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2.09亿元,同比下降2.6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下降42.32%[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亿元,同比下降53.21%[12]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8.26万元[1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同比下降42.59%[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0%,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1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09,199,438元,同比下降2.69%[49] - 2023年度净利润为12071.1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5114.29万元,差异主要由于商誉减值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因素[77] 产品与市场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快克感冒药系列产品,占公司各期营业收入和销售毛利额的比例较高[3] - 公司拥有90余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和7个保健食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5个为注册类[3]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亚洲制药旗下“快克啉”多潘立酮片在2023年三次省级联盟集采中中选,标志着该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红利释放[29] - 公司保健食品“今幸胶囊”利用独有人参皂苷转化提取专利技术,人参皂苷Rh2含量达到16.2%,是CFDA审批的第一个人参皂苷Rh2单方产品[30] - 公司在非处方药领域重点产品“快克”和“小快克”系列经过二十多年品牌积累,已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感冒药品牌,并获得国家“驰名商标”荣誉[28] - 公司在中药饮片领域推出“快克本草”系列产品,利用地缘优势开发畲药品种,精选产地、严格质控,市场反馈良好[31] - 公司在处方药领域拥有多种创新西药产品,如“快克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片”等,并成功研发上市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续断壮骨胶囊”[32] - 公司在保健食品领域积极推进大健康布局,丰富产品品类以扩大补益类保健产品的市场份额[30] - 公司在中药饮片领域重视产业链布局,积极开展中药材收购和合作种植,以扩大补益类中药饮片产品的市场份额[31] - 公司在非处方药领域将“快克”从单一感冒药品牌升级为多品种、系列化的非处方药品牌,形成“快克”、“小快克”产品矩阵[28] - 公司在处方药领域通过学术推广和拓展代理商等方式扩大销售规模,并聚焦现有品种的挖掘工作[32] - 公司启动“小快克”儿童功能性保健食品项目,市场反馈良好[47]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管线已立项包括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品种和钙维矿类系列品种等多个品类[3] - 公司启动了金西原料药项目和子公司制剂车间改造项目,投资金额相对较大[4] - 公司面临药品开发和审批的风险,药品研发周期长、环节多,存在不确定性[3] -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一致性评价、化药仿制药在研项目、保健食品在研项目等,旨在丰富产品管线并提高竞争力[62][63][64] - 布洛芬软胶囊(0.2g)已完成审评并取得生产批件,丰富公司产品管线[68] - 带式增强复合塑料管制造工艺优化,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69] - GP200-H型高速孔网骨架增强塑料复合管生产速度提升50%以上[70] - 钢丝涂复速度达到300m/min以上,钢纤增强带成套工艺和设备研发完成[70] -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涤纶增强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成套设备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推广阶段[72] - 海上石油天然气/长距输水用波纹金属护套柔性复合管成套设备研发完成初步爆破压力试验和环刚度试验[73] - 柔性复合管用增强材料研发完成,涤纶增强带成套工艺和设备研发完成[74] - 真空玻璃连续生产线研发完成,产品达到GB/T38586-2020标准[74]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0,011,112.6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4%[75]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主要原材料包括金刚烷胺、盐酸金刚烷胺、人参叶皂苷等[2] - 公司面临专有技术流失或泄密的风险,已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技术保密协议[3] - 公司面临产品结构相对集中的风险,快克感冒药系列产品占比较高[3]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国家药品价格调控政策和招标政策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086,465.64元,较2022年的23,033,612.82元下降47.5%[15]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899,495.92元,较2022年的11,648,002.87元下降32.2%[15] - 2023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7,041,655.00元,较2022年的449,020.00元大幅增加[15]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32,025.80元,较2022年的16,371,362.96元大幅下降[15] - 2023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941,059.98元,较2022年的2,131,219.07元下降55.8%[15] - 投资收益为-18,427,831.35元,占利润总额的-10.41%,主要受领业医药投资收益影响[78] - 资产减值损失为-67,771,974.17元,占利润总额的-38.29%,主要由于计提商誉减值[78] 财务与资产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31.01亿元,同比增长1.36%[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00亿元,同比增长5.55%[12] - 货币资金2023年末为545,898,926.96元,占总资产的17.60%,较年初增加3.21%[78] - 存货2023年末为238,164,264.61元,占总资产的7.68%,较年初增加1.23%[78] - 固定资产2023年末为662,496,504.54元,占总资产的21.36%,较年初增加5.70%[79] - 在建工程2023年末为412,168.14元,占总资产的0.01%,较年初减少4.47%[79] - 报告期投资额为57,972,878.3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7.87%[80] - 浙江亚峰制药生产基地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47,538,332.49元,项目进度为60.00%[80] - 海南药谷一车间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9,642,127.89元,项目进度为100.00%[81] - 公司总资产为919,963,356.74元,净资产为877,274,162.73元,营业收入为216,539,636.74元,净利润为104,520,644.54元[86] - 子公司海南快克药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728,986,265.30元,净利润为43,273,909.65元[86] - 子公司浙江亚峰药厂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00,074,597.08元,净利润为115,956,333.86元[86]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3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05.7亿元,同比下降3.7%,利润总额3,473亿元,同比下降15.1%[18] - 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94.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7亿元[19] - 全国每年感冒患病人数高达10.43亿,感冒药OTC市场潜力巨大[19] -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2,113亿元增至2027年的2,8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21] - 中医药业市场蓝图预计到2030年达到8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22]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3年12月22日换届,选举产生第五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109][111]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高雅萍女士[112]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披露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113] - 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114] - 公司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与相关利益者的合作[115]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6]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完全分开,具有独立经营能力[117] - 公司现有业务涉及医药健康和新材料与机械两个板块,具备完整的运营管理体系[118] - 公司具备资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存在资产、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的情况[119] -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22]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89%,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04%[123]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马益平被选举为董事长、总经理[126] - 公司原非职工代表监事贾江坪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任何职务[125]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独立董事钟鹏、贾佑龙、刘初旺、赵小微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26]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监事金圣煊被选举为监事[126]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魏宝康任期满离任[126]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独立董事马文杰、汪立荔、朱建伟、缪建泉任期满离任[12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副总经理陈绍江任期满离任[12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副总经理盛晓霞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2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专业背景、主要工作经历及主要职责[127]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包括副董事长楼金、蒯一希的主要工作经历及职责[128][129] - 郑志勇自1990年起在海南亚洲制药厂担任出纳,后晋升为财务部经理和副总经理,现任金石亚药董事[130][131] - 林强自1984年起在国营内江锻压机床厂工作,后加入金石亚药,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132] - 盛晓霞拥有北京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位,曾在艾伯维全球新药研发中心工作,现任金石亚药董事和副总经理[133][134] - 杨柳曾就职于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现任金石亚药董事[135] - 钟鹏曾就职于多家律师事务所,现任金石亚药独立董事[136] - 贾佑龙曾在中投证券有限公司等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现任金石亚药独立董事[137] - 刘初旺现任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兼任金石亚药独立董事[138] - 赵小微现任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任金石亚药独立董事[139] - 汪进自2015年起任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机械设计工程师[140] - 李润秀自2004年起在金石亚药工作,协助分管公司机械板块生产部[14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总额为1246.44万元[150]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益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150] - 公司副董事长楼金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0.08万元[150]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秘林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6.57万元[150] - 公司董事杨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4.67万元[150] - 公司监事会主席汪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5万元[150] - 公司监事李润秀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5.18万元[150] - 公司监事金圣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4.38万元[150] - 公司副总经理王志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92.5万元[150] - 公司财务总监王庆国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37万元[150]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1,962人,其中母公司31人,主要子公司1,931人[159]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471人,销售人员969人,技术人员305人,财务人员44人,行政人员173人[15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学历492人,大专学历731人,中专学历274人,高中及以下学历465人[159] - 公司2023年4月23日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61] - 公司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在报告期内未召开会议,但委员们依照相关法规和公司章程,勤勉履行职责,提出规划性建议[154][155] -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2023年召开了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年度报告及摘要、202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议题[156] - 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12月召开了2次会议,提出了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提名意见[156]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3年12月召开了1次会议,提出了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薪酬方案[156] - 公司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58]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劳务外包[161] - 2022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786,883.71元,未分配利润为21,208,797.94元[162] - 2022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28,551,762.26元,未分配利润为418,903,780.61元[162] - 2022年度公司计划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2]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6,199,723.64元,母公司净利润为-30,855,358.93元[164] - 2023年度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147,408,521.58元,母公司口径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88,048,421.68元[164] - 2023年度公司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44,191,825.92元[164][165] - 2023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64] - 2023年度公司持续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并发布了《资产管理制度》《采购与付款制度》等制度[167] - 2023年度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00%[171] - 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无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79] - 公司子公司亚洲制药、亚峰药厂、迪耳药业、正发药业、金石科技是重点排污企业[181] - 亚洲制药药谷厂区许可排放总量为CODcr 8.040600吨/年,氨氮1.340100吨/年[187] - 亚峰药厂许可排放总量为COD 0.75吨/年,氨氮0.088吨/年,挥发性有机物0.2吨/年[189] - 迪耳药业许可排放总量为COD 1.007吨/年,氨氮0.134吨/年,挥发性有机物7.8吨/年[190] - 正发药业许可排放总量为颗粒物5.6738吨/年,SO₂ 0.288吨/年,NOx 0.902吨/年[191] - 金石科技报告期内持有排污登记回执,有效期至2025年7月1日[192] - 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0] - 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全文披露日期为2024年4月26日[180] - 公司废气排放口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分别为22.6mg/Nm³、23.6mg/Nm³、22.4mg/Nm³、23.7mg/Nm³、23.05mg/Nm³、25.8mg/Nm³[195] - 公司水污染物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0.29975mg/L,pH值实际排放浓度为6.84-7.1[196] - 公司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浓度为9.25mg/L,急性毒性实际排放浓度为0.4mg/L[196] - 公司总氮实际排放浓度为1.53mg/L,总磷实际排放浓度为0.1525mg/L[197] - 公司五日生化需氧量实际排放浓度为3.175mg/L,悬浮物实际排放浓度小于4mg/L[197] - 公司雨水排放口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浓度为6.5mg/L,pH值实际排放浓度为6.85[198] - 公司废气排放口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22.6mg/Nm³[199] - 公司水污染物氨氮实际排放浓度为0.097mg/L,pH值实际排放浓度为6.7[199] - 公司化学需
金石亚药(300434)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