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15亿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的1.146亿港元同比增长119.5%[2] - 2023年承包工程收益49.269亿港元,占总收益80.3%(2022年:53.945亿港元,占83.3%);维修工程收益10.698亿港元,占17.5%(2022年:9.473亿港元,占14.6%);销售商品收益1.362亿港元,占2.2%(2022年:1.329亿港元,占2.1%)[13] - 2023财政年度其他收入为2510万港元(2022财政年度:3070万港元),若撇除ATAL Tower于2022财政年度租金收入670万港元,2023财政年度其他收入轻微增加110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增至15.1%(2022年12月31日:13.5%)[21] - 2023年流动资产为37.214亿港元,2022年为35.198亿港元[3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7.301亿港元,2022年为24.135亿港元[36] - 2023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9.064亿港元,2022年为9.76亿港元[36]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913亿港元,2022年为11.063亿港元[36]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4.092亿港元,2022年为23.988亿港元[36] - 2023年流动比率为1.4倍,2022年为1.5倍[36] - 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5.1%,2022年为13.5%[36] - 2023年股本回报率为12.0%,2022年为5.5%[36] - 2023年未完成合约价值为114.596亿港元,2022年为116.563亿港元[86] - 2023年收益为61.329亿港元,2022年为64.747亿港元[86] - 2023年毛利为8.333亿港元,2022年为10.115亿港元[8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15亿港元,2022年为1.146亿港元[8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8港元,2022年为0.08港元[86]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3.6%,收益61亿港元,手头合约115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15亿港元[100] - 2023财政年度撇除相关项目后,经调整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94亿港元,其中2023年3月29日首次公布的摊薄收益为1.241亿港元,2023年11月9日公布的就若干医疗保健业务合约作出的拨备为1.220亿港元[135] - 2023年取得新的维修保养合约总值6亿港元,2022财政年度为4.15亿港元[137] - 公司手头合约价值维持在114.60亿港元高位,2023年投出1,079份单项价值逾百万港元标书或报价,2022年为1,409份[148] - 2023财年公司呈报的总收益为61.329亿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3.418亿港元或5.3%[172] - 2022财年经调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46亿港元,撇除诉讼拨备前为1.146亿港元[170] - 2023财年经调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94亿港元[184] - 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980万港元,全部拟用于收购或投资公司[178]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9.0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60亿港元[184]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结余为3.200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79亿港元[184] - 2023财年毛利为8.333亿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1.782亿港元[186] - 2023财年公司净收益1.284亿港元,2022财年净亏损3330万港元,收益增加主要因内地联营公司完成私人配售摊薄收益1.241亿港元[187] - 2023财年行政开支6.826亿港元,2022财年为6.770亿港元;剔除股份付款影响,行政开支总额同比增加4730万港元或7.6%[188] - 集团分占联营公司业绩较2022财年减少2270万港元,主要因应占美国联营公司亏损及香港联营公司贷款拨备[18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9.0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6亿港元;分别以港元或澳门元、人民币、美元及其他货币计值比例为68.4%、29.0%、1.3%及1.3%,2022年为74.6%、24.1%、0.9%及0.4%[1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3.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79亿港元;银行融资及贸易融资约26.734亿港元,已动用约9.498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25.894亿港元和8.986亿港元[1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资产合共8.540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998亿港元,增加主要因活化成本产生[1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为58.1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54.38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获授新合约总值41.13亿港元(2022财政年度:48.03亿港元)[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环境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价值41.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47.91亿港元),2023财政年度获授新合约总值7.30亿港元(2022财政年度:10.48亿港元)[5] - 2023年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收益37.36亿港元,2022年为42.57亿港元[150] - 2023年环境工程业务收益达13.56亿港元,2022年为12.34亿港元[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ICBT业务手头合约为8.4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8亿港元;2023年获授新合约总价6.18亿港元,2022年为6.42亿港元[1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Anlev手头合约为6.3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0亿港元;2023年获授新合约总值3.69亿港元,2022年为3.29亿港元[157] - 2023财年ICBT业务收益为6.63亿港元,2022财年为6.31亿港元[164] - 2023财年升降机及自动梯业务收益达3.78亿港元,2022财年为3.53亿港元[167] 公司业务发展与合作 - Anlev年内完成收购两家英国升降机公司,产品出口到六大洲20多个国家[3][10] - 公司与美国纽约最大独立升降机和自动梯公司之一Transel Elevator & Electric Inc.达成伙伴关系,联营公司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制造精密空调设备[99] - 2023年公司推出采用数码分身技术的创新水和污水处理方案「AlgoWater」,启德区的AIRSIDE项目完工[110] - Anlev Elevator Group收购两间位于英国的升降机公司[117] - 公司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初步意向书,探讨潜在开发事项[121] - 财政年度内收购两间位于英国的升降机业务公司,提供一站式升降机及自动梯服务,巩固集团在欧洲的地位[134] - 公司计划探索中东地区市场,当地政府欢迎具备创新工程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134] - 公司旗下环保工程等业务已成功开发多项技术应用,在机电装备合成法等范畴拥有专业知识[134] - 公司将BIM、DfMA及MiMEP技术引用到超50%的屋宇装备工程项目[160] - 公司赢得铜锣湾一项优质商业项目的主要MEP整套工程合约[138] - 公司数据中心服务团队取得政府数据中心最大的MOM服务合约之一[152] - 2023年公司在英国收购两间公司,JCW及Precision分别成为多数控制权附属公司及全资附属公司[19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潘乐陶博士83岁,1995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2018年4月13日调任执行董事,2010年7月起任董事会主席,2024年3月1日起卸任主席,继续担任创办人及执行董事,负责升降机及自动梯业务,拥有约60年工程业务经验[54] - 陈先生1984年11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1987年7月29日获英国工程委员会认证符合EC第II部学术要求,2001年12月获伦敦大学环境管理研究生文凭,自1998年起为工程委员会特许工程师等多个专业身份,2016年1月至2023年11月任南京佳力图监事,公司拥有南京佳力图约15.7%股权,2023年12月21日及26日分别获委任为南京佳力图董事及副董事长[56] - 郑伟能先生51岁,2023年1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领导相关业务的董事总经理,1995年在公司任毕业见习生,2018年11月重新加入,有超28年屋宇装备工程行业经验,持有多个学位[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先生1971年10月取得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58] - 林健锋先生自2023年11月28日起辞任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59] - 盛慕嫻女士68岁,于2023年6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黎锦雄先生55岁,自2020年7月起担任集团环境工程部首席总监,自2022年4月起担任公司多间附属公司董事[63] - 罗威德先生自2024年1月1日起退休并退任执行董事,郑伟强先生自2024年3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9] - 廖永康先生自2023年1月1日起获委任为集团首席营运总监,黎锦雄先生及廖永康先生自2024年3月1日起获确认为公司高级管理层[76] - 陈海明先生自2023年1月1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郑伟能先生自2023年1月1日起获委任,柯小菁女士自2023年4月1日起获委任,盛慕娴女士于2023年6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获委任,黄敬安先生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78] - 麦建华博士自2024年3月1日起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接替潘乐陶博士,潘博士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兼集团创办人[80][81] - 陈海明先生于2023年1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策略规划、业务部门营运、制定业务策略等[91] - 潘乐陶博士自2024年3月1日起退任董事会主席,但仍担任执行董事兼集团创办人[90] - 2024年公司迎来变革,麦建华博士担任董事会主席,原董事会主席潘乐陶博士继续担任执行董事[134] 公司获得荣誉 - 公司获得香港绿色建筑议会及建造业议会“香港绿色建筑周2023 — 轻 · 型四色Social Challenge”最积极参与大奖:优异奖等多项荣誉[34] - 公司获得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卓越人力资源奖2023/24”绿色卓越成就奖 — 金奖等多项荣誉[52] - 2023年公司获得多个奖项,包括香港房屋委员会、香港工程师学会屋宇装备分部等颁发的奖项[93] - 2023年公司再度荣获《am730》及《凤凰网港股》联颁「杰出上市公司大奖」,连续四年荣获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及新城财经台联颁「上市公司年度大奖」[112][120] - 公司获得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第九届投资者关系大奖」卓越证书等多个奖项[123] - 公司获得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商界展关怀计划15年Plus「商界展关怀」标志[124] - 公司Anlev在香港机电工程署表现评级中连续44个季度获“安全之星”及五颗“质素之星”[158]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报告年度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65]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基准[66] - 报告年度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全部适用守则条文[67] - 公司采纳证券交易守则,条款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8] - 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年度内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采纳的证券交易守则[68] - 董事会已决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港仙[86] - 2024年4月29日或前后将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港仙,总额约1390万港元;连同首次中期股息,2023年度股息分派合共每股9.52港仙,总额约1.324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15亿港元[87] - 公司新总部ATAL Tower获绿色建筑环保评估法(BEAM Plus)新建建筑(2.0版)暂定铂金级认证,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前后投入运作[136] - 2024年公司首要任务是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扩大全球业务版图
安乐工程(0197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