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下降29.7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677.87万元,同比上涨59.88%[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65亿元,较2022年减少29.72%[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677.87万元,较2022年增长59.88%[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较2022年增长329.11%[12]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32.6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63%[1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4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6.23%[1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404元/股,较2022年增长59.89%[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6.43%,较2022年增长6.17%[12]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001.90万元[15]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01.96万元[1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94.88万元[1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72%[24]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677.87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9.88%[2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2.65亿元,较2022年的18亿元同比减少29.72%[28] - 2023年钢铁行业营业收入3.68亿元,占比29.11%,同比增长49.30%;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营业收入6.78亿元,占比53.63%,同比减少47.82%[28] - 2023年烟气净化系统设备营业收入5.74亿元,占比45.41%,同比减少49.03%;灰渣处理设备营业收入3.68亿元,占比29.13%,同比增长74.72%[28] - 2023年华东地区营业收入6.60亿元,占比52.14%,同比减少18.76%;西北地区营业收入1.55亿元,占比12.24%,同比增长342.45%[28] - 2023年直销收入12.65亿元,占比100%,同比减少29.72%[28] - 2023年销售费用6109.04万元,同比减少7.39%;管理费用8849.47万元,同比减少9.50%;财务费用3929.89万元,同比增长2.62%;研发费用5757.76万元,同比减少12.77%[32]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88人,占比25.07%,较2022年分别变动 -1.05%和 -0.16%[40] - 研发人员中本科人数较2022年增长21.33%,硕士人数增长33.33%[40]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较2022年增长44.44%[4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7,577,644.3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5%,较2022年的66,003,546.50元及3.67%有所变化[4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2,688,477.71元,同比上升329.11%,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减少[41][42]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7,362,919.64元,同比下降188.65%,主因支付上海长盈股权收购款增加[41][4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928,941.48元,同比下降85.33%,因本期融资净额减少[41][42]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995,590,944.20元,占总资产比例30.45%,较年初增加4.42%[44] - 2023年末合同负债为221,262,940.39元,占总资产比例6.77%,较年初增加3.44%,因未完工项目预收款增加[45] - 2023年末在建工程为25,865,826.89元,占总资产比例0.79%,较年初增加0.52%,因子公司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增投入[45] - 2023年投资收益240,363.1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0.45%,为理财收益且不具可持续性[44] - 2023年资产处置收益30,096,681.0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55.78%,为拆迁补偿款且不具可持续性[44] - 2022年度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84,313,425.93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 34,474,956.64元,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4] - 2023年度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7,534,692.27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 - 4,178,546.50元,2023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7] - 2023年度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333,145,932股,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0.00%[10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制造板块项目执行、回款未达预期,危废运营板块市场竞争加剧[2] - 2023年公司与业主方就多个项目签署合同,将传统业务拓展到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菌渣、小火电、核电及新材料等工业领域[21] - 公司年产4万吨光伏及半导体等用新材料建设项目签署合同[21]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专利14项,过半数已应用于公司产品[22] - 公司与上海院组成联合体签署武汉经开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项目相关合同[22][25] - 公司烟气净化系统获欧盟认证机构颁布的CE认证证书[25] - 公司脱酸系统、脱硝系统、旋转雾化器荣获垃圾焚烧2023年度用户推荐产品名录[25] - 公司签署遵义环保生态产业园市政污泥处理工程相关合同,实现市政污泥独立干化焚烧项目资源化领域零的突破[22] - 公司与日本企业签订有机废物热解资源化利用项目,将资源化业务拓展到海外市场[22] - 2023年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设备销售量和生产量均为71台套,同比减少25.26%,库存量为2台套,与2022年持平[29]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专利14项,半数以上已应用于产品[2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卓越取得五年期危废焚烧、物化和填埋处置许可证及小微收集经营许可证,上海长盈取得三年期危废焚烧处置许可证[26] - 公司已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涉及安徽中汇、武汉经开区、遵义环保等项目,部分已履行一定金额[30] - 钢铁行业原材料成本2023年为2.7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5.57%,同比增长54.19%[31]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原材料成本2023年为5.20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48.36%,同比减少46.29%[3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7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1.56%[3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7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2.85%[32] - 危废富氧侧吹气化熔融协同处置及成套装备开发等多个研发项目已完成设备研发、生产及现场调试及使用[32][33][34][35][38][39][40] - 新型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系统技术开发等项目处于中试系统建设与调试阶段[36][37]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回收、并购等风险[4][5][6][7] - 公司将采取调整经营战略、加强精细化管理等措施应对风险[4][5][6][7] 行业环境与市场情况 - 公司所处环保行业整体景气度较高,细分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4] - 202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约为80.46万吨/日,城市地区已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18] - 到2025年,全国80%的钢铁产能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19]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2023年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10次董事会,9次监事会[60][63] - 公司董事会有9名董事,其中3名独立董事,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61] - 公司监事会有3名监事,其中1名职工代表监事[63] - 经持股3%以上股东提名等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换届聘任工作[61][63] - 公司控股股东为新苏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干预公司决策经营,未占用资金或要求担保[60]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报纸和网站[64] - 公司党总支在“百星同辉”优秀党群服务阵地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65]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方面相互独立[67]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体系,可独立运营[68]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有关上市公司治理规范性文件基本要求,无重大差异[60][66] - 公司控股股东新苏环保于2020年10月完成对雪浪环境的控股收购[69][71] - 无锡江丰与雪浪环境下属子公司存在潜在同业竞争,委托管理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69][70] - 马鞍山绿鑫与雪浪环境下属子公司存在潜在同业竞争,委托管理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71]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70%,召开日期为2023年03月10日[72]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53%,召开日期为2023年05月19日[72]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2.06%,召开日期为2023年10月26日[72]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34%,召开日期为2023年11月22日[72] - 董事杨建平期初持股59,447,399股,本期减持1,245,000股,期末持股58,202,399股[73] - 2023年11月22日顾正义、虞佳新、徐宏斌、潘永祥被选举为董事,虞佳新被聘任为副总经理[74][75][77][78] - 2023年11月22日陈卓成、葛志明、祝祥军、孙新卫因任期满离任[74][75] - 胡建民2020年7月至今任雪浪环境总经理,2020年11月至今任董事长[75] - 杨建平2020年11月起任雪浪环境董事[76] - 汪崇标2011年2月起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77] - 顾正义2023年11月至今任雪浪环境董事[77] - 虞佳新2023年11月至今任雪浪环境董事、副总经理[77][78] - 高用贵2022年5月至今任雪浪环境副总经理,2022年11月至今任董事[78] - 徐宏斌2023年11月至今任雪浪环境独立董事[78] - 潘永祥2023年11月至今任雪浪环境独立董事[78] - 胡建民任新苏环保工程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新苏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任期分别始于2017年9月19日、2017年9月1日[80] - 顾正义任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任期分别始于2020年3月23日、2021年2月25日,黑牡丹任期止于2024年5月9日[80] - 杨建平任无锡卓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上海稷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等职[81] - 徐宏斌在无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任职,如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等[81] - 公司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82]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依据公司盈利水平及分工履职情况确定[83] - 公司严格按决策程序与确定依据支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84] - 胡建民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5.2万元[85] - 杨建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0万元[85] - 汪崇标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7.2万元[85] - 公司2023年董监高薪酬合计630.57[86] - 2023年第四届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第五届董事会召开2次会议[86][87] - 董事胡建民、高用贵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10次,现场出席次数均为10次[87] - 董事杨建平应参加董事会10次,现场出席8次,通讯参加2次[87] - 董事汪崇标应参加董事会10次,现场出席9次,通讯参加1次[87] - 审计委员会2023年召开会议7次[89] - 审计委员会于2023年2月22日审议关于联合体拟签订重大合同暨关联交易的议案[89] - 审计委员会于2023年3月26日审议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等议案[89] - 审计委员会于2023年4月24日审议2022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等多项议案[90][91] - 审计委员会于2023年8月18日审议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等议案[92]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45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291人,在职员工合计750人,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750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6人[99] - 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323人、销售人员56人、技术人员221人、财务人员20人、行政人员130人[100] - 教育程度方面博士1人、研究生24人、
雪浪环境(30038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