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总资产规模从1.16亿美元增长至1.46亿美元[9] - 公司总收入净额从2022年的负值0.28亿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3.46亿港元[14] - 经调整经常性收入为5.6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300万港元[14] - 经纪业务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1.35亿港元增加7%至2023年的1.45亿港元[18] - 2023年投资亏损净额为2.18亿港元,较2022年的5.79亿港元有所减少[19] - 公司确认预期信贷损失拨回净额约0.62亿港元,主要来自前关连方信用贷款及债券的拨回[21] - 公司2023年底现金水平为1.22亿港元,较2022年的1.95亿港元有所下降[92] - 公司2023年底净资产为20.61亿港元,较2022年的20.12亿港元有所增长[93] - 公司2023年底负债比率为33%,较2022年的45%有所下降[93] - 公司2023年底有5.14亿港元资产已质押给银行及其他贷款人以取得信贷,较2022年的4.41亿港元有所增加[95] 市场与业务发展 - 香港证券市场2023年平均每日成交额为1050亿港元,按年减少16%[13] - 香港首次公开发售市场2023年共筹集资金463亿港元,按年减少55.8%[13] - 公司获得虚拟资产牌照,可进行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的第1类、第4类及第9类受规管活动[9] - 公司计划根据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为新投资客户进行营销,门槛要求为3000万港元[10] 贷款与信贷管理 - 公司向中国泛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信用贷款中,剩余未清偿本金为4.46亿港元[39] - 公司向企业客户5的信用贷款中,独立第三方已清偿1.24亿港元,其中公司应占0.71亿港元[41] - 公司贷款本金额规模在1亿港元以上至5亿港元的信用贷款数目为12笔[45] - 公司贷款本金额规模在5,000万港元以上至1亿港元的信用贷款数目为6笔[45] - 公司贷款本金额规模在1,000万港元以上至5,000万港元的信用贷款数目为12笔[45] - 公司贷款本金额规模在500万港元以上至1,000万港元的信用贷款数目为4笔[45] - 公司贷款本金额规模在0港元至500万港元的信用贷款数目为4笔[45] - 公司向中国泛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保证金金额为10,000,000港元[30] - 公司贷款组合的预期收回率基于穆迪公布的“以最终收回情况计量的平均债务收回率”[37] - 公司风险管理部每月向高级管理层提供贷款组合风险水平的更新资料[38] - 公司向中泛延长的有期贷款总额为3,000,000港元、5,000,000港元、8,000,000港元、28,000,000港元、280,000,000港元和156,000,000港元,年利率均为12%[55] - 公司向Minyun提供的有期贷款金额为64,500,000港元,年利率为7.875%[55] - 公司向企业客户6收取了部分还款0.50亿港元,并于2024年1月达成为期两年的清偿计划[58]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有21名借款人,包括15名非上市公司借款人、2名上市公司借款人和4名个人借款人[60] - 公司信用贷款组合中,1项贷款由上市及私人公司的股份以及私人公司的资产抵押并具有个人担保,占本金总额的3%[61] - 公司已动用的银行融资约为4.53亿港元,可动用的银行融资总额约为5.56亿港元[66] - 公司已采纳一套信贷风险政策,涵盖遵守所有适用法律及法规、对潜在借款人及其资产进行信贷评估等因素[59] - 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每日审阅各项贷款的风险水平,并向执行委员会提交每月书面报告[64] - 公司总贷款和票据摊销成本为2,484.9百万港元,账面净值为412百万港元[155] 风险管理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前线的初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和法律及合规部的审查以及内部审计部的定期检查[70] - 公司制定了营运风险事件汇报程序,确保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所有风险事件并采取纠正行动[73] - 公司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系统,对信贷及集中风险限额进行每日监控[97] - 公司设有纪律程序处理不合规事件,并在年度绩效考核时审视相关记录[19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发布了第八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概述了其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管理方针、政策及措施[76]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目标及指标,并监督实现这些目标的进度[81] - 公司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6.0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每名员工210.8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22] - 公司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0.86千克、硫氧化物0.02千克及可吸入悬浮粒子0.06千克[125] - 公司已分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FI)气候风险相关报告及同业的气候风险分析结果,以识别与其行业相关的气候风险[119] - 公司采用三个步骤的方法进行重要性评估,并由独立第三方顾问机构协助,识别对推进其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表现至关重要的议题[110] - 公司已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并定期对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进行检讨、评估、优次排序及管理[10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持份者维持公开及定期沟通,确保了解并回应持份者的期望及顾虑[130] - 公司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业务运营,拥抱可持续及绿色金融,积极支持减碳及环保工作[116] - 公司定期监测及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加强碳排放管理,并优先考虑直航以减少排放[122][124] - 公司已展开促进低碳运营之旅,旨在尽量减少环境足迹,并积极处理气候风险[115] - 公司建立了一套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政策,涵盖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雇佣常规、职业健康与安全、劳工准则、供应链管理、产品责任及社区投资[127] - 公司2023年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10.8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下降22%[140] - 公司2023年能源总消耗量为283.17兆瓦时,较2022年下降28%[143] - 公司2023年总耗水量为129立方米,较2022年下降76%[146] - 公司2023年温室气体密度为1.0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员工,较2022年下降24%[140] - 公司2023年能源密度为1.00兆瓦时/员工,较2022年下降52%[143] - 公司2023年耗水密度为0.67立方米/员工,较2022年下降76%[146] - 公司2023年产生5.84公吨无害废弃物和0.03公吨有害废弃物[148] - 公司识别出8项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风险管理、隐私及数据安全等[134][135] - 公司计划深入分析气候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以支持低碳转型[139] - 公司通过优化回收和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推动废弃物管理[146] - 公司计划检讨投资组合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以了解及减轻潜在风险[195]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公平的基本薪金、花紅機會、津貼、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及其他形式的補償[165] - 公司於每年年底進行年度薪金檢討及績效考核,作為績效考核制度的一部分[165] - 公司致力於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目標為零工傷,並定期舉行消防演習以提升員工安全意識[170] - 公司已建立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理機制,並制定業務連續性計劃以應對可能導致業務嚴重中斷的事件[171] - 公司提供内部培训计划及赞助外部培训,支持雇员终身学习及自我提升[186] - 公司安排流感疫苗接种,过去三年无因工死亡事故,本年度无工伤个案[190] 客户服务与产品管理 - 公司提供多個反饋渠道,包括客戶服務熱線及電郵、線上聊天機械人及投訴渠道,以有效管理客戶反饋及投訴[172] - 公司成立产品及风险委员会,监督产品质量及客户服务,并在新产品推出前进行评估[191] - 本年度公司未接获任何客户投诉[192] - 公司致力于维持负责任的营销传讯,确保产品与客户期望一致[193] 社会责任与社区参与 - 公司18名義工為弱勢長者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準備及提供超過2,000個飯盒、食物包及關愛服務,貢獻義工時數達54小時[178]
华富建业金融(00952) - 2023 - 年度财报