用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商和通信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定制化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研发销售通信设备,小部分收益来自其他服务[73][74] 股息及股东大会相关 - 董事会决定是否宣派股息取决于集团运营及盈利、资金需求等因素,不建议就2023年派付末期股息[77]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4年5月16日股东大会及投票资格,公司于2024年5月10日至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5月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登记处[77] 公司人员信息 - 贾可欣先生50岁,有约20年营销和管理经验,1997年7月获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士学位,2002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硕士学位[91][92][94] - 李琼女士35岁,有约12年产品生产及采购经验,2018年6月毕业于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95] - 徐巍先生39岁,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有约16年经验,2008年6月获湖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95] - 杨先生有约16年通信技术行业经验,1996年6月获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3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硕士学位[89] - 顾先生为Vesync Co., Ltd等三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5年获复旦大学财务管理学士学位[107] - 方和先生73岁,2022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行业执业逾40年[107] - 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方先生任信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07] - 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方先生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2011年4月至2018年7月,方先生任中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杨海48岁,于2022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约16年通信技术行业经验[111][112][113] - 方先生于1974年6月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1978年6月获加拿大约克大学奥斯古德霍尔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110] - 贾先生在营销及管理领域有约20年经验,于2003年2月至2021年8月在京信担任多项职务[115] - 贾先生于1997年7月获中国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士学位,2002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硕士学位[118] - 杨海于1996年6月获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3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热工程硕士学位[114] - 张潇于2024年2月29日辞任授权代表及公司秘书,盘嘉盈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及公司秘书[122] - 方先生曾于2010年10月至2020年3月任长兴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方先生曾于2012年6月至2020年5月任顺泰控股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方先生曾于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任药明生物技术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方先生曾于2015年6月至2021年10月任新明中国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公司年报相关 - 董事会提呈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经审核财务报表[101] - 集团年内业务回顾、未来业务发展讨论分别载于年报“主席报告”及“管理讨论及分析”各节[102][103] - 集团年内表现分析采用的主要财务表现指标载于年报“五年财务概要”一节[102][103]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载于年报“综合全面收益表”一节[102][10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440.6百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324.0百万元上升约36.0%[125][128][137]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83.8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95.6百万元[125]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约为人民币34.5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33.2百万元[125]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人民币25.5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28.5百万元[125] - 2023年公司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36.0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51.0百万元[125][128][137] - 2022年公司取得约70.9%的收益增长[128][1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8147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3034亿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2262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3.45652亿元;资产总值为人民币3.50769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3.58686亿元[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68377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56084亿元;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92.7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1.4万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8146.5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02388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8239.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02602亿元[157] - 2023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4.4055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3.23964亿元;销售成本2023年为人民币3.56723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28414亿元;毛利2023年为人民币8382.7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9555万元;纯利2023年为人民币2549.3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850.4万元;经调整纯利2023年为人民币3601.4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104万元[164] - 2023年公司收益约4.406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3.24亿人民币增长约36.0%,2022年收益增长约70.9%[166] - 2023年非5G业务收益约3.507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2.042亿人民币增长约71.8%;5G业务收益约0.899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1.198亿人民币减少[166] - 2023年公司毛利约0.838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0.956亿人民币下降约12.3%;纯利约0.255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0.285亿人民币下降约10.6%;经调整纯利约0.36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0.51亿人民币下降约29.4%[166]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人民币44060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32400万元上升约36.0%[185][188] - 2023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人民币3810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4800万元下降约20.6%[190] - 2023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约为人民币360万元,与2022年约人民币380万元相比保持相对稳定[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金额约为人民币17540万元[104] - 2023年集团无慈善捐款,2022年为人民币10万元[104] - 股份自2022年12月12日起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4710万港元[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物联网应用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收益从2022年约人民币238.1百万元增长约59.7%至约人民币380.3百万元[138] - 数据传输及处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约人民币2.381亿元增至2023年约人民币3.803亿元,增幅约59.7%[152][159] - 非5G网络服务收入从2022年约人民币1.727亿元增至2023年约人民币3.423亿元,增幅约98.2%;5G网络服务收入从2022年约人民币6540万元降至2023年约人民币3800万元[152] - 2023年通信设备销售收益约0.582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0.822亿人民币下降约29.2%;5G通信设备销售约0.518亿人民币,与2022年约0.544亿人民币基本持平;天线销售约0.064亿人民币,较2022年约0.201亿人民币大幅下降约67.9%[178] - 2023年新客户数量占客户总数约63.6%,新客户平均合约价值由2022年的480万人民币上升49.5%至2023年的710万人民币[179] - 2023年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约2.833亿人民币,占总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