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公司年内总收益约3.507亿人民币,已售机器62台,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2%,亏损净额约3750万人民币,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5] - 本年度公司总收益约3.507亿元,已售机器62台,较过往年度减少收益约12%,录得亏损净额约3750万元[49] - 公司收益由过往年度约3.978亿元减少约4710万元(或12%)至本年度约3.507亿元,主要因部分产品销售减少,部分被其他产品销售增加抵销[51] - 其他收入由过往年度约1350万元减少约130万元或9.6%至本年度约1220万元,主要因本年度政府补助减少[54] - 销售及分销成本由过往年度约1380万元增加约310万元或22.5%至本年度约1690万元,主要因营销人员工资及展会推广开支增加[55] - 公司毛利由过往年度约6420万元减少约1780万元至本年度约4640万元,毛利率减少约2.9个百分点至约13.2%[58] - 本年度公司所得税开支约80万元,过往年度所得税抵免约220万元[59]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过往年度约5320万元减少约420万元或7.9%至本年度约4900万元,主要因咨询费等减少[61] - 本年度财务成本约150万元,较过往年度(约220万元)减少约31.8%,主要因资本化后银行借款利息等减少[6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580万元,较过往年度的约310万元增加[6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2.2倍[65] - 截至报告日期,2023年12月31日约1650万元的贸易应收款项已获结算[6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0.9%,2022年12月31日约为12.1%[6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开支承担中在建工程为327083千元,开发无形资产为27679千元[7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505名,2022年12月31日约376名;2023年员工成本约5930万元,过往年度约4620万元[7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约3.05亿元,银行借款约77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权益约3.388亿元,银行借款约2500万元[77] - 报告期内集团储备及公司储备变动详情载于年报第87及88页[175]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主要客户群在中国本土市场,本年度将销售延伸至11个海外国家[5] - 公司与代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拓南美等海外市场[2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立多类机器销售合约总值约3.804亿元,之后又订立部分机器销售合约总值约4.26亿元,预期2024年交付[57] - 预期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机器销量将逐年增加[11] 研发与投资 - 公司本年度产生研发开支(包括资本化开支)约2734万人民币,全由内部资源拨付[8]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投得约28,353平方米土地用于设立研发中心,2023年7月4日签订建设合约,总价约1.76亿人民币,8月动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落成[8]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公司生产自动化包装设备,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预期2025年完成收购[9] - 公司拟投资数字工厂,以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精准度及质量的更高要求[10] - 研发中心投资总额预计不低于3.5亿人民币,落成后可优化产品生产过程、加强成本管控、加快产品开发效率[21] - 公司打造「5G+智慧设备运维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24] - 公司正在开发「5G + 智慧设备运维服务平台」,已完成一阶段软件系统部署工作[71] - 晋江、杭州两地数字工厂正在施工建造[34] - 2022年全资附属公司海纳同创投得土地一,代价约2183万元,用于建造工厂[41] - 2022年海纳同创与承包商一签订建造合约,总价约2.656亿元,项目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工[4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晋江海纳以约1990万元投得土地用于建设研发中心,2023年7月4日签订约1.76亿元建设合约,项目8月开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工[4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成功投得福建晋江一幅土地使用权,用于建设专用研发及生产中心[88] - 公司2022年1月5日成功投得杭州一幅土地使用权用于发展生产基地[97] - 公司目前除已披露外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98]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负责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每年检讨其有效性[28]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加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29] - 2023年外部顾问未发现内部监控系统重大不足,董事会确认系统有效充分[30] 公司治理 - 公司2023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股东周年大会于2023年5月25日举行[106] - 公司董事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不知悉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08] - 全体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任期三年[117] - 董事会保留重大事项决定权,日常运营及管理责任转授予管理层[120] - 部分董事出席培训或阅相关材料,吴达峰2023年5月25日退任,陈敏怡同日获委任[123]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124]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3次会议,职责包括审阅财报、会计准则发展及内部监控有效性等[126][127][133] - 提名委员会负责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推荐,本年度进行检讨认为接纳独立意见机制有效[134][135]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职责为厘定董事及高管薪酬组合[13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敏怡女士[125]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洪奕元先生[140]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陈铭杰先生[136] - 董事会主要权力及职能包括确定集团营运、投资、财务预算等计划[129] - 公司设定董事会成员组合时考虑多元化,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138] - 审核委员会在管理层不在场时与外部核数师会面,讨论核数事宜[139] - 各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可参考董事及委员会成员出席纪录[137]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141] - 公司于2023年委任一名女性董事以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目标[148] - 公司于2020年5月8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筛选候选人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170] - 公司共有八名董事,经验组合均衡[170] 人员与组织 - 集团员工男女比例约为8:2,高级管理层将检讨是否调整比例并设定目标时间表[149] - 刘伟彪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84] - 洪奕元自2020年11月起担任多个商会及组织重要职位,2023年获委任为晋江经济开发区商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188] - 张志雄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企业及财务管理,自2021年12月起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晋江市委员会委员[189][191] - 苏承涯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一般行政管理[192] - 何子平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销售及市场推广,在福建省卫生用品商会担任重要职位[193][194] - 郑志雄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向董事会提供公司意见,在多家新加坡上市公司任职[196][197] - 陈铭杰于2020年5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拥有法律专业背景及资格[198][199] 其他事项 - 公司本年度外部核数师核数服务薪酬为126.7万人民币,非核数服务薪酬为19万人民币[15] - 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未来国内消费市场逐步恢复[40] - 公司在晋江和杭州有两个生产基地,总楼面积约53,000平方米,分别有18条和9条生产线[40] - 2023年3月3日公司将债券到期日延至2023年7月25日,年利率由6%修订为8%[74] - 公司本年度无外汇衍生工具合约管理货币换算风险,但会定期审阅外汇风险[94]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除特定披露外无抵押资产[96]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及收购活动[155] - 控股股东共同在公司已发行股本中拥有61.92%的权益[158]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为464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8.22%[159] - 购股计划旨在向合资格人士提供奖励或回报[179] - 股东提名董事参选需将相关文件有效送达公司香港总办事处或股份过户登记分处[180]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股息政策,但不保证在指定期限支付特定金额股息[183]
海纳智能(01645)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