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信邦智能,股票代码为301112[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罡[19]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车城大道北侧,邮政编码为510800,报告期内注册地址无变更[19] - 公司网址为www.uf.com.cn,电子信箱为IR@uf.com.cn[19] -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33]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2]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报告期末为2023年12月31日[15]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10,266,6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4] 首次公开发行 - 首次公开发行指公司申请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27,566,650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行为[15] 公司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4.98亿元,较2022年减少9.39%[2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1.25万元,较2022年减少34.81%[2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28.37万元,较2022年减少58.44%[23]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6.62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19%[2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88%[2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12.87万元,较2022年的903.16万元有所增加[3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28亿元、1.37亿元、1.06亿元、1.28亿元[2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69.37万元、1773.54万元、746.62万元、 - 48.28万元[2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19.07万元,同比下降9.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1.25万元,同比下降34.81%[78] 行业发展趋势 - 到2027年,工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35] - 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36] -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等,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36] - 2022年全球工厂共安装55万余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新安装工业机器人73%在亚洲、15%在欧洲、10%在美洲[38] - IFR预计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59万台,同比增长7%,2024年达60万台,2026年突破70万台,北美市场预计每年平均增长7%[38] - 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29万余台,同比增长5%,占全球安装量52%,2017 - 2022年平均年增速13%,运行存量超150万台[40] - 2022年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7万余台,同比增长26%,中国汽车行业年安装量占全球54%[41]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新能源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31.6%[42] - 2022年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1275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0.83%,2023年预计达1390亿元,同比增长9.02%[4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渗透率31.6%,乘用车渗透率12月突破40%,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47] - 丰田计划2026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150万辆/年,通用汽车计划2025年达200万辆/年[48] - 预计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4.2%,2024 - 2026年复合增长率超30%[49]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服务和航空航天检测装备,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布局专门技术应用[53][56] - 盈利模式以工业自动化集成项目业务为主,以智能化生产装置及配件为补充获取营业收入[57] - 研发设计主要在业务开展中输出新方案、响应新需求及技术标准化、模块化,遵循立项等环节规范[59] - 销售模式采取“以销定产”及“订单式制造”,通过招标等获订单后交付项目或服务[60] - 生产制造采用以销定产模式,获订单和确定方案后组织生产并实施项目管理[61] 公司业务优势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政策、需求和技术驱动,高端装备行业将持续高景气发展[62][63][65] - 公司专注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提供一站式自动化解决方案,核心人员有技术和项目积累[65] - 公司有丰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等实施经验,为多系汽车企业提供服务[66] - 工业AI可优化生产过程等,带动机器视觉等向多元场景发展[52] - 公司为汽车厂商提供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服务,提升在新能源领域市场份额及业务占比[55] - 公司技术覆盖汽车整车焊装及总装,有多项核心技术并在多国实施项目,还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氢能源等领域技术[68][69][70] - 公司制定多项制度激励和保护技术创新转化,引入高端人才,利用全球产业资源加强研发[71] - 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3] - 公司下游与丰田、日产等头部企业合作,上游与ABB、KUKA等头部供应商合作[74] - 公司秉承“开放、增值、共赢”态度,推进国际化布局,有海外并购经验[75] - 公司与日本ESTIC合资成立上海艾斯迪克,实现资本、市场、技术良性循环[75] - 公司收购日本富士,借助其资源拓展业务,取得重要客户,延伸业务至多国[7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推进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异形部件的CNC技术方案,提供定制化加工解决方案[68] - 公司研究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装备技术,储备多项检测技术[69] - 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围绕高端制造客群搭建敏捷工厂,布局数字化工厂[70] - 公司以香港恒联为海外投资控股平台,已通过其完成对日本富士的收购,未来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寻找国际化合作[77] - 公司开展多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活动,与遨博机器人联合建立创新中心,协作机器人产品已向市场输出,在汽车、航空领域有小批量客户[80] - 公司推进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异形部件的CNC技术方案,收购珠海景胜提供定制化加工解决方案[81] - 公司建立环保智能装备研究中心,拓展环保装备业务;积极论证加氢站建设运维方案可行性,推进加氢站建设部署[82] - 公司以募投项目为载体推动管理变革,建设数字化管控中心等,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整合业务系统[83] 公司收入构成 - 工业自动化集成项目收入34823.35万元,占比69.90%,同比下降5.29%;智能化生产装置及配件收入12949.91万元,占比25.99%,同比下降26.77%;技术服务及其他收入2045.81万元,占比4.11%,同比增长285.74%[85]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36546.96万元,占比73.36%,同比增长10.15%;日本地区收入11126.80万元,占比22.33%,同比下降22.60%;泰国地区收入44.83万元,占比0.09%,同比下降99.39%;美国地区收入2014.70万元,占比4.04%,同比增长100.00%[85] - 直销模式收入47461.87万元,占比95.27%,同比下降8.64%;经销模式收入2357.20万元,占比4.73%,同比下降22.31%[85] 公司毛利率与产销存 - 高端装备行业毛利率23.44%,同比下降4.18%;工业自动化集成项目毛利率19.74%,同比下降3.51%;智能化生产装置及配件毛利率34.99%,同比下降0.58%[87] - 高端装备行业2023年销售量金额498,190,715.28元,同比降9.39%;生产量金额516,736,360.15元,同比增15.16%;库存量金额378,799,131.60元,同比增5.15%[88] 公司营业成本 - 高端装备行业2023年营业成本中材料金额296,780,740.18元,占比77.81%,同比降9.35%;人工金额53,100,710.72元,占比13.92%,同比增5.23%;制造费用金额31,523,697.03元,占比8.27%,同比增56.75%[90] 公司投资与收购 - 2023年4月18日公司以14,857,449.55元增资取得珠海景胜51.00%股权,购买日至期末收入10,035,031.17元,净利润6,781,335.58元,现金流8,850,601.89元[91]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前五名客户2023年合计销售金额262,890,265.63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2.77%[93]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2023年合计采购金额113,619,926.9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8.05%,其中关联方采购额占比8.76%[93] 公司费用情况 - 2023年销售费用21,897,879.59元,同比增16.84%;管理费用40,941,196.01元,同比增22.36%;财务费用4,536,962.60元,同比增367.30%;研发费用20,670,771.60元,同比降1.12%[94]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如多场景应用的复合型智能检测机器人系统等已完成[95] - 汽车全景天窗自适应精密涂胶系统、汽车天窗玻璃料笼无人化开启装置、第七轴高速精密涂胶系统研发已完成[96] - 新能源电池模组电压检查自动化装置、电池母线安装自动拧紧和检查装置、螺丝锁付协作机器人、汽车焊接装备顶盖伺服对中台机构研发进行中[96][97] - 汽车焊接装备弧焊自动清枪器一体机研发已完结,可提高弧焊机器人生产效率[97]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9人,与2022年持平,占比从10.92%降至7.46%,变动比例为-3.46%[97] - 2023年研发人员中硕士数量从1人增至2人,变动比例为100.00%[97] - 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以下数量从23人降至22人,变动比例为-4.35%[97] - 2023年研发人员中40岁以上数量从11人增至12人,变动比例为9.09%[97] - 2023年研发人员中30 - 40岁数量从21人降至20人,变动比例为-4.76%[97] - 公司开发外观检测自动化比对系统,为航空航天领域复杂装配结构件终检提供解决方案[96] - 公司研发的自适应涂胶系统可减少汽车天窗涂胶质量缺陷,提高密封性等[96]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2067.0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15%,较2022年的3.80%有所提升[98]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31亿元,同比减少15.74%;现金流出5.14亿元,同比减少15.96%;现金流量净额1717.35万元,同比减少8.90%[9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5.36亿元,同比增加48.83%;现金流出12.12亿元,同比减少23.02%;现金流量净额3.24亿元,上年为 -5.42亿元[9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608.57万元,同比减少92.39%;现金流出6761.56万元,同比减少46.79%;现金流量净额 -1152.98万元,上年为6.10亿元[9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24亿元,同比增加293.91%[98] 公司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 - 2023年投资收益872.9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9.5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2.69万元,占比17.99%[103] 公司资产情况 - 2023年末货币资金7.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4.24%,较年初提升16.90%;交易性金融资产4054.76万元,占比2.44%,较年初下降25.02%[105][106]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41%,较年初提升7.65%;在建工程282.10万元,占比0.17%,较年初下降6.64%,系在建工程转固所致[105] - 日本富士境外资产规模4.19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14.92%,本期实现净利润702.67万元[106] - 恒联工程境外资产规模8930.98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6.03%,本期实现净利润510.67万元[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451,035,
信邦智能(30111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