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50.2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4.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12.9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22.2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71.5%[4]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50.2百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44.1%[36][37] - 本年度毛利约为12.9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25.8%[39] - 本年度錄得匯兌淨虧損減少,但無形資產減值虧損及分銷權預付款項增加[40][45] - 本年度銷售及分銷開支以及行政開支均有所減少[41][42] - 本集團就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存貨以及無形資產計提減值虧損撥備[43][44][45] - 本年度虧損較上年度減少約71.5%[47] - 本集團錄得匯兌虧損淨額減少約0.6百萬港元[48] 投资及资产情况 - 本集團於康健國際的投資公平值佔總資產約7.8%[50] - 本集團就康健國際股份投資確認公平值虧損約6.5百萬港元[51] - 本集團持有康健國際約1.74%已發行股本[53] - 本集團於香港上市證券投資的公平值約4.8百萬港元[54] - 本集團於本年度出售若干香港上市股本證券,出售所得款項約3.4百萬港元[54] - 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約104.0百萬港元[57] - 本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為零[58] - 本集團於2023年1月16日與合作夥伴訂立補充協議,將目標公司的註冊資本由人民幣50.0百萬元增加至人民幣56.3百萬元[68] - 本集團應佔目標公司的註冊資本及股東貸款已由內部資源提供資金[70] - 本集團持有目標公司約39%股權,公平值約為36.6百萬港元,佔本集團資產總值約7.4%[73] - 本集團於本年度就投資目標公司確認公平值收益約0.4百萬港元[73] - 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將總賬面值約12.5百萬港元的樓宇及使用權資產抵押以擔保授予本集團的一般銀行融資[90] 融资及资金使用 - 本集團於2017年3月完成供股,共發行1,249,344,000股普通股,籌集所得款項淨額約330.0百萬港元[79] - 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約330.0百萬港元[80] - 已用作收購HCMPS 5%已發行股本,現金代價為25.5百萬港元[80] - 已用作部分結算收購康健國際約1.55%當時已發行股本總額,總代價為144百萬港元[80] - 已用作部分結算收購中國生物科技約11%已發行股本,總現金代價約為33.4百萬港元[80] - 已用作收購維健國際15%已發行股本,現金代價為人民幣47.25百萬元(相當於約53.4百萬港元)[81] - 未動用的所得款項合計約39.6百萬港元[83] - 擬動用未動用所得款項約39.6百萬港元用作收購主要於海外及/或中國國內從事醫藥業務的醫藥公司之股權(部分或全部)及撥充本集團一般營運資金[85] - 預計未動用所得款項將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按擬定用途悉數使用[86] - 本集團擬擴展來自相關所得款項之未動用所得款項的擬定用途,以涵蓋本集團的一般營運及中國國內醫藥的業務營運(海外國內醫藥業務除外)[84] 业务发展及策略 - 中国政府实施一系列医疗改革政策,如带量采购,对集团业务产生不利影响[5][6] - 集团积极加强与供应商及客户的合作,以提高销售及营销能力,并扩大在中国的分销网络[6] - 本集團擬尋求收購新產品的分銷權,以改善其產品組合[20] - 本集團將繼續改善其本地分銷網絡以及銷售及營銷能力,以增強競爭優勢[21] - 本集團擬透過將資源重新分配至核心業務的日後發展,專注於其在中國的醫藥產品分銷及貿易以及提供有關醫藥產品的營銷及推廣服務[22] - 本集團將繼續尋求潛在併購機會,為股東帶來更高的回報[22] - 本集團的業務依賴供應商提供的醫藥產品及分銷商客戶[34] - 中國醫藥行業受嚴格政府監管,本集團將繼續豐富產品組合及拓展分銷網絡[34] - 本集團在業務發展和管理方面的策略為實現長遠、穩定和可持續增長[171] 企业管治 - 第一答辯人及第二答辯人涉及對公司的不法行為或其他不當行為[1] - 第一答辯人在公司收購恒雅國際有限公司15%權益事項中秘密獲得26百萬港元的利益[2] - 第一答辯人對不法行為及/或不當行為負有責任,其中包括多項涉及買賣多種醫藥產品的虛假交易[3] - 證監會申請第一答辯人須向公司支付26百萬港元連同利息[4] - 董事會致力維持良好的企業管治標準[165] -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作為其本身之企業管治常規守則[166] - 本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秋勤女士亦獲委任
新锐医药(0610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